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
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1页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命题人:陈沛良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第7、8页为答题纸。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各小题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1~3题。1.图1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2.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2中(非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3.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图3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3回答4、5题。4.经纬网的经线间距为A.10°B.8°C.5°D.3°5.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A.①B.②C.③D.④图4所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红茶生产国。据考察发现,M地第一季度生产的茶叶质量最好。读图4完成6、7题。6.导致M地该季度茶叶质量最好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市场C.土壤D.气候7.推测下列四地中,七月份降水量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1图2图3图4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2页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1,回答8、9题。表1: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作物类型用水定额/(m3/hm2)单方水净产值/(元/m3)单位面积净产值/(元/hm2)作物种植面积/hm2小麦87000.1311641414棉花87003.62314935390蔬菜123001.81223135393瓜类45005.30238616048.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昼夜温差大D.水源充足9.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A.小麦B.瓜类C.棉花D.蔬菜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5,回答10、11题。10.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欧洲比亚洲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平原比山区多11.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6,回答12、13题。12.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B.日本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D.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图5图6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3页13.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A.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D.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图7示意澳大利亚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7,回答14、15题。14.对澳大利亚风能分布影响最大的风是A.季风B.东南信风C.西风D.极地东风15.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山地广布,地形崎岖B.沙漠面积广C.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D.公路、航空运输发达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8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6~18题。16.①地的年降水量可能A.等于400mmB.等于2000mmC.大于2000mmD.在400~2000mm图8图7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4页17.各地蒸发量最小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8.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A.①地B.③地C.④地D.⑤地第四届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目前揭晓,百强县中浙江省27个县上榜,连续四届居于榜首。江苏则以21个县紧随其后,长江三角洲经济活力由此可见一斑。结合“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9”,回答19、20题。19.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图中哪类工业最具有优势A.甲B.乙C.丙D.乙或丙20.乙类工业的最佳区位是A.大专院校附近B.原料产地C.消费市场D.劳动力丰富地区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①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据此回答21、22题。21.诗中①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A.水稻B.甘薯C.冬小麦D.春小麦22.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A.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B.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C.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D.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图9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5页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二.综合题(3大题,共56分)2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等。材料二图10为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1)四川盆地能够成为我国西部唯一的海洋性气候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许多滨海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而只是海洋性过渡气候?(6分)(2)分析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3)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过渡气候的原因。(6分)图10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6页24.读材料和图11,回答问题。(26分)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6分)(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4)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6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2015年进入汛期以来,上海、南京等近百座城市因暴雨内涝受淹,“城市看海”似乎已经成了通病。图12反映了我国某城市某次暴雨后的内涝情况。分析上海、南京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就解决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图11图12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7页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答题纸23.(20分)(1)(6分)(2)(8分)(3)(6分)24.(26分)(1)(6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班级姓名座号总分……………………………………………………密………………………封………………………线……………………………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8页(2)(6分)(3)(8分)(4)(6分)25.(10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9页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4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BCCADACBD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BDCACBBABCD解析:1.B2.B3.C第1题,A选项秦岭南部不是云贵高原而是四川盆地,C选项横断山脉的西部不是四川盆地而是青藏高原,D选项太行山的西侧不是内蒙古高原而是黄土高原。第2题,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第3题,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不符合;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内沙漠广布,而盆地的边缘受高山冰川融水补给形成绿洲,不符合。而四川盆地既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部丘陵广布,且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为湿润地区,不可能有绿洲。解析:4.C5.A第4题,从我国四至点的经纬度(如东西跨经度近60°)数值上可推算图中经线间距为5°。第5题,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解析:6.D7.A第6题,四个备选项中唯有气候条件在不同季度有明显变化,故选D项。第7题,该地位于南亚,7月盛行西南风,甲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而降水最多。解析:8.C9.B第8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利于作物的有机质积累,故品质优良。第9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大力发展耗水少、单方水净产值大的作物类型,表中显示瓜类最符合。解析:10.D11.C第10题,世界人口分布平原地区多于山区,低纬度多于高纬度,亚洲多于欧洲,东半球多于西半球(西半球主要是美洲)。第11题,③位于欧洲西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①是亚洲东部,人口增长数量较多,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迁入人口比重较小;②是南亚,经济较落后而城市化水平较低;④为美国,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迁出地。解析:12.B13.D第12题,日本工业发展最大的不利条件是缺乏矿产资源,国内市场狭小,为发展工业依靠海运运进资源,并将成品输出,所以选B。第13题,企业投资建厂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经济效益,而中国经济比日本落后,人口数量多,市场广阔。解析:14.C15.A第14题,图中显示风能资源总体上西多东少,则影响最大的风是西风。第15题,澳大利亚东部有大分水岭,广大的中西部为低矮的高原和大自流盆地,地势总体上较平坦,故选A。解析:16.C17.B18.B第16题,印度半岛西部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减少,①地位于沿海山区(西高止山)迎风坡,降水量大于2000mm。第17题,根据题目条件“水平衡=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则年蒸发量=年降水量-水平衡,②地蒸发量=1000-(-400)=1400,经计算②地数值最小。第18题,③地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水分不足,不适合发展需水量大的水稻种植业。答案:19.A20.B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的地区,因此最有利于布局市场指向型工业。乙类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答案:21.C22.D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此地为西安市附近,从诗中描述的场景来判断,此时是农历五月,因此诗中①处的粮食作物最有可能是冬小麦。“南冈”是农田集中区域,农历五月小麦覆陇黄说明这儿光热充足,应是向阳坡。二.综合题(3大题,共56分)23.(20分)解析:第(1)题,四川盆地因其独特的地形特征,形成湿度相对较大、温差相对较小的气候特征。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典型,导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较大。第(2)题,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3)题,青藏高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共8页)第10页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因而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周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是大陆性过渡气候。答案:(1)地形。(2分)冬天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的北风经常控制这些城市,冬天的寒
本文标题:上杭二中2017届高三暑期质检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2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