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宋代文学部分)
唐五代宋词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梦江南.梳洗罢》白居易《忆江南》三首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张志和《渔歌子》冯延已《谒金门.风乍起》《鹊踏枝.谁道闲情》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欧阳修《踏莎行》、《蝶恋花》小晏《临江仙》《鹧鸪天》柳永《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王安石《桂枝香》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水龙吟》《定风波》秦观《鹊桥仙》、《踏莎行》《满庭芳》贺铸《青玉案》周邦彦《六丑》、《苏幕遮》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一剪梅》张孝祥《念奴娇》陆游《钗头凤》《诉衷情》辛弃疾《水龙吟》《摸鱼儿》《清平乐》《西江月》《沁园春》姜夔《扬州慢》《点绛唇》《暗香》吴文英《八声甘州》《风入松》蒋捷《一剪梅》《虞美人》唐诗温庭筠《商山早行》宋诗柳开《塞上》王禹偁《村行》林逋《山园小梅》梅尧臣《鲁山山行》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夏意》欧阳修《戏答元轸》王安石《泊船瓜州》《明妃曲》二首《示长安君》《北陂杏花》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饮湖上初晴后雨》《游金山寺》黄庭坚《登快阁》、《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投荒万死》陈师道《示三子》曾几《三衢道中》陈与义《雨》陆游《剑门道中遇雨》《关山月》《书愤》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朱熹《观书有感》《春日》赵师秀《约客》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曹刘,池塘)文天祥《过零丁洋》宋文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曾巩《墨池记》苏轼《前赤壁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赋》李清照《金石录后叙》谢翺《登西台痛哭记》晚唐五代词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勾勒出词史第一个重要时期的面貌和成就。重点作品:李白《菩萨蛮》、张志和《渔歌子》、温庭筠“小山重叠”、韦庄“人人尽说”、冯延巳《谒金门》、李璟《摊破浣溪沙》、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虞美人》授课内容第一节词体概说一、关于词的几个概念1.词的名称,主要有:(1)曲子、杂曲子、今曲子、曲子词、歌词。如《花间集?序》:“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孙光宪《北梦琐言》记和凝“好作曲子词”,人称其为“曲子相公。”这是依据与音乐关系的称谓。这类名称还有袭用原有名词的:“乐府”“乐章”。(2)“长短句”是根据句法特点称。(3)“诗馀”是从它与诗的关系来说,潜含的观念是:词由诗变化而来。2.词的形态(1)小令。从酒令发展而来,人称之为“急曲子”。它的原本特征是:节拍急促、曲度简短。后人只能从篇幅甚至是字数的多寡来认识,有提出56字为界,少于56字者为小令之说。此说虽为行家所讥,但却可帮助我们理解。(2)慢词。原义为节拍缓、曲度较长。今人又把它理解与“中长调”混称,指篇幅长、字数多的词。二、词体的产生词大约产生于隋唐之际,大约是在隋唐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在燕乐的催生下,产生的一种音乐文学。唐以来诗中乐府是从前代的乐府诗发展而来,但同样作为音乐性文学的词,却不是从前代乐府诗中发展而出,它是与当时流行的音乐--燕乐配合的歌词。燕乐是中土音乐与域外音乐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流行音乐,故词实际就是隋唐以来的流行音乐的歌词。三、诗词分界词的形式、词的产生与诗有一定的关系,故词被称为诗馀,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诗词二者分界是明显的,前人说的“诗庄词媚”,并不是凭空乱道。1、词体的形式特点(1)词必有调,每首词均须依傍一种音谱。词调决定词的字句包括字声、用韵,这就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2)词多数分片(阕),一首常见的分上下阕的词,就是由两段音乐组合而成的完整曲子。(3)词的韵位依据曲度,各个词调有自己的规定,与诗规整的用韵是大不相同的。(4)词的字声不全同于近体诗,虽然多数句子为律句,但拗句也不在少数(拗而不以为拗),又不一定讲究粘对,而且有的位置甚至还分辨四声和阴阳,与近体诗比显得更细密。(5)词的句式以长短句为特点,这与近体诗有本质的不同,与古体诗虽自由却完全受朗诵的声情、口吻支配也不一样。词的长短句,实际是受制于词的音乐性。2、诗、词在风格、情调上的分辨前人论诗词分界者甚多,时有精见,近世王国维、缪钺所论则更有总结性,也更深刻。(1)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2)缪钺《论词》评抄【《论词》云】:“词之所以别于诗者,不仅在外形之句调韵律,而尤在内质之情味意境。外形,其粗者也;内质,其精者也。自其浅者言之,外形易辨,而内质难察。自其深者言之,内质为因,而外形为果。先因内质之不同,而后有外形之殊异。故欲明词与诗之别,及词体何以能出于诗而离诗独立,自拓境域,均不可不于其内质求之,格调音律,抑其末矣。人有情思,发诸楮墨,是为文章。然情思之精者,其深曲要眇,文章之格调词句不足以达之也,于是有诗焉。文显而诗隐,文直而诗婉,文质言而诗多比兴,文敷畅而诗贵蕴藉,因所载内容之精粗不同,而体裁各异也。诗能言文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文之所能言,则又因体裁,运用之限度有广狭也。诗之所言,固人生情思之精者矣,然精之中复有更细美幽约者焉,诗体又不足以达,或勉强达之,而不能曲尽其妙,于是不得不别创新体,词遂肇兴。兹所谓别创新体者,非必一二人有意为之,乃出于自然试验演变之结果。词之起源,上已言之,不过由于中唐诗人,就乐谱之曲折,略变整齐之诗句,作为新词,以祈便于歌唱而已。故白居易、刘禹锡诸人之词,其风味与诗无大异之调,而每调中句法参差,音节抗坠,较诗体为轻灵变化而有弹性,要眇之情,凄迷之境,诗中或不能尽,而此新体反适于表达。一二天才,专就其长点利用之,于是词之功能益显,而其体亦遂确立。【评】此节文字从文体判别的角度,就内质区分了诗词文三种文体,体贴入微。“句法参差,音节抗坠”“轻灵变化而有弹性”可以说是词之别于诗的外形,“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则是词别于诗之内质。缪先生的这一入微之论,本之于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按,“诗之境阔,词之言长”非常精妙,许渊冲先生把这八个字英译为:Regularverseisbroaderinscope,thelyricdeeperinexpression.得之。四、唐代敦煌词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使我们得以看见词的早期形态。据王重民所辑《敦煌曲子词集》,有160多首,而且有令词和中长调。其中多数可以推断出自民间,其风格真率、朴素,形式没有凝定,衬字较常见。讲读《菩萨蛮》略。此词写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它以不可实现之事,示不可变异之心,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作者运用了一系死的比喻一,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绝无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借以比况拳拳爱心的坚贞不渝,是极为确切而又富于联想的。作者省略了比喻之词,而直接托出喻体,一气排开,直贯到底,不稍停顿,使人于目不暇接之际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这正是此词在艺术上显著特点。同时,此词无意象文人词那样追求含蓄蕴藉之致,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热烈、大胆、泼辣见长,遣词造句亦不假雕饰,形同白话,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辞的拙朴、自然的本色。【本节推荐书目】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中华书局1981;吴丈蜀:词学概说,中华书局2000;万云骏:诗词曲欣赏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二节中晚唐与温、韦花间词一、文人习词文人习词大约始于唐中宗时期,但彼时所作甚少,至盛中唐,才有较多的文人染指习词,其著者为张志和、戴叔伦、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但直到晚唐,文人习词才不是一时兴到之事,才逐渐成为一种专项训练的文体,词的专家和专集就是从这时才出现。所以,词的第一个兴盛期是晚唐。讲评:《菩萨蛮》传为李白所作,学界迄无定论。此词意境阔大,情感深沉。略。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此词境界似之。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此两句,白内而外。“瞑色”两句,自外而内。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篇。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下片,点明“归”字。“空”字,亦从“愁”字来。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心情。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粱元帝赋云“空伫立”。“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境界结束。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不尽。另有《忆秦娥》一首,学生自习。二、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选集,编者为赵崇祚,序者为欧阳炯,共收集温庭筠、韦庄以下共18位词人所作的500首词。所收词除温韦之外,大多或生于西蜀,或仕于彼地,所作在体式、内容、情调、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近似性。史称为花间派或西蜀词派。花间词人除温韦之外,成就较高的是:孙光宪、李珣、欧阳炯、和凝。1、形式:以令词为主,中长调词绝少。2、内容:多写享乐生活、都市风光、南国风情,偏好男女恋情,爱作感官体验性的刻划。3、审美情调:富贵气、脂粉气,绮思怨情是花间词的基本特色。三、温韦1、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词的代表,是早期文人词的代表,在他们的共同影响下,才形成了花间词派,产生了花间词风。2、“花间鼻祖”温庭筠其词收于《花间集》有66首,冠于花间集。外在形貌:富贵高雅、香艳密丽。情感内质:心绪化、幽怨感。表现方式:意象叠印,结构跳跃。(推荐阅读杨海明《唐宋词中的“富贵气”》,《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重点讲读《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闺怨,章法极密,层次极清。首句,写绣屏掩映,可见环境之富丽;次句,写鬓丝撩乱,可见人未起之容仪。三、四两句叙事,画眉梳洗,皆事也。然“懒”字、“迟”字,又兼写人之情态。“照花”两句承上,言梳洗停当,簪花为饰,愈增艳丽。末句,言更换新绣之罗衣,忽睹衣上有鹧鸪双双,遂兴孤独之哀与膏沐谁容之感。有此收束,振起全篇。上文之所以懒画眉、迟梳洗者,皆因有此一段怨情蕴蓄于中也。另有《更漏子.玉炉香》《梦江南.梳洗罢》二词,学生自学。3、清秀疏淡的韦庄词《花间集》收韦庄词48首。况周颐《唐五代词人考略》:“韦庄词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胡适《白话中国文学史》:“庄词长于描写,技术朴素,多用白话,一扫温庭筠一派纤丽浮文习气,在词史上可谓一开山大师。”重点讲读《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另学生自学《女冠子》二首。【本节推荐书目】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华钟彦《花间集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高峰《花间词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三节二主与南唐词一、南唐词南唐词的兴起略晚于西蜀,代表是南唐君臣三人。由于南唐君臣文化修养稍高,艺术趣味稍雅,故南唐词风亦有别于花间。与花间词相比,南唐词文人化的色彩更浓,艺术性要更高,对宋词的影响更为深刻。二、冯延巳与二主1、冯延巳据宋人所辑《阳春集》,冯延巳词有119首,除去主名有争议的部分词作,也有90多首,仍为五代词人之冠。冯还是宋前期词的最直接鼻祖,刘熙载《艺概》以为:“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当代词家龙榆生亦称冯延巳“在五代为一大作家,与温韦分鼎三足,影响北宋诸家者尤巨。南唐歌词种子,向江西发展,辙迹可循,冯氏实其中心人物。”冯延巳词内容虽不出花间范围,仍以相思离别、花柳风情为题材,但却能着力表现人物的心境意绪,造成多方面给的启示与联想。王国维《人间词话》谓冯词“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重点讲读《谒金门》,要求学生自读《蝶恋花》。2、李璟中主李璟存词4首,但一首《摊破浣溪沙》便足以名家,正如张若虚以《春季花月夜》而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其蕴含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后主李煜的词境较接近。代表作为《摊破浣溪沙》:解说:上片即景生情,。下片写人,。3、后主李煜(9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宋代文学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