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专题十四 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过渡方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内容变化:余粮征集制→固定粮食税;企业国有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小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3)结果:前者失败;后者成功1.向社会主义过渡(2012•江苏)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1)形成: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宪法。(2)特征:经济——高度计划;政治——高度集权。(3)评价:在一定时间内适应生产力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打败法西斯奠定基础。但从长远看,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2.斯大林模式(2012·广东)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012·山东)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答:改变: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直接过渡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1)形成: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宪法。(2)特征:经济——高度计划;政治——高度集权。(3)评价:在一定时间内适应生产力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打败法西斯奠定基础。但从长远看,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1)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最终失败。(2)勃列日涅夫改革:工业,失败。(3)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根本性改革,苏联解体。2.斯大林模式3.经济体制改革二、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原因:直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根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与生产社会化)(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3)影响:加深政治危机,加剧世界紧张局势1.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两个阶段:调整与复兴(3)三项内容:救济、复兴和改革(4)四项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施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5)意义:逐步走出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2.罗斯福新政(2012·山东)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答:依据: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1)表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出现;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2)实质: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评价:资本主义发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黄金时代”,但无法根本消除经济危机,导致20世纪70年代“滞胀”出现。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12·山东)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答:认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①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②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了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改革二、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文标题:专题十四 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8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