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历史论文汇总24年中国经济史续有发展,经济史研究者在承继选题日渐细密化的同时,加强对理论的探讨,收到了丰硕的成果。史学理论与方法罗炳良认为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1、历史观的进步促进了历史学的迅猛发展。2、历史观是决定历史学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3、历史观在历史研究中居于理论指导的地位.①李良玉认为历史学有丰富的方法论系统,既有基本的思想原则,同时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为解决不同的问题,又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路径。历史研究应提倡深入调查,详尽地占有资料,先把历史事实搞清楚。反对照搬照抄西方理论。机械地模仿西方学者的范式,离开具体事实空发议论。②冯尔康认为历史学是说故事的陈述之学,表达方法以寓论于史为特色。史学特征及其发展历程表明,史学功能应当而且正在转换:由政治教化转向社会文化,研究成果由大众分享,实现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一一历史研究走近古人生活世界,史学作品贴近今人生活。为此,史学著作应有大众文化的表达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③蒋大椿针对人类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的传统见解,提出正是人的意志支配下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创造和改变了实际历史进程。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不能成立。④邓京力在《求是学刊》24年第1期刊登题为《事实与价值的纠葛一一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的文章指出:历史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在诸多方面有明显差别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展现了事实与价值在历史认识过程中复杂的交互运动。赵理文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期发表题为《论历史发展的合主体性》的文章说:历史发展除了具有合规律性外,还具有合主体性。合主体性是历史不同于自然史的本质特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人类历史活动既是客观活动又是价值活动的双重特性,是历史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主体性的客观根据。商景龙认为历史与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存在方式的同位语,两者互为对象性而存在,并在其相互作用中互相创造。历史重审是发生在历史活动过程之中体现着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的感性活动。它既体现人们以当代实践为基点从事历史活动的历史态度,又是人们在理解历史活动、经受历史活动本身检验过程中获得的历史评判的主观尺度⑤。萧致治探讨历史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主张根据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确定研究选题。⑥张云在《历史教学问题》第1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学的研究与应用》中谈到:“应用史学”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发展对史学研究提出的要求。其特点是:田野化作业、市场化操作、多样化载体和职业化的史学家。发展方向应为:文物的开发和利用、历史知识的普及、口述史料的挖掘、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以及史学的影视产业。-----------------①罗炳良:《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学术月刊》24年第6期。②李良玉:《历史学的观念、方法与特色》,《史学月刊》24年第6期。③冯尔康:《“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河北学刊》24年第1期。④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安徽史学》24年第1期。⑤商景龙:《论历史重审的意义》,《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4年第1期。⑥萧致治:《历史研究与现实》,《求是》24年第13期。如何看待西方史学理论是近年学界思考的问题之一。侯云灏主张在引进西方史学理论时不应照搬照抄,生吞活剥,食洋不化,而应把它放在西方社会历史和思想进程中来理解,进行不同层次的“还原”,忠实把握其思想本质,进而进行改造,与中国固有的传统结合,朝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体系而努力。①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一直是国内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导。俞吾金从科学技术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认为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包含三个理论前提,即资源和生产发展的无限性;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力的功能,起历史作用始终是进步和革命的;科学技术不是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哲学家对三个理论前提提出了挑战,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另一功能一一意识形态功能.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方式应对此做出积极回应:1、切人生态语境;2、重新认定生产力本质和历史作用;3、重新阐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重新表述意识形态概念。②隽鸿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具有双重内涵:在形而上学的层面,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人与人相互依赖、人与物相互依赖和人自由自觉地存在的三个阶段;在现实层面,强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分析,区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二者是统一的,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人自身发展的三阶段论。他为我们研究人类文化模式的演进提供了标准。③苏风捷指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集中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④李维意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初步的解读,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特征。系统要素之间的冲突集中表现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进步。⑤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世纪下半叶的学术流派,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其对史学的冲击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以“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为议题,组织“圆桌会议”,与会者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没有提供有关历史发展的一般概念和模式,但它的批判态度及对“进步观”的批评,开阔了史学研究者的视野,引发了各种思考与联想。为史学实践开拓了更大的空间。有学者指出:以叙事为研究焦点的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给传统史学带来了新气象,一是对历史叙事的功能强调,使史学回到“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一是在后现代主义史学的视野中,历史的客观性变得更加微妙、复杂,只有在历史叙事与历史实在之间重建有效的关联,才能重建历史知识的客观性。⑥王晴佳强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现代主义历史研究以揭示历史演变的大趋势为目的,即历史一线发展进步论;以中心、精英为主要研究对象,即西方社会中心论,西方精英史学,西方民族国家史学等。后现代主义历史研究则以打破历史一线进化、注重非中心、非精英和非理性的活动为主要特点。二是对现代主义历史认识论的根本颠覆。现代主义的史学认识论以实证主义观念为基础,即在主、客严格区分的前提下倡导“科学史学”、“客观史学”等。后现代主义则通过“话语的转折”,“语言学的转折”等理论对现代主义史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加以否定,重新界定了历史研究的性质和意义,重新区分了历史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⑦陈启能指出: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一般分为两种,即阶段说和反省说。阶段说强调“后现代”是“现代”之后的一个新时代(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等等),后现代主义是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而应运而生的理论。反省说强调后现代主义是对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特别是它的文化状态,以及对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西方认知范式和理论概念的反省和批判。在众多后现代主义学者中,法国学者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论对历史学的挑战最为明显,因为他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宏大叙述”已失去可信性,出现了“后现代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历史学的“元叙述”发生了危机,亦即有关完整的历史概念的说明、完整的历史知识都发生了危机。历史研究出现了“原子化”、“微观化”等变化。⑧李荣海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认为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具有“相近”、“相通”的性质。二者有着承诺本体论与反本体----------------------①侯云灏:《正确认识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4年第1期。②俞金吾:《从科学技术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中国社会科学》24年第1期。③隽鸿飞:《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史学理论研究》24年第3期。④苏凤捷:《关于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的几点思考》,《史学月刊》24年第4期。⑤李维意:《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系统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4年第6期。⑥详见《史学理论研究》24年第2期。⑦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东岳论丛》24年第1期。⑧陈启能:《“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东岳论丛》24年第2期。论、坚持历史进步观与断裂历史观的对立。从批判视角的指向看,资本主义在马克思的事业内属必然灭亡的历史现象,而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中,则是躺在手术台上待诊的病夫。①在研究西方史学理论的同时,学界日渐重视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总结。《史学月刊》24年第9期“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笔谈”刊发6篇文章,分别探讨天人关系、通变思想、地理条件与社会发展、民族观念与民族史观念。正统的政治内涵和在历史观上的意义及人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反映了中国史学遗产的部分内容。瞿林东认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遗产的主要特点是:多种存在形式,如史书中的史论、历史评论专篇、历史评论专书等;深入探索的连续性及其在不同理论层面上的表现;未尝离事而言理,即依事言理、据史发论;名篇、名著所具有的气势和魅力。②近年口述史学日渐流行。24年《史林》编辑部举办了口述史研究座谈会,并就口述史学发行增刊。学者多强调口述资料与文献资料互补对史学发展的意义,有的学者对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口述史学是建立在访问基础上的史学研究。王艳勤考察中国口述史学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在口述史研究过程中,存在真实性与客观性问题,强调口述成果不是口述的简单汇编,而是访问双方共同完成的互动过程。③口述史学通常有两种访问方式:主访人预设问题。为受访人提供追忆方向;任由受访人自由陈说。游鉴明从实践出发,探究二者产生的背景,解说如何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建构历史。由于口述史学无法将受访人完全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时空,主访人能够考证的部分有限,无论何种访问都无法逃脱虚构的口述历史。主访人可藉考证及与受访人的互动掌握真实,降低口述史学的虚构之虞。④李良玉认为回忆录的本质是记忆资料,所回忆事件的史学价值、当事人对所回忆事件的参与或知情程度、当事人回忆的准确性决定着回忆录本身的史料价值。回忆录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在使用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⑤多学科交叉渗透是近年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历史研究》编辑部为纪念创刊5周年,于24年4月召开“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学术座谈会。与会者就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以及其他涉及当前中国史学发展的诸多问题,如历史学的时代特点与学科定位、中学与西学、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史实重建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历史研究》24年第4期发表了15位与会者的笔谈。张国刚论说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认为历史学和社会学都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但历史研究强调知识和事件,社会学则强调以特定的方法与理论规范某一类事件和活动。社会学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提出假设,收集例子证明或证伪这一假设,具有从理论到理论的特点,且要借助特定的方法和规则;历史学要求正确描述事件,并不规定描述方式。但历史学的叙事需要观察角度和史实分析,社会科学的概念和范畴就在这里发挥作用。⑥黄志繁指出,根植于人类学学科传统的历史人类学重视在历史中寻求对现在的解释,历史学家则追求重建“真实”的历史;历史人类学强调自己是在“建构”历史,注意记录和描写局内人的看法、假设和感觉,并用局内人自己的社会文化措辞表达,而不是研究者的观察和论述。⑦区域史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反映了方法论方面的偏差。陈支平指出:近年区域史的研究存在1、讲好的多,不能如实反映某些糟粕;2、只顾及本地区的情景,未能进行不同区域的比较分析;3、运用地方文献时不加鉴别与选择;4、把中华文化共性的东西当作区域的特征论述等缺陷,如何排除干扰,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进行区域史研究是今后必须时刻警觉的问题。⑧陈春声认为,深化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关键之一,在于把握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1、要理解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做法不是归纳特点,而应揭示社会、经济和人的活动的机制。2、鉴于中国的史实,不可以“国家一地方”“全国一区域”等二元对-----------------------①李荣海:《相遇后的尴尬》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论文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