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三水中学2015届高三19周理综测试试题
1三水中学2015届高三19周理综测试试题(1月10日)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Cl:35.5Ca:40K:39I:127一、单选:(每小题4分共64分)1.今年我校师生赴南极科考,刚抵达时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A.体温下降B.皮肤血管舒张C.机体耗氧量降低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2.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3.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B.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C.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D.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5.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6.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买衣服先用水清洗以除掉残留在衣物上用作防皱整理剂的甲醛2B.冬天用纯甘油涂抹在手和面部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和开裂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u2+、Cl-、SO42-B.Fe3+、H+、SO32-、ClO-C.Pb2+、NH4+、Cl-、SO42-D.K+、Fe3+、NO3-、SCN-9.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叙述IIA溶解度:CaCO3Ca(HCO3)2溶解度:Na2CO3NaHCO3B盐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CSiO2可与HF反应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Cl-数为6nAB.常温常压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7nAC.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D.高温高压下,28gN2与6g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11.将铁棒与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1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铁棒附近产生OH-B.铁棒被腐蚀C.石墨棒上放出Cl2D.石墨棒上放出O212.MOH和ROH两种一元碱,其水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x点时,ROH完全电离B.在x点时,c(M+)c(R+)C.MOH是一种强碱D.稀释前,c(ROH)=10c(MOH)13.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当A、B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设B给A的摩擦力为f1,水平面给斜面体C的摩擦力为f2,则()A.f1=0,f2=0B.f1水平向右,f2水平向左C.f1水平向左,f2水平向右D.f1=0,f2水平向右14.如图是磁报警装置中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是定值电阻,RB是磁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磁体的出现而减小,c、d接报警器.电路闭合后,当传感器RB所在处出现磁体时,则电流表的电流I,c、d两端的电压U将()A.I变大,U变小B.I变小,U变大C.I变大,U变大D.I变小,U变小315.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16.一实验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大致如图所示,则A.t1~t2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B.t2~t3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C.0~t3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D.t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1000匝.n2=200匝,原线圈中接一交变电源,交变电源电压.副线圈中接一电动机,内电阻为11Ω,电流表A2示数为1A,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电流表A1示数为0.2AC.此电动机输出功率为33WD.电压表示数为V222018.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地球同步卫星与地心间的距离为r,则A.地面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运动的线速度为RB.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rgC.地球近地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RD.地球近地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GM/R19.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Q点大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Q点大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Q点大20.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E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带电量为q的小球套在不光滑的足够长的竖直绝缘杆上,自静止开始下滑,则()A.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大,直到某一最大值B.小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C.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零D.小球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终为零·······EBmqn1n242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现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物体第一阶段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匀速运动到传送带顶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都做正功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二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D.两个阶段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2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ⅠⅡⅢⅣA.实验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II: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C.实验III: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D.实验IV:定容23.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个,次外层电子数为b个;B原子M层电子数为(a-b)个,L层为(a+b)个。则A、B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性质可能A.能与水反应B.能与硫酸反应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能与碳酸钠反应24.对下列各图(均为二倍体生物)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该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C.丙图家系所患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丁图所示果蝇1个精原细胞一定产生AXw、aXw、AY、aY四种精子止水夹H2O盐酸(含酚酞)NaOH标准溶液52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1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三、非选择呢提(共182分26.在夏季晴朗白天,测定一片树林中的甜槠(大型乔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的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见图1)。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见图2)。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c点时,甜槠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夏天晴朗的中午,温度过高,导致,从而使光合作用阶段受阻。在中午12时左右,环境中CO2浓度突然降低后的短时间内,披针叶苔草叶肉细胞中C5含量的变化为。(2)由图1可知,在同一片树林中,披针叶苔草光合作用速率较甜槠。披针叶苔草光合作用速率,除了受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等主要环境因素的影响。(3)从图2可知,若在光照强度为C时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则甜槠能否正常生长?,原因是。(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往往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据图可以推测披针叶苔草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的环境。27.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意),6请回答下列问题:(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免疫。(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____28.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隔离形成新物种。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和。(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造成的。(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5)左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发生了改变。7CH3CHCH3CHCHCHOHOCH3CHOCHCH3CH329.酸性磷酸酶(ACP酶)是生物细胞中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其最适pH为4.8。研究者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ACP酶,研究了铅、铬、钙、镁四种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该实验中,应使用蒸馏水配制实验所需的不同离子浓度的溶液,而不用自来水,其主要目的是。(3)各反应体系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实验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上溶液和ACP酶溶液,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和作为对照。(4)分析图l的两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图2曲线表明酶的活性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本文标题:三水中学2015届高三19周理综测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0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