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国18-22岁适龄人口的变化趋势
问题二:请结合中国现阶段的人口年龄基数、死亡率、妇女生育率等因素,在当前计划生育政策下建立模型,预测2010-202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数,分析1990-2020年中国18-22岁适龄人口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建立模型总体分析1990-2020年中国高校生源的变化趋势。从1999年国家提出《而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超常规地扩大招生,2002年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1600万人,毛入学率已接近15%,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我国集中力录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将不断迈向20%,30%以及到达普及化阶段。因此,有必要对米来的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和在校生总规模进行分析与预测、一、2000-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分析我国是世界上人I口最多的国家,不仅人口基数非常庞大,而且仍在继续膨胀。要真正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的需求预测和发展策略,必须肖先从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II出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人I口总量控制下作力度明显加强。在20多年的时间内,在全国范陆}内执行的计划生育、控制人I口增长这一基木政策使我国的生育率从高水平下降到了更替水平,人口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少年儿童人口在年份18~22岁人口数年份18~22岁人口数20009837.36201110809.6620019960.7020129942.9200210099.5620139015.3200310303.1120148529.53200410709.8320158099.75200511028.0520167709.34200611479.1720177211.85200711961.5820186897.87200812539.6520196888.41200912228.8420207049.35201011475.79表一2000~2020我国18~22岁人口预测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但据中国国情研究小组近年研究成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仍将继续上升,估计到2050年将达16亿左右、与此同时,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中国小同学龄阶段人口的增长将分别达到高峰期、学龄人口数录波动将挑战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木文在小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死亡、迁出、迁入等因索的假设下,采用年龄推移法进行测算,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件查资料数抓为依抓,推算出我国今后若干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18-22岁)的变化趋势、)即以已知的2000年全国18-22岁人口数98373587人(即约9837.36万人)作为运算的基年数抓,按照年龄移算法,预测出2000-2020年18-22岁学龄人口(表1)、为了表示得史为自观,将以上数抓列图如下(见图1),根抓预测数抓,我们进一步分析如下:1学龄人口的预测数抓分析、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学龄人口规模数从2000年的基年数抓9837.36万开始逐年增长,在2008年将达到峰值12539.65万,比2000年增加27.46%、以后逐年下降,到2019年,下降到最低位6897.87万人,仪相当于2008年的55.01%‑2020年又稍有回升达到7049.35万人、)2004年到2011年间中国的适龄人口将一自保持在1亿以上,这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峰伯的2008年,压力将达到最高位。2学龄人口的家庭背景分析、从2000年开始我国大部分独生子女陆续进入18-22岁大学学龄阶段%家庭人口年龄结构转型学龄人口减少,教育支付能力上升教育需求不断提高。希望子女上大学是绝大多数家庭对于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基本期望。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给了高等教育发展最大的红利。家庭支出结2000~2020我国18~22岁人口预测构转型,突出的表现是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教育消费支出持续上升,教育投资对象集中。教育支出成为家庭的理性投资行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强大动力,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同时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正在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城镇区域扩张和市镇个数增加所造成的200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为36.09%,与1990年的26.23%相比,上升了近10个百。预计到2020年,将会达到60%。我国人口城镇化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直接推动高等教育的社会投入。3.未来学龄人口的区域变化趋势。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地域分布呈东多西少的宏观格局更加显著,人口分布进一步向东部聚集,这一点与我国近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流动所造成的。近几年全国省际间迁移流动人口有近4000万人#在全部迁移流动人口中有76.3%的人迁入东部地区,迁入中部地区的占9.61%,迁入西部地区的占13.97%人口的迁移流动意味着学生的迁移流动#随着各省之间,城乡之间人口的迁移流动日趋频繁,未来人口的机械变动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省际差别的影响将逐渐增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与需求在各省的差距将不断拉大各省高等教育投入的强度和数量差距也将不断拉大。二、2004-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预测《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数据表明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我们将2003年作为基年,以毛入学率17%作为基数来推算2004-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在校生总规模。根据前面对未来学龄人口的预测与分析,我们将2004-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转折阶段:第一阶段2004-2008年,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艰难扩充阶段。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1)2008年以前,我国18-22岁学龄人口规模数将从2000年的9837.36万逐年增长,在2008年达到峰值12539.65万,社会对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需求压力非常大;(2)2008年以前,我国在连续数年的高校扩招以后,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而临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和师资约束:不足的资源约束,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扩建,需要投入的资源巨大,经费严重短缺仍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3)我国仍为劳动人力密集型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高等教育按这几年的速度增长,对社会的压力已经很大,而政府的投入无法大幅度增加,社会投入的机制尚米完善,社会资金进入高等教育的渠道仍有待进一步疏通。同时由于中国现实的城乡居民可支配能力的限制,学费仍不能大幅度增加。总之,2008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同时而临着扩张的需求压力,以及因硬件扩充所需的资源压力和资源供给的压力。综合起来看,迫于社会压力,2008年之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需扩大规模。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大众化门槛的艰难扩充阶段井以数量:扩充为主要任务。第二阶段:2009-2015年。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轻松前进阶段。2008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录将持续减少,到2015年下降到8099.75万人。即使我们维持2008年的招生规模不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将逐年以非常可观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这一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增长的动力同样是非常巨大的,主要的原因是:(1)中国经济改苹的深化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从而为教育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2)高等教育大规模的硬件设施的扩张建设在第一转折阶段已经基木完成,这方而所需的经费需求的缺口会逐步减少;(3)社会经济系统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资源的投入能力不断提高。这时,高等教育将从艰难扩充提高毛入学率逐步转变到全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第三阶段:2016-2020年,为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腾飞阶段。2016年以后,我国逐步到达全而小康社会,人民生话质录将显著提高,国家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木形成,国际竞争力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各方而的制度更加完善、城表二2000~2020我国18~22岁在校生预测年份低位中位高位规模年增长率%毛入学率%规模年增长率%毛入学率%规模年增长率%毛入学率%20031751.5171751.5171751.51720041981.313.1218.52034.916.8192088.419.2319.520052205.611.32202315.913.81212426.116.17222006246811.9021.52582.811.52232812.415.9224.520072691.49.0522.52870.811.15293110.110.582620082009.511.85243197.611.38263511.112.902820093240.67.6826.53424.17.08283668.74.493020103213.2-0.85283442.78.54303672.30.103220113242.90.92303405-1.40323675.30.083420123132-3.4231.53330.9-2.18343629.2-1.2536.520133065.2-2.13343290.6-1.21373606.1-0.634020142985.3-2.61353241.2-1.50383497.1-3.024120152956.4-0.9736.53239.9-0.04403523.40.7543.520162929.5-0.91383237.9-0.06423546.30.654620172884.7-1.53403245.30.23453605.91.685020182897.10.434233112.02483655.91.385320193030.94.62443375.31.94493788.63.635520203042.76.99463524.74.43504088.67.9258市化水平逐步上升到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思格尔系数不断卜降。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录将进一步减少,2016年适龄人口只有7709.34万人,2019年继续降到最低位6888.41万人。此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高等教育将从全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阶段,逐步走向或达到世界高等教育的中上水平。我们预计,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到达50%以上。中国将用短短一十年左右的时间,走完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和新兴下业化国家好几十年才能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根据以上思路,我们以低位、中位和高位三种规模来进行2004-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预测(见表2)三、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综合前而的预测与分析,我们对2004年一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1.在2004年一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艰难扩充阶段,我国的学龄人口高峰即将到来,政府、社会和高校都将而临巨大的压力。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将主要以毛入学率扩充为主要任务。考虑到2008年过后,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逐步下降,高等教育的扩充不宜大量增加学校,以适度“小步扩张”较为现实,尽可能在原有高校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这样可能使很多高校而临教育资源和学校硬件设施严重短缺,教育质量:难于大幅度提高。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只能降低生均教育经费,走一条勤价的、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相对较低的维持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结合国家高等教育既要继续扩大规模,又要受到严峻的资源约束的实际,建议放宽国家对各高等学校有关资源投入方而的各项有关指示;适当降低国家对高等教育机构硬件方而的考核标准;建议国家修门高等教育硬件建设规划,并在修门后的有关硬件建设规划中,突
本文标题:中国18-22岁适龄人口的变化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4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