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东莞理工管理学培训资料
东莞理工管理学培训资料写在前面的话辅导目标:通过辅导和复习,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的好的成绩-----参加辅导和不参加辅导绝对不一样!基本要求:紧扣考试大纲,紧跟老师复习复习三步骤:理解-记忆应用友情提示:标明了3颗星的内容是重点之重点,标明”了解”的内容不需要大家去背它.切忌:1.盲目复习和题海战术2.急噪的心理考试与辅导内容专升本考试分数分配总论20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二计划篇20分者占45分内容分配组织篇25分题型分配领导篇20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控制篇15分案例分析占55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知识点: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者的层次四、管理者的角色五、管理者的技能六、管理的性质(二重性)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的概念P4管理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激励、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二、管理的职能P5职能有7: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基本职能有4: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需要把握每个职能的基本概念管理基本职能的关系管理职能关系(2)*三、管理者及**管理者层次(补充)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简单地地理解: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2、管理者的层次按管理层次(见下表)划分高层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执行层基层管理者:作业层按管理者层次分类**四、管理者的角色P9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可用图1—2来表示。**五、管理者的技能P11人际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1—3来表示。由图看出,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六、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补充)1、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具有基本客观规律。强调管理活动必须要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的方法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方法论。2、管理的艺术性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系***2、管理属性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普遍性,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属性: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特殊性,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管理的二重性为重点内容哦!!--管理属性的关系图**学习管理二重性的意义(补充)或者说是理解\把握..管理二重性原理的重要性\意义:1.管理的二重性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2.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我们对西方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大胆的吸收和就借鉴.3.管理的社会属性要求我们学习西方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时要有原则性,必须认清剥削阶级的本质,有批判的吸收.4.任何管理理论和方法都有时代背景,要求我们学习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七、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补充)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规律性的科学所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第二章管理思想(理论)的演变古典理论是古典的,然而也是现代的,古典管理的精华永存。——主讲教师的话本章内容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四、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理论五、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管理理论脉络图(时间线索)***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P19-211.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最重要的代表作)***2、”科学管理”理论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搬运生铁块实验2)标准化原理-----铁锹实验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则4)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开原则6)职能工长制7)例外原则(例外管理)3、有关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了解)可以从2个方面来看:一是其作用或者说是贡献(具体可以从其理论内容来分析)----开创管理理论之先河,成为当时管理理论之主流.——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立,为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二是其缺陷:.———没有充分认清工人与资本家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本质。———片面地视工人为纯粹的“经济人”,忽视了集体的力量。———解决的只是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并没有解决企业整体的经营和管理问题。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P22-23法约尔:被尊称为”组织管理之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内容要点(一)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采购销售和交换)(资金的筹措和适用)(财产和人身保护)主管人员的活动技术活动管理活动会计活动(生产,制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盘点成本及统计)(二)管理的14条原则1,劳动分工2,职权和职责3,纪律4,命令的统一(统一指挥)5,指导的统一(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公正12,人员的稳定13,创新意识14,团结精神*三、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P24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特点(内容)1.明确分工2.权力体系3.员工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与外界的关系是以理性准则为指导。7.8.P24***四、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属于行为管理理论)P26-28*“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行为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评析**(一)“霍桑实验”HawthorneStudies(名词解释或简答)时间:1924-1932年192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家梅奥(EltonMayo)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一系列试验,并由此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代表作:1933年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场照明试验2、继电气装配工人小组3、大规模访谈4、接线板接线工人小组试验***(二)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霍桑实验结论)1.企业中的工人是“社会人”,不只是单纯的“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的的关系。4.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处理人事的能力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评析?(了解)作用:从内容分析以及社会人假设,所以它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针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五、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一)数量(定量)管理理论P291、管理科学学派2、系统理论学派3、管理决策学派1、管理科学学派基本观点1)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也是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2)强调管理程序中的计划与控制职能3)减少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直觉、主观判断或个人艺术成分4)应用先进的计算工具与方法:运筹学、排队论、计划评审术、博弈论、计算机模拟(仿真)管理科学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管理从定性阶段走向定量阶段2、系统管理理论(学派)基本观点P301)企业,组织就是个有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组成的;2)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它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3)需要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二)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P30-31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或方法。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的核心是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大系统或大环境中考虑组织的发展强调管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但否认绝对的“应变”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理论.1.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习得愈多,愈觉察到自己的无知。因而一家公司不可能达到永恒的卓越,它必须不断学习,以求精进。2.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活出生命的意义。3、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必须达到的五项修炼:1)建立共同愿景2)自我超越3)改善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4、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常规思考形成的障碍:1)局限思考2)归罪于外3)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4)专注于个别事件5)煮青蛙的故事:对于缓慢而来的致命威胁不能及时觉察6)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7)管理团体的迷思:“熟练的无能”第三章组织文化及其发展需要考核的内容:一、组织文化的概念二、组织文化的特征三、组织文化的结构及内容四、组织文化的功能五、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案例应用)组织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与生命力的精神支撑。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如同是商场上的行尸走肉。——主讲教师的话**一、组织文化的概念P192组织文化:是组织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二、组织文化的特征P1921、超个体的独特性2、相对稳定性3、融合继承性4、发展性**三、组织文化的结构及内容P192-194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二)组织文化的内容1、组织的价值观2、组织精神3、伦理规范4.组织素养5.文化设备与文化实施**四、组织文化的功能P1941.整合功能2.适应功能3.导向功能4.发展功能5.持续功能【阅读资料】春兰特色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返回**五、组织文化建设的塑造途径P1981、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3、提炼定格,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4、巩固落实5、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讨论内容:1、如何理解组织文化导向与物质手段引导的不同。2、组织文化凝聚力是怎样产生的?长虹精神海尔家电文化特色组织精神是组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同的心理态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学生讨论二分析内容:1、例举组织(东莞理工学院、你所在班等),概括其精神。2、如何理解组织精神是一种组织成员群体心理态势的一种外在表现?组织文化建设案例子应用【分析目的】1.增强对现代管理思想与组织文化的感性认识;2.培养对组织的管理思想与组织文化的分析能力。【案例要求】1.在实际企业中,或网上、报刊杂志中,给出一个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有关管理的案例或资料(一般是一事一议性的简短事例);2.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其组织文化,并指出文化建设的内容口号:微笑、微笑、永远微笑敬业、敬业、不断超越!正文:我们的企业精神:敬业奉献务实创新我们的服务宗旨:用心服务让您满意让您惊喜我们的行为准则:诚信友爱荣辱与共我们的共同信念:在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合作中追求事业发展第二部分计划篇本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计划概述(计划的概念,类型,编制)第二章目标与战略第三章决策第一章计划概述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一、计划的概念二、计划的性质三、计划的作用四、计划的类型五、计划的编制过程六、计划的编制方法**一、计划的概念P80可能考名词解释,如果是名词解释,大家可以这样回答:概念: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计划内容包括5W+1H.注意可考选择题知识点: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计划的任务-5W1H**二、计划的性质P811、目的性:计划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首要性:计划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的基础。3、普遍性和秩序性:计划普遍存在;计划的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4、效率性: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计划的目的性任何组织或个人制定计划都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计划工作的目的就是使所有的行动保持统一方向,促使组织目标实现。计划的首要性计划的普遍性和秩序性计划的效率性既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一个良好的计划,可以通过协调一致、有条不紊的工作流程来避免组织内联系脱节有现象,从而减少重复和浪费性活动。衡量一个
本文标题:东莞理工管理学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1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