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共6种(小字)
1中国古代的文字和书籍一、中国古代的文字1、汉字的起源关于中国古代文字的的产生,古书上有“仓颉作书”的传说。“作书”就是创造文字。《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文献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以《说文解字·叙》记载较细:“黄帝之史仓颉(也作苍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周易·系辞下》也说:“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是写,“契”是刻。这说明文字是古人继实物记事、符号记事、图形记事之后创造出的一种更先进的记事工具。文字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记录和传播的功能。但由于仓颉也好,圣人也好都已无法考知他们的具体生活时代和造字情况。所以,目前也无法确定汉字到底产生于何时。一个比较合乎情理的说法是,汉字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成果,非一人一时一地所造。在汉字产生之后,又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才形成我们今天所使用音、形、义相结合以方块字为特征的汉字基本格局。伴随着汉字的出现,又逐渐形成了以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演变体系,性质,文字形、音、义的关系以及其它与文字有关的总是的专门学问,我们称之为文字学。古人习惯上称它为“小学”。这是因为古人八岁入小学,首先要学文字。因而以小学一词代称关于文字的学问。隋唐以后,人们把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范围都归入“小学”范围。当今许多学者仍以“小学”一词来称呼清代以前的语音、文字,训诂几方面的学问。我们这里只是重点了解一下汉字学发展,变化方面的知识。在汉字产生之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有些汉字形式在汉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些汉字形体在我们现代印刷出版业和自己用,平时用电脑打字时也还不断碰到这些名称。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汉字字形名称的意义。(1)六书:这是汉代学者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之名始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它们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叙》中称六书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后世学者多采用许慎所称的名目和班固所列的顺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后人有时也称“六书”为“六体”。六书之中,象形造字法产生最早,是汉字最基本的造字法。它的描摹实物形状为主。如等,指事是在象形基础上,再加上一些象征符号来表示意义造字法。如等;会意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指事字,依照事物的情理进行组合来表达一种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等;形声字是指由一半形符(即意符)一半声符组合用来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如木为树的总称,都可以木表示。但树的种类很多,为了加以区别,再加上表示的部就代表不同的树了。如:桃、樟、椿、松、柏等。形声字的造字法是六书中功能最大的一种造字法。它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汉字的发展,有利于大量造汉字,直至今天,我们还在利用形声字的造字原理不断地创造新字和改造已有的汉字,(如简化汉字)。前四者,是六书中较易理解的造字法。后两种转注和假借较难理解。许慎《说文解字》中也解释得不清楚。因而后代众说纷纭,有人说它们不是造字法,而是“用字法”。一般理解转注是指同一部首内,两个意思相近并且互相解释泊字。如考、老同属老部,且都有“年岁大”的意思。故许慎列它们为转注。而假借则指当没有一个相应的字用来表达一个新的意思时,先借用一个读音相同的字来表示这个意思的方法,这和一般的通假不同。如:“来()”原指麦()穗,后借作往来的的来。“又”本意是右手,后借以表示“又一次”的又。“亦”本意腋下,后借以表示副词亦。等等。“六书”理论对我们了解汉字本意,认识、区分和改造汉字都有重要意义。(2)甲骨文: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主要是指十九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市西南郊的小屯村陆续挖出的一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经学者们的研究断定,这些文字是商朝后期从盘庚迁都于殷到纣亡期间的占卜记录和一些与占卜有关的文字。它是我国大陆上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并且断定河南安阳西南小屯甲骨文出土处是商朝后期的都城殷的遗址。因而又称这些甲骨文为殷墟甲骨卜辞。在殷墟先后共出土了有文字的甲骨共十万余片。整理出单字约四千五百余个。其中有两千余个已经破译认识。这些文字从结构上看已由独体趋向合体。并且有大批形声字,因而人们断定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从王懿荣在1899年发现甲骨文并断定为商朝文字,刘鹗在1903年编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研究著作《契文举例》。1908年罗振玉首先确证甲骨文出土的准确地点并与王国雄一起考定殷墟为商朝后期都城,并对甲骨文进行全面地清理和研究,使之成为文字学领域中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甲骨学”。但甲骨文并非商代所独有。二十世纪中后期,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黄河中游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字。特别是1979年,在陕西省岐山县扶风县等处发掘出了属于西周时期的甲骨共一万七千多片。其中有字甲骨290多片。共有单字900多个。其内容也多为卜辞,反映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前后一段时间统治者征伐,祭祀,出行等活动情况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也使用“甲骨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了。可参看,中科院历史所胡厚宣等人编的《甲骨文合集》。2(3)金文:泛指铸刻在先秦至汉代各种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由于先秦时期曾把铜称为“金”、“吉金”,故人们习惯上称这些文字为金文。又由于这些铜器中以礼器、乐器居绝大多数,而礼器中以鼎为最多,乐器中以钟为最多。故人们又称金文为“铜鼎文”。合称以前的金文的内容多为与祭祀、征伐有关的文字。战国后的金文内容多为督造者名或铸工名,器名等。金文字体是直接由甲骨文发展而成的。商末周初的金文与甲骨文很相似。只是由于金文中,浇涛在铜器上的,因此原来的直线折笔变成了屈原圆粗的线条,笔划也比较粗肥丰满,有的甚至变成了一个黑点或黑块。西周中期以后,金文的笔划变细,甚至出现了刀刻的金文。线条平直均匀,更具符号化的特点。金文的字数由几个到几百个不等,一般受器物的大小限制。现今所见文字最多的一件铜器是西周后期宣王时的“毛公鼎”,共有497个字。另外,懿王时的“鼎”423字,厉王时的“散氏盘”350字,孝王时的“大克鼎”290字,恭王时的“墙盘”284字。都是金文中的珍品。有人对金文单字进行过统计。共有四千余个。与甲骨文单字差不多,现今也只认识了近半数。因此,研究金文、在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意义。(4)籀文,石鼓文:传说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曾编过一部供小儿识字的读本叫《史籀篇》,班固《汉书·艺文志》有著录。其书早已失传。其字体原豸当然也不可知。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录称名“籀文”的有223字。一般认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西土秦国的文字。字体比小篆繁复,所以将它归入大篆范围。有人直称它为大篆。另外,唐初于当时大兴县三时原(今陕西宝鸡市南)发现了十个刻有文字的石鼓。内容记录君王游猎情况的四言诗。学者断为春秋末战国初时的秦国文字,属籀文大篆类。唐时,杜甫、韦应物、韩愈等大诗人都写有《石鼓歌》,叙写此事。石鼓历尽沧桑,今藏故宫博物院,文字多录筛不清,中一鼓已不存一字。石鼓文字不仅是珍贵的文字学资料,也被书法界视为瑰宝。(5)蝌蚪文、鸟虫书:都是先秦时期的书体,属大篆类。实物均已不存。传说先秦时人们用漆书写,下笔处粗重,行笔时纤细,其字体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故名之蝌蚪文。鸟,虫书是篆书的变体,春秋战国时已出现,大多用在兵器上,字体呈鸟形或虫形图案或鸟形虫形杂见,这种字体难写难认,可能是当时装饰性的艺术字,并不流行。《说文·叙》说它:“所以书幡信也”当时正确的。后代的瓦当、印文、织品的边角等处还能看到这类文字。(6)篆书:篆书一般分为大篆小篆两种。关于大篆,所指范围尚有争议。有人将秦统一全国以前的文字统称大篆。它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古文等。有人将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各诸侯国的古文称为大篆。也有人仅将秦籀文称为大篆等等。说法至今不统一。公元前221前,秦国统一天下,随行便统一文字,推行一套由丞相李斯等人以原秦国文字为主体,参照各国文字而写定的规范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当时有李斯编的《仓颉篇》,赵高的《爱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三种识字本,都用小篆写出,供人学习。小篆的笔画比大篆减少了。象形的程度降低了,字体更加符号仳。现在发现的小篆文字,大多是刻在山崖、石碑及一些青铜器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泰山刻石》、《琅牙台刻石》据说是李斯的手迹。其风格虽仍保持弯笔圆笔居多,但线条、粗细、疏密匀称。字体呈长方形,秀美整齐是书法界的珍品。(7)隶书:《说文解字·叙》称:“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可见“隶书”在战国时已经存在。据学者考证,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应付大量的公文抄写工作,官府中任用了一批隶人(专门负责处理官狱公文的下层小吏)做抄写工作。他们为了运用毛笔书写方便迅速,将篆书圆转的笔画写成方折,形成一种比较草率简捷的字体。统治阶层中人将这种字体称为徒隶之书。相传秦时狱吏程邈曾经把社会上流传的隶书写法进行搜集整理,编订成册。故后世有程邈创造隶书的说法。秦统一文字后,小篆与隶书,并行,但民间更喜欢隶书的简便,因此至汉代无论官方公文还是私人文字都普遍采用隶书了。从汉字发展来看,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一大转折。文字学中称为“隶变”。如果说小篆还属于古文字的话,那么隶书则可视为今字的开端。小篆还有些象形化,而隶书则彻底改变了象形在汉字形体中的残迹,使之基本成了象征符号。书写风格上也变篆书的圆笔、弧笔为方笔折笔。横平竖直,基本上具备了汉字的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笔法,字体呈扁方形,字字有波磔,个个有棱角。一般说来隶书形成初期,人们为了书写迅疾,字体比较草率,不太讲究笔势。同时也保留了较多的篆书形迹,西汉后期,人们在用隶书写字时,逐渐讲究撇、捺的波势和上挑,把它艺术化。后来人们常用“蝉头燕尾”形容这种字。并称这时期的隶书为“今隶”或“汉隶”,以区别西汉以前的古隶。直至今天,隶书仍是书法爱好者爱写的一种字体,现代印刷业和当今的电脑排版时也有隶书一体。8、(草书)草书是一种在隶书通行后而产生的为求书写快捷而连笔草率书写的字体。它打破了隶书的结构和笔画,大量使用连笔,减少了部分笔画。一幅字中每个字大小不一,有的字一笔拉得很长,可占据好几个字的位置,有时却几个字连在一起写象一个字。草书又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产生于西汉末,是一种草率的隶书,往往还保留着隶书的“波势”,字与字之间没有连笔。现存章草如吴皇象《急就章》松江本。今草是在摹草的基础上写得更加草率。写起来往往一笔到底。偏傍互相假借,字字相连。一气呵成。书写虽快却难辨认。书法界一般将王羲之的《初月》、《得示》等帖作为今草的代表。唐代的书法家张旭有《肚痛帖》怀素(《自叙帖》)等人把今草写得更加狂放任意,笔势连绵回绕,粗细随意,大小不一,犹如龙腾凤舞,人们称它为狂草。这种字只在书法界具有艺术观赏价值,而在社会上却失去了实用价值。(9)楷书、行书:楷书产生于东汉时期。它也是在隶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魏晋以后开始通行,一直使用到今天。从字体结构上看,楷书把隶书波、挑笔势改为横平竖直的写法,纠正了草书漫无标准的体制。字形端正匀称。唐以前,楷3书又叫“真书”“正书”,唐以后才通行叫楷书。楷书对隶书的形体略有改进,使之完全成方形。使汉字彻底完成方块字的形体构建。其点画清晰,搭配合理,四平八稳,整齐美观,易写易认。其缺点也同隶书一样,书写较慢。为了书写便捷又不致于象草书那样难认,于是出现了一种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叫行书。它比楷书写得快,有连笔,但又比草书容易辨认,基本上保留了楷书的结构框架。风格如行云流水,丝丝不断,因此,为广大书写者所喜欢,两千年来,它是最通行的一种字体。平时我们所写的字也大多属于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堪称行书杰作,后世书家纷纷临摹。楷书和行书比较实用,是至今仍是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两种字体。(10)宋体、仿宋体:宋体字和仿宋体是专用于印刷品的字体。一般认为,唐代出现雕版印刷术,至宋代广泛流行,印刷业发达了,为了配合印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共6种(小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