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1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一、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三、《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四、《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五、《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优缺点:(1)首创国别体。(2)与《左传》互相参证补充,史料价值高。(3)缺点:文风、语言不统一。六、《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七、《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九、《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著有《史记》。《史记》的成就:(1)创立史书纪传体;(2)内容广泛,规模宏大;(3)厚古薄今,思想进步;(4)尊重史实,秉笔直书;(5)文学成就巨大。不足:P107十、《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2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成就:P109缺点:P110十一、《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成就:P112缺点:114十二、《三国志》《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成就:P115缺点:117十三、《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是有南宋袁枢(1131—1205)所撰,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只是撰写方式改易。取《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编排。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为了方便阅读,分为战国至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十四、《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全书共12卷,约11万字。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洪亮吉认为,此书与《越绝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内容结合了历史、地理、人物三方面的内容,较为全方位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史料来源:P307十四、《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又称《伽蓝记》,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成就:P309缺点:310十五、《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十六、《史通》《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成就与缺点:P336十七、《文史通史》《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3卷,外篇3卷。成就:P338十八、《读通鉴论》《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选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了王夫之进步的历史现和政治思想倾向。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成就:P340缺点:P341十九、《日知录》《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二十、《明儒学案》《明儒学案》,为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系统记载、总结论述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和流派,是明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的专著。作者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价值:P369二十一、何谓编年体?有何有优缺点?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二十二、何谓“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二十三、简述《左传》在中国史学上的成就。P59二十四、《资治通鉴》的主要成就有哪些?P64二十五、何谓实录?,将整个朝代的实录完整地保存至今天地实录书有哪几部?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也是编年体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在南北朝时期已有。《明实录》、《清实录》、二十六、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作的注有哪些特点?P66二十七、为什么纪传体史书会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正史”。中国纪传体史书体现它的人文价值,立传撰书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而纪传体为士大夫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被士大夫认可。而传记里大人物的行为为天下人做了示范作用,符合封建阶级的统治。再者纪传体史书,有其相当的艺术价值,要求撰写人又较高的文采,是对读书人的一种肯定,传记里的人物不在北一个个历史时间限制而生动活波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所接受。二十八、史书纪传体为什么会在汉代产生?首先,经济角度。汉朝结束了秦朝的混乱统治,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期,经济高度繁荣。这就为史记这一部史学巨著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次,政治角度。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家重视修史,4孔子曾亲自编订《春秋》。儒家思想的成熟,使得统治者重视历史的记录及教育意义,也成为加强封建统治的重要方式,政治制度给予了史记重要的政治基础。第三,个人角度。司马迁出身史学世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史学教育,史记的完成,与司马迁个人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二十九、班马异同论“班马”指的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与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两人在史学上、文学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既有类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班固所著《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在体制上承袭《史记》,只是把“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汉书》前半部照抄《史记》,武帝以后是新作。司马迁及其《史记》在思想上既吸取了各家学说,又自成一家之言,具有卓越的思想和批判精神。班固及其《汉书》在思想上尊奉儒家,有明显的正统观念。《汉书》从儒家伦理道德出发,肯定了一些正直之士,批判了一些奸佞小人,这与《史记》有类似之处,但不具有《史记》那样强烈的思想锐气和广泛的人民性,有时还表现出与《史记》针锋相对的观点。《史记》与《汉书》在史传文学上都有高度成就。《史记》开创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先河,成为中国史传文学的千古典范。《汉书》在描写手法上继承了《史记》的一些传统,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它没有《史记》那样的奇崛多姿,但文章组织严密,语言受到汉辞赋散文影响,繁富绮丽,凝炼整饬,具有一种雍容典雅之美。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