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
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第四章(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介绍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阶段、重大事件使学生掌握古代印度历史发展的特点、种姓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教学内容一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对印度历史的影响二上古居民和印度河流域文明三雅利安人和吠陀时代1.吠陀时代的名称由来和时间范围2.吠陀时代的社会3.种姓制度4.婆罗门教四列国时代1.列国时代2.摩竭陀王国3.佛教的形成和传播五孔雀王朝1.王朝建立及统治2.阿育王六印度文化必读书目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第4章及参考书目R·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涂厚善《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商务1959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人民出版社1957辛哈《印度通史》商务1983蚁蛭《罗摩衍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迭朗善《摩奴法典》商务1982参考论文葛维均《古代印度原是有历史的》人大资料世界史1990——8崔连仲《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历史研究1977——4《古代印度社会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85——1《阿育王与汉武帝》南亚研究1990——4张毅《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奴隶》历史研究1982——1尚会鹏《种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南亚研究1989——3刘欣如《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奴隶制特殊性》世界历史1987——8《古代丝绸贸易与宗教活动》世界历史1993——2杨富学《贵霜文明与世界文化》世界历史1993——5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及概述(一)“印度”名称的由来古代印度是一个地理名词,泛指以印度河、恒河流域为代表的南亚次大陆,大体包括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领土。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在古代南亚次大陆的每个国家或部落都没有称为印度的。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二)自然环境古代印度的东北、西北、北部都是高山峻岭,其余地方都被海洋环绕,使印度与外界隔离,形成相对孤立的状态。印度北部山峦重叠,仅有几处山口与外界相通,是古代商业、军事与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由于古代印度分裂很少统一,往往是外部人通过此道骚扰印度,而印度很少冲出去。海岸线漫长,但少曲折,没有天然良港,海上风浪大,不适宜发展航海事业。印度内部,中部的温低耶山脉把整个印度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包括印度河、恒河平原与高山地带,两河平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加上河水可以灌溉,适宜农业发展,是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和古代印度的主要历史舞台。南部的德干高原土地荒喊,丛林密布,自然条件差,人烟稀少。高原两侧的沿海地区适宜农业发展。由于印度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政治上也很少统一起来,各地基本上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三)古代居民印度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遗迹遍及各地,但其人种还不确定,一般认为他们是矮黑人与原始澳语人;从公元前3000年代起,达罗毗图人在印度占主导地位,他们创造了印度最早的城市文明,有的认为他们是印度的土著,有的认为他们来自西亚;从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起,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从印度西北部山口进入印度,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从公元前1000年代后,又有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相继侵入。外来民族的不断入侵加上内部的不断迁徙,使古代印度居民的成份非常复杂。(四)古印度史的分期古代印度的文明大约起源于前2500年左右,到公元五六世纪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持续了将近3000年,史学家一般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哈拉巴文化时期(2500-1750BC)印度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2)早期吠陀时代或王政时代(1500-900BC)。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原始公社制解体时期。(3)后期吠陀时代(9900-600BC)雅利安人的国家形成,种姓制度出现。(4)列国时代(BC6-4世纪)摩揭陀国家兴起,早期佛教产生。(5)帝国时代(BC4-A.D4世纪)从孔雀帝国到贵霜帝国,是奴隶制帝国和奴隶制度解体时期。(五)史料印度是一个没有史学传统的国家,研究印度史只能依靠考古资料、宗教典籍和外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的记载。(六)史学史对古代印度历史的研究始于近代。进入20世纪以后,不仅英国,而且西方各国都对古代印度的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七)古代印度的历史特点1、小国分立,自始至终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统一国家。2、社会经济结构以农村公社为主。3、各种宗教盛行,祭司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4、种姓制度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社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5.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二、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哈拉巴文化(一)哈拉巴文化的发现是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总称,一般认为是达罗毗图人创造的,又称达罗毗图文化。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印度历史是从雅利安人入侵开始的,是英国考古学家的发现,使印度历史向前推移了1000年。1921年英国考古学家到了印度,开始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许多城市、村落遗址与青铜器时代的文物,哈拉巴文化被发现了。(二)概况哈拉巴文化的城市与村落遗址共200多处,主要是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两座城市的规模最大,,又称哈拉巴文化。经考古鉴定,其年代在前2500——1750之间,繁荣期在前2200——1900。地理分布在西近伊朗边境,东近德里,横跨1500公里,北起喜马拉雅山,南至纳巴达河,近1100公里。哈拉巴与摩享佐·达罗两城市的布局与规模类似,周长在3英里,南北1200——1500英尺、东西600——700英尺,面积200多公顷。都由卫城与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有高厚的城墙与防御塔楼,如哈拉巴的高50英尺,底基厚40英尺,卫城内部是一系列的公共建筑,中心是是一个大浴池,长宽高分别为39、23、8英尺,下城的居民区街道整齐,布局合理,街道宽达10米,下面有砖砌的排水系统,房屋主要由泥砖砌成,但大小、高低、设备差别很大,,有的房屋是设施完备的楼房,有的是矮小的茅舍,说明当时已经有明显的社会分化。两座城市相距400英里,显然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从卫城的粮藏规模看,居民可达3.5万人左右。(三)哈拉巴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是典型的青铜文化,在遗址中发现大量铜器、青铜器,还没有出现铁器,石器也仍然使用;灌溉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青铜镐是普遍的掘地工具,栽种的农作物有大麦、小麦、棉花、椰枣等,有人工灌溉的渠道。畜牧业仍占一定地位,主要牲畜有牛、羊、猪、狗等。手工业除冶金、金属加工外,制陶、纺织水平比较高,制陶使用陶轮,外观匀称多样,饰以精美的图案,已经织出棉布,象牙、宝石的雕琢技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考古发掘出大量的砝码,也发现许多次大陆以外的产品,具有印度河文明特点的图章也在两河流域与叙利亚发现,说明印度不仅内部、对外也有贸易往来。另外,造船台急陶器上的帆船图案,说明印度当时也有航海业。(四)哈拉巴文化的文字当时出现了文字,主要是图章铭文,绝大多数保留在石、陶、象牙制成的图章及陶器与金属器物上,迄今为止,共发现500多个符号,尚未解读成功,我们把它称之为印章文字。1968年,捷克学者赫罗兹尼曾宣称他释读了其中的200多个符号,但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五)社会性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城市出现、文字的使用、大规模公共建筑,说明当时印度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从住房看,贫富分化现象比较明显,阶级已经产生,城市建筑井井有条,说明已经出现了强有力的权力机关,国家已经出现。有人把它与埃及、两河流域相比,推测当时印度应属奴隶制社会。(六)中断原因公元前18世纪中期,哈拉巴文化突遭毁灭,原因不详。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种推论。有人认为是雅利安人的入侵,有的认为是水灾、有的认为是干旱、有的认为是自身的衰弱。从考古发掘看,两城都有被破坏的痕迹,也出现了新器物。但大规模的文明不可能有一种原因,可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一)吠陀时代及其社会状况: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的一支,其故乡可能在中亚或高加索一带,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他们一批又一批的从印度的西北侵入印度河流域,其后又逐步侵入恒河流域,在与当地居民的冲突中,他们成为胜利者、当地的主要居民与历史主体。从雅利安人入侵到国家产生的历史时期,反映于雅利安人的圣书《吠陀》里,这一历史时代又称吠陀时代。吠陀本义为知识、学问,是雅利安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颂歌、经文、咒语的汇编,,是包括大量知识的宗教文献。包括四部,其中《梨俱吠陀》的编纂年代最早,反映的是前15——10世纪的雅利安人的社会状况,这一历史时代又称早期吠陀时代。《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奥义书》《森林书》等反映的是前9——7世纪的雅利安人的社会状况,这一历史时代又称后期吠陀时代。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处于军事民主制时代。他们仍然过着氏族部落生活,不过其氏族制度正处于解体的过程之中。当时雅利安人有众多的部落,成为“迦那”,每个部落又有若干父系氏族,“维什”,每个氏族住在一个或几个村落里,每个村落包括几个父系大家族。氏族的土地分给各家族使用,动产已归大家族所有,大家族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部落管理机关包括毗达罗(全体成年男女参加,讨论、决定部落的战利品分配、军事及宗教问题,选举祭司等),萨米提(全体成年男子即战士参加,由军事首领主持),萨巴(少数人参加,可能是长老会议),罗迦(军事首领)。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由畜牧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他们用犁耕地、用镰刀收割、并引水灌溉,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大麦、小麦,发展了制造铜与青铜工具,武器,金银饰品等手工业,以米、金属或装饰品作为交换媒介。社会内部已经出现了分化,祭司和武士雅利安人集体已经成为氏族贵族。频繁的战争是当时的主要社会特点之一。除了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之间,还有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间争夺财富、土地的战争。战争促使了奴隶制的产生、雅利安人的分化及国家的产生,许多战俘成为奴隶,许多氏族成员破产,军事首领为首的贵族集体力量增长。社会的分化、对立,促使了国家产生,种姓制度也开始出现。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铁的出现是其主要标志,《阿闼婆吠陀》中多次提到黑色金属,考古学家也在恒河流域发现了前9——8世纪的冶铁遗迹,说明此时已经进入铜器时代。农业出现深耕,灌溉系统更多,手工业上分工更为发达,《梵书》中提到的手工业就有10多种,出现了商人与高利贷者,商人用牛、马、象运货,虽有交换媒介,但还没有出现货币。随经济发展,血缘削弱,农村公社出现,社会成员进一步分化,战争更为频繁,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国家。他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范围不大,属于城市国家。如种姓制度进一步发展,成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雅利安人种姓制度1.起源形成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中译的佛经中称为种姓,最早见于《大唐西域记》,它的形成,一是征服,二是雅利安人氏内部分化和社会分工。前2000年代中期,雅利安人入侵到印度河上游一带,他们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皮肤白皙的、高贵的,而把当地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意为敌人、野蛮人。社会出现雅利安与达萨两个集团的划分,这是种姓制度的萌芽。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雅利安人从印度河发展到恒河流域,土著居民成为达萨,而雅利安人内部也进一步分化,加上社会分工的形成,出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种姓,达萨成为第四个种姓首陀罗,四个等级构成的种姓制度形成。并成为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之后又被婆罗门教神化,在《梨俱吠陀》里就有记载:社会形成之前,天地之间有一个力大无比的原人,后来诸神肢解了原人,其身体的各部分衍生出天地万物,口变为婆罗门、双手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双脚变为首陀罗。同时又制定“达磨”即法,具体规定了各种姓的权利与义务,来维护种姓制度,影响最大的是《摩奴法典》,摩奴为梵天的儿子,法典以它的名义,规定了各个种姓的义务,使种姓制度合法化。2.种姓制度的内容第一等级
本文标题: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0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