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东财1309《社会保障概论》随机作业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随堂随练第一章1、社会保障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这是()对社会保障的定义。A、美国B、英国C、国际劳工组织D、日本2、()是西方福利的代表,将社会保障概括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A、英国B、德国C、日本D、美国3、()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其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主要基于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4、在香港,官方界定的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通过向有需要的人士直接发放款项的方式提供的福利,包括()A、综合保障援助计划B、公共福利金计划C、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D、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E、灾民紧急救济5、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为社会保障的主要包括()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面向军人的独立保障系统6、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A、经济保障B、服务保障C、精神保障D、权利保障7、社会保障学的理论基础包括()A、福利经济学B、社会福利学C、社会保障发展理论D、结构理论8、社会保障学的专业应用理论问题包括()A、社会保险政策B、社会救助政策C、社会福利政策D、社会保障子系统与各具体项目的政策研究9、社会保障学的管理理论问题包括()A、社会保障法制理论B、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理论C、社会保障财务会计制度与统计制度D、社会保障监控理论等10、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是社会保障的()A、基本目标B、较高层次目标C、整体目标D、最终目标11、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是社会保障的()A、最终目标B、较高层次目标C、最低目标D、整体目标12、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保障的()A、基本目标B、较高层次目标C、整体目标D、最终目标13、社会保障在许多国家均被称为“减震器”,这是指社会保障的()功能。A、稳定功能B、调节功能C、促进发展功能D、互助功能14、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依靠的是社会保障的()A、稳定功能B、调节功能C、促进发展功能D、互助功能15、社会保障由一种被动的、消极的、事后补救性机制转变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使社会保障具有了()。A、稳定功能B、调节功能C、促进发展功能D、互助功能16、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特征主要表现为()A、保障范围的公平性B、保障待遇的公平性C、保障过程的公平性D、保障手段的公平性17、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表现为()A、制度的开放性B、筹资社会化C、服务社会化D、管理与监督社会化18、社会保障的多样性特征表现为()A、各国制度安排多样化B、同一项目一国之内的多样化C、项目结构多样化D、水平结构多样化19、社会保障除了具有公平性、社会化、多样性等特征外,还具有()特征。A、可选择性B、福利性C、法律规范性D、刚性发展20、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包括()A、公平原则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C、责任分担原则D、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21、社会保障的意义包括哪些()A、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B、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C、增进国民福利D、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创造就业机会参考答案:1、c2、a3、d4、abcde5、abcd6、abc7、abcd8、abcd9、abcd10、a11、b12、c13、a14、b15、c16、abc17、abcd18、abcd19、bcd20、abcd21、abcd关闭《社会保障概论》随堂随练第二章1、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包括()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道德因素D、政治因素2、慈善事业时代包括哪几种慈善形式()A、宗教慈善事业B、官办慈善事业C、民办慈善事业D、法律规定的慈善事业3、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于()年颁布。A、1601B、1605C、1883D、18854、1834年英国通过的(),其他国家开始效仿,济贫制度进入发展阶段。A、《社会保障法》B、《疾病社会保险法》C、《基督慈善的典范》D、《济贫法修正案》5、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为()A、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B、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C、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的D、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的E、保障效果是不良型6、社会保险制度在()产生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7、()的产生,是进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阶段的标志A、济贫制度B、慈善事业C、社会保险制度D、社会福利制度8、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在内容上的发展,主要表现为()A、新项目的增加B、社会保障服务范围的扩大C、水平的提高D、保障方式的完善9、()标志着社会保障进入了高级阶段。A、社会福利的普及与高水平化B、社会保险的发展C、社会救济制度的完善D、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完善10、()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A、美国的《社会保险法》B、英国的《济贫法修正案》C、英国的《济贫法》D、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1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为()A、立法先行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C、协调发展D、多样化发展12、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有()A、尊重本国国情B、追求长期的稳定协调发展C、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D、努力追求社会化E、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13、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为()A、社会福利膨胀带来的社会保障的财务危机B、保障水平过高助长国民惰性C、社会保障体系残缺导致社会问题恶化D、政府对社会保障干预过小14、福利国家的危机突出表现在()A、失业率高B、社会保障财政赤字C、社会保障政策加剧通货膨胀D、社会保障不利于经济发展15、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主要有()A、削减福利支出B、调整福利结构C、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D、引入私营机制16、智利的社会保障改革后养老保险制度实行()模式A、公营模式B、公私兼营模式C、私营模式D、集体模式17、国外社会保障改革的趋势为()A、增强对社会保障的调控能力B、实现社会保障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C、强调个人责任的回归D、市场机制的适度引入18、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A、国家保障B、个人保障C、城镇职工单位保障D、农村集体保障19、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色为()A、国家负责B、单位包办C、板块分割D、全面保障E、封闭运行2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包括()A、经济改革带来的变化动摇了原有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B、社会保障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自身缺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C、经济发展已达到很高水平D、社会矛盾加剧21、中国的社会保障经过改革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是从()年开始的。A、1986B、1993C、1998D、200022、当前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A、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B、立法滞后C、责任模糊D、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参考答案:1、abcd2、abc3、a4、d5、abcde6、a7、c8、bcd9、a10、d11、abcd12、abcde13、abc14、abcd15、abcd16、c17、abcd18、acd19、abcde20、ab21、c22、abcd关闭《社会保障概论》随堂随练第三章1、随着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最终要将()纳入社会保障范围。A、体力劳动者B、一般劳动者C、所有劳动者D、全体国民2、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慈善事业3、社会保障的建设目标包括()方面A、协调性B、完整性C、水平一致性D、层次性4、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慈善事业5、()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保障制度。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慈善事业6、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方式的特征是()A、自愿实施B、官民结合C、选择性D、统一强制实施7、非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包括()A、慈善事业B、社区服务C、企业年金D、商业保险8、20世纪40年代()首先宣布建立福利国家。A、美国B、英国C、瑞典D、德国9、待遇优厚的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A、社会保障费收不抵支B、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C、助长懒惰D、贫富差距扩大10、()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A、社会保险型B、福利国家型C、强制储蓄型D、国家保障型11、德国建立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之初的理论依据是()A、德国的新历史学派B、国家干预主义C、贝弗里奇报告D、凯恩思主义12、社会保险模式强调责任由()负担。A、社会B、国家C、雇主D、雇员13、社会保险模式的基金筹集以()为主A、部分积累制B、现收现付制C、完全积累制D、统账结合制14、以下()是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的代表。A、美国B、日本C、智利D、新加坡15、新加坡实行的是()A、中央公积金制度B、私人养老金计划C、公共养老金计划D、完全福利模式16、智利的养老保险金待遇取决于()A、政府补贴情况B、企业缴费情况C、个人帐户积累额和投资收益状况D、个人收入情况17、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曾盛行于()国家A、德国B、日本C、苏联D、东欧国家18、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有()A、公民享有的保障权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B、社会保障支出由政府和企业承担C、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D、工会参与社会保障参考答案:1、d2、abc3、abd4、a5、b6、d7、abcd8、b9、abc10、a11、ab12、bcd13、b14、cd15、a16、c17、cd18、abcd关闭《社会保障概论》随堂随练第四章1、以下()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内在价值。A、通过法律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使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完善与合理B、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作C、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义务获得确定性D、使保障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明晰化2、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在于()A、实现社会保障的任务和目标B、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细化C、通过社会保障计划或方案的制定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发展D、监控和纠察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3、社会保障法作为一种实体法,一般认为缘起于()A、美国的《社会保障法》B、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C、英国的济贫立法D、宗教法典4、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缘起于()A、美国1935的《社会保障法》B、德国19世纪末的《疾病社会保险法》等C、英国的济贫立法D、宗教法典5、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缘起的历史社会条件有()A、工业革命的完成B、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C、历史法学派的影响D、生存权思想和社会改良思潮的兴起6、现代社会保障立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有()A、立法引进公平观念和普遍性原则B、在亚非地区也得到发展C、向社会福利等领域延伸D、国际组织开始介入7、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与发展阶段始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8、现代社会保障立法实质上是()A、社会成员生存权力保护法B、国民安全法C、社会稳定法D、社会调节法9、社会保障法的特征有()A、安全性B、强制性C、普遍性D、平等性E、鼓励性10、社会保障立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A、人权保障原则B、公平优先原则C、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D、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E、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11、下列()是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法的形式。A、宪法B、行政法规C、法律解释D、条约与协定12、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内容不包括()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主体与客体等A、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B、社会保障法的主体C、社会保障法的客体D、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手段13、在社会保障活动中,依法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是社会保障法的()A、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B、社会保障法的主体C、社会保障法的客体D、社会保障法的管理者14、从社会保障实践内容来看,社会保障规定项目和范围内的各种物质利益和自然人是社会保障法律的
本文标题:东财1309《社会保障概论》随机作业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2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