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金融机构个人征信系统用户培训资料征信中心吉林省分中心二○一○年五月1编写说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征信数据准确、完整、安全,是全体征信人员的职责。随着全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对征信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为更好地开展征信工作,征信中心吉林省分中心依据征信业务规章及个人征信业务特点,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类问题,编制《金融机构个人征信系统用户培训资料》,供业务人员学习参考。2目录第一部分征信基础知识...........................................................................................................................3第二部分征信体系建设相关知识...........................................................................................................6第三部分个人信用报告相关知识.........................................................................................................11第四部分异议及异议处理.....................................................................................................................25第五部分参考资料.................................................................................................................................30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3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36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报送管理规程(暂行)......................................................................42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46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操作规程.....................................................................................................49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关于加快个人征信系统异议处理工作的通知.........................................523第一部分征信基础知识一、征信、诚信、信用为什么不是一回事?诚信的含义是“诚实信用”,指人们诚实守信的品质与人格特征。诚信属于道德范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一条就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与信用和征信相比,“诚信”这一概念更多地是一个道德层面的概念,它侧重于一个人的守信主观意愿。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靠宣传教育、靠社会道德规范。信用是指在交易的一方承诺未来偿还的前提下,另一方向其提供资金、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信用不仅反映交易主体主观上是否诚实守约,也反映他是否有履行承诺的能力。提高社会信用水平,不仅要靠道德教育、法律规范,还需要利用信用记录、评价和惩戒机制。征信,通俗地说就是对人的信用行为的记录和展示。征信是征集、提供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活动,通过收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帮助交易一方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征信本身不是信用,而是提高信用水平的一种制度安排。二、征信机构是什么?征信机构是指依照有关规定批准成立,征集个人信用信息,向商业银行及其他个人信用信息使用者提供个人信用信息咨询及评级服务的法人单位;指经征信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专门从事征信业务活动的企业法人。它是信用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机构,拥有一定规模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三、征信机构都做些什么?征信机构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一是采集信息。征信机构往往从银行、政府部门及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部门采集相关信息。4二是汇总整合信息。征信机构将企业或个人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信用报告。三是征信产品开发。利用数据库开发征信产品,为银行等机构提供多种多样的信用信息服务。四是为个人提供服务。企业和个人可以从征信机构获得信用报告。如果发现信用报告记载有误,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申请,修改错误信息记录。四、征信主体的权利?第一,知情权。企业和个人有权利知道信用报告中的内容,知晓的途径是到征信机构去查询。第二,异议权。征信主体对信用报告的信息有不同意见,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申请,由征信机构按照异议处理程序进行处理。第三,纠错权。经证实,信用报告中的记载的信息是错误的,个人有权要求提供信息的商业银行和征信机构必须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第四,司法救济权。即如果征信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中信息有误,损害了个人利益,个人在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后仍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后,还可以向法院提出起诉,以法律手段维护个人的权益。此外,个人还有重新开始建立新信用记录的机会。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不是永远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的,在国外,大部分负面记录保存7年,破产记录保存10年,查询记录保存2年。因此,即使个人由于种种不可控制的原因,确实无法偿还银行债务,这些负面记录也不是跟随一辈子的。因此,永远不要气馁,每个人都可以重新开始,从头再来。五、个人征信到底“征”什么?个人征信是对个人过去信用行为的采集和记录,既包括个人的信贷交易记录,如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息,也包括个人的非银行负债信息,包括个人遵纪守法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征信所征集的信息都是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对于那些与信用无关的甚至是极度隐私的信息,比如反映个人5思想道德的信息,个人存款信息,个人宗教信仰、性倾向等,征信机构是不采集的。六、征信信息从哪里来?征信机构本身不产生信息,征信信息主要是从与个人进行信用活动的交易对手方,即信用信息产生的源头来,这些源头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提供授信的机构。这类机构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个人的信贷信息,如借款金额、还款信息、拖欠信息;第二类,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单位。这些部门掌握着个人的非金融负债信息,比如,个人缴纳电费的信息由电信部门提供,个人缴纳水电燃气费用的信息由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提供;第三类,掌握公共记录的政府部门。这些部门掌握着个人遵纪守法的信息,比如,个人缴纳税款的信息由税务部门提供,个人的法院判决信息由法院提供。第四类,与个人的信用报告被查询记录相关。个人信用报告每次被查询的情况,如查询人、查询原因、查询时间、查询记录结果等,都会被记录在数据库中并展示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七、什么是个人信用评分?个人信用评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信贷决策的工具,通过对贷款申请表和信用报告中的信用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出的未来按期履约还款的可能性,即用来评价或判定某个人信用风险程度的数值。6第二部分征信体系建设相关知识一、什么是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其日常的运行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承担。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依法采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为商业银行、个人、相关政府部门和其他法定用途提供信用信息服务。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个人信用信息为什么不需要征得本人同意?征信采集一般有两种方式:自愿征信和强制征信。自愿征信是市场自发的,即有融资意向或自愿建立信用档案的自然人均可向征信机构提出申请。而强制征信是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实行无条件的信息汇总,将个人全部贷款和信用卡的申报资料及偿还记录完整报送到征信机构。目前,国家考虑到征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市场优胜劣汰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国选择的是强制征信,即只要个人到商业银行办理过贷款、信用卡或者担保等信贷业务,个人相关的信用信息就会被商业银行等机构自动报送到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而不需要征得本人同意。三、关于贷款的哪些信息会进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贷款信息主要有:贷款种类、贷款机构、担保方式、账户状态、还款频率、还款月数、贷款发放日期、贷款到期日期、贷款金额、贷款余额、累计逾期次数和最高逾期期数等信息。四、关于信用卡的哪些信息会进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主要有:发卡机构、币种、共享授信额度、最大负债额和当前逾期期数等。7五、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为什么采集“为他人贷款担保”的信息?“为他人贷款担保”的信息属于担保人的一种或有负债,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对贷款都要承担还款责任,当被担保人在贷款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担保人须在其担保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因此,数据库采集“为他人贷款担保”的信息,可以更全面的反映担保人的信用状况。六、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什么要采集电信及公用事业缴费信息?截止2008年末,在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自然人6.4亿人中,只有1.4亿与银行发生过信贷交易的个人拥有信用记录。对于没有与银行发生过信贷交易的个人,暂时没有信用记录,由于无法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这些人就会丧失很多交易和借贷的机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之所以采集电信及公用事业缴费信息,就是要帮助这些人建立信用记录,方便他们的经济金融活动,这是因为个人享受电信企业和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机构提供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每月缴纳电信及公用事业费用的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信用活动,如果将这部分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档案中,会使更多的人拥有信用记录,帮助这些人将日常生活中一次次按时缴纳电信及公用事业费用的行为积累成信用财富。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什么不采集个人的存款信息?个人存款信息属于受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不采集存款信息、八、个人信用报告中为什么要包括家庭成员的信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夫妻共同所有,产生的债务由夫妻共同承担。夫妻双方在法律上是一个经济实体,商业银行在考察个人信用状况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要同时8考察本人及其配偶的信用状况。九、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的信息多长时间更新一次?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按各信息来源的本身业务周期,即各部门本身信息的更新频率来更新信息。一般来说,对于账户信息等经常发生变动的,按月更新;对于住址、工作单位等不是经常发生变化的项目,更新周期会长一些。十、什么是正面、负面信息?正面信息是指个人在过去的信用交易中正常履约的相关信息。比如,个人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按期缴纳电信、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费用,这样的信息就是正面信息,它反映了这个人的信用状况是“良好”的。实际上,个人能够得到贷款、能够享受先消费后付款服务的事实本身也属于正面信息。依据这些正面信息,个人很容易获得商业银行、交易伙伴的信任,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负面信息是指个人过去信用交易中违约的相关信息,包括逾期未还的金额、逾期的时间等信息。比如,个人按月偿还住房按揭贷款时,贷款合同中约定个人要按时足额还款,如果个人在某个月没有及时还款,就构成了违约,个人信用记录里就有关于这个月逾期的负面信息
本文标题:个人征信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2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