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的区域差异》练习题选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植被和土壤B.土壤和气候C.气候和地貌√D.地貌和植被2.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A.气候和地形B.植被和土壤√C.水文和植被D.气候和土壤3.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为该季节A.太阳高度大B.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C.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D.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4.下列地貌单元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是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5.东部季风区的河流A.以雨水补给为主√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以湖泊水补给为主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6.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大陆邻近约海区7.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三大灌溉农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有A.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于干旱地区B.三大灌溉平原都是本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C.灌溉水源都来自黄河√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甜菜等8.我国比较典型的温带草原是A.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B.内蒙古高原西部草原C.新疆的高山草地D.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9.我国生活在牧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B.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C.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D.鄂伦春族、藏族、壮族10.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A.受夏季风影响√B.位于地势第三阶梯C.位于湿润地区D.南北热量条件差异不大11.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B.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4000米等高线为界C.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D.秦岭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2.关于我国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B.从经度来看,我国全局东经度;从纬度来看,我国大部分属低纬度C.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D.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均位于黑龙江省境内√13.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冬季风影响不明显B.受夏季风影响明显√C.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都明显√D.位于阴山以北,横断山以西14.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15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的差异√B.水分条件的差异C.垂直高度的差异D.非地带性差异16.东部季风区中,地貌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的自然地区是A.华南热带湿润地区B.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D.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17.东部季风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地区间水分条件差异显著的自然地区是A.东南地区B.华中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18.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A.1月平均气温>0℃√B.1月平均气温≥25℃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19青藏高原东南部河谷地带的农业方式是A.草原畜牧业B.山地畜牧业C.高寒畜牧业D.耕作业√20.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景观以落叶阔叶掠为主的自然区是A.内蒙古高原B.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D.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21.关于青藏高寒地区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北部是昆仑山,西北是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有南北向的高山峡谷B.南部边缘谷地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C.东南森林草原,西北荒漠广布D.东南农业较发达,西北放牧耗牛、绵羊22.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其序号与下列农作物排序一致的是A.春小麦玉米水稻冬小麦B.水稻春小麦玉米冬小麦C.甘蔗甜菜咖啡亚麻√D.咖啡橡胶甘蔗甜菜23.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A.自然条件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历史背景D.产业结构24.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非由于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D.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25.下列省区既有经济特区,又有沿海开放城市,且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A.广东、广西B.广东、福建√C.广东、海南D.浙江、福建26.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地域差异是A.东部优于中、西部√B.中部优于东、西部C.西部优于东部和中部D.三个经济地带差异不大27.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省区是A.陕西、河南、重庆B.山西、河南、四川C.内蒙古、河北、山东D.湖北、吉林、江西√28.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正确的是A.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海南岛经济特区→长江三角洲开发区B.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开放区→11个内陆省会城市C.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开放区→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D.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新区→海南岛经济特区29.中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山西煤炭外运的需要②淡水资源短缺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④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⑤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30.正在修建的神黄铁路A.联系中部地带与东部地带B.联系中部地带与西部地带C.联系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D.又一条西煤东运通道31.读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A、B、C代表的地区名称填在横线上:A______(灌溉农业区);B______(灌溉农业区);C______(沙漠)。(2)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主要的工业城市是:D:________(冶炼镍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E:________(石油工业城市)(3)本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答案:(1)宁夏平原河西走席塔克拉玛干沙漠(2)金昌玉门(3)保护水源防止沙漠化(保护草场,植树种草)32.读“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图”(如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上图)字母所示的商品粮基地中位于西部地带的有_____。(2)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农产品出口基地,其中位于长江下游的是______;位于南部沿海的是________。(3)除图中所示字母的商品粮基地外,位于中部地带的商品粮基地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商品棉基地是_______,图上代号为_______。答案:(1)B(成都平原)(2)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3)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4)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E33..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区域C为_____区,D为_____区。在C、D两区的交界线上有_____山和_____山。(2)图中A、B所在的区为______区,AB间以_____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A与C相邻处的温度带属于______带,B与C相邻处的干湿地区属______区。(3)从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______业为主变为以______业为主。答案:(1)青藏高寒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E昆仑山祁连山(2)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暖温带湿润地区(3)育牧业种植业34..读右图,并回答下列各题:(1)①是_____山脉,②是_____山脉,③是_____山脉,④是_____高原,⑤是_____河。(2)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A.宁夏平原B.河套平原(3)简述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的位置和成因。(4)上述两平原灌溉农业发达,有“塞外江南”之称。灌溉水渠主要分布在_____河____一侧(面向下游)。原因是:_________。答案:(1)阴山贺兰山六盘山鄂尔多斯黄河(2)略(3)河套平原位于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两平原均为断裂下陷,黄河泥沙冲积而成(4)黄左侧因右侧黄河大拐湾内是鄂尔多斯高原,地势高,不能自流引水灌溉35.读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土地资源类型:A是______;B是_______(2)图中B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该地区发展农业潜力很大,原因是:_______。(3)1987年5月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在图中的______处,该地区主要森林类型是_____,典型树种是______。(4)图中C、D为______林区,E为______林区。答案:(1)草地耕地(2)春小麦宜耕荒地多,可供开垦,土壤肥沃(3)C寒温带针叶林兴安松、红松(4)大、小兴安岭长白山36.读“中国三大自然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三大自然区的名称填入团中适当位置。(2)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分为四个自然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北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请画在图上适当的位置。(4)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的自然区是______。这个自然区的植被大部分为______,一部分为______。(5)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藐发生巨大变化的自然区是________。答案(1)(略)(2)东北温帝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3)画在黄河以西(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荒漠草原(5)东部季风区3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你列出其南北十个方面以上的差异(自然和人文)。答案①一月份0℃等温线②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③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④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⑦小麦生产与水稻生产分界线;⑧常缘阔计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⑨以北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以南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⑩以教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11我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12华北和华中的分区;○13以北为地形完善的大高原和太平原,以南多为地形破碎的平原和低山丘陵等。38.读下图,并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示地区,包括我国哪些经济地带?请各举一例。(2)下列四种作物在本图所示地区内有分布的是:A.冬小麦B.春小麦C.茶树D.甜菜(3)图中圆内工业区的名称是______工业区,该区属______经济地带,在三大自然区中属_________区中的________地区。(4)在图中画出新建成的以运煤为主的两条铁路线(大秦线、神黄线)。答案:(1)东部经济地带——北京、天津等;中部经济地带——山西、内蒙古等;西部经济地带——陕西。(2)A、B、D。(3)京津唐,东部,东部季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4)略39.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我国东、西部对比表(1995年)项目东部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14.356.1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49.117.5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66.010.2(1)就上表中的信息,说明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为,从地理知识角度分析,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2)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新疆提出重点发展“一白一黑”的战略,其中,“白”是____,“黑”是____。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该战赂实施的地区优势是______。(3)加快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请在下图中铁路线上分别用“☆”和“△”标出我国能通达大西洋的铁路和最近通车的铁路。(4)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加快本区铁路建设的经济意义答案:(1)经济发展缓侵,与东部相比不平衡水源和交通(2)棉花石油光热充足,绿洲水源条件好,较适合棉花的生长;石油储量丰富(3)(哈密——阿拉山口段标☆;库尔勒——喀什段标△)(4)铁路运量大、成本低,有利于资源合理调配,促进区内外的经济交坑与联系。
本文标题:中国区域差异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