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专题二细物质跨膜运输与酶和ATP
三物质跨膜运输与酶和ATP一、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归纳1.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记住实例)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内吞)胞吐(外排)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细胞外→内细胞内→外运输动力浓度差浓度差能量(ATP)能量(ATP)能量(ATP)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实例水、气体、甘油、乙醇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离子、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生长素的运输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分泌蛋白(有哪些),递质释放2.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理解曲线图)(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O2浓度特别提示:①乙图中,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受运载物质载体数量的限制,细胞运输物质的速率不再增加。②丁图中,当O2浓度为0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供能,细胞也可吸收物质。(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练习】1、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2.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浓度为0.4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二、酶的有关知识归纳1.记住和理解酶的概念项目正确说法错误说法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产生细胞一般来说,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不考虑成熟红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核糖体生理功能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来源生物体内合成有的来源于食物作用场所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温度影响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但高温使酶失活低温引起酶的变性失活2.酶与激素的区别产生细胞:作用:有无特异性(专一性):发挥作用后是否能维持活性3.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曲线分析)(1)酶浓度在有足够多的底物而又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如图所示。(2)底物浓度当酶浓度、温度、pH等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所有的酶全部参与催化,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增加了,如图所示。(若酶量增加一倍,曲线有何变化)(3)pH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表现出活性,其中酶的活性最强时的pH即为该酶的最适pH。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且该种变性是不可逆的,如图所示。(4)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其中反应速率最快时的温度即为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甚至会使酶失去活性。特别提示:高温使酶失活是由于破坏了酶的分子结构,即使恢复到最适温度,该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而低温条件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在恢复至适宜温度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4.酶的相关实验如何验证酶的本质、酶的专一性、酶的高效性、酶其作用的最适条件【练习】1.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相同B、酶的合成不受基因控制C、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都需要酶催化D、光反应不受酶影响2.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去除细胞壁()A.蛋白酶B.纤维素酶C.淀粉酶D.盐酸三、ATP的结构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1.ATP的结构简式和各字母的名称,高能磷酸键的个数另外,要注意将ATP的结构简式和与遗传相关的DNA.RNA的结构简式中的不同部位的“A”进行区分,如下图中圆圈部分所代表的分别是:①腺苷、②腺嘌呤、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图解分析3.生物与能量归纳(1)光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植物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光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以有机物为载体通过食物链而流动。(3)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只有当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将能量转移到ATP中,才可用于生命活动。(4)ATP的分解是一种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水解酶;生成ATP的反应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合成酶。(5)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而ATP所需的能量则主要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或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光能。(6)病毒等少数种类的微生物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其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代谢。【练习】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中ATP的惟一来源B.有氧状态下,乳酸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C.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植物根尖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2.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是十分迅速的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巩固练习】1.右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某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0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抗体等大分子可以通过②所示过程进入细胞D.通过③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2.RNA聚合酶参与细胞核内DNA的转录,其进入方式是()A.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非跨膜运输3.下表中是有关酶的实验内容,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试管试管内容物条件检验12mL浆糊+2mL纯唾液37℃10min3滴碘液22mL浆糊+2mL清水37℃10min3滴碘液32mL浆糊+2mL稀释10倍唾液37℃10min3滴碘液42mL浆糊+2mL纯唾液95℃10min3滴碘液52mL浆糊+2mL纯唾液+2滴浓HCL37℃10min3滴碘液(1)在实验中,1号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A.酶具有催化性B.酶具有专一性C.酶具有高效性D.酶是有机物(2)在实验中,1号和3号试管比较,说明()A.酶具有催化性B.酶具有专一性C.酶具有高效性D.酶具有稳定性(3)在实验中,1号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A.酶具有高效性B.酶具有专一性C.酶活性受温度影响D.酶具有稳定性(4)在实验中,1号和5号试管比较,说明()A.酶具有高效B.酶具有专一性C.酶具有稳定性D.酶活性受pH值影响4.如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c时,e点为0C.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D.H2O2酶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5.下列生理过程中,ADP含量会增加的是()A.胃蛋白酶的分泌B.丙酮酸形成乳酸C.叶绿素吸收光能D.质壁分离与复原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内贮有大量ATP,以备生理活动需要B.ATP水解成ADP的反应是不可逆的C.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D.ATP中含有一个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水解和重新生成的化学键
本文标题:专题二细物质跨膜运输与酶和AT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8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