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讲授内容课堂设计中国国防建设同学们:有国就有防,无防则无国。旧中国有国无防,国门洞开,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经历了100多年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历史告诫我们,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不强。今天的中国这所以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且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主要得益于政治上的独立,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国防的日益强大。实践证明:无论是维护国家安全,还是促进国家发展,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中国国防依然任重道远。“自古知兵非好战”,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不断加强新世纪的国防建设,这是既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天,就有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国防建设的几个问题。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国防基本政策,熟悉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基本构成,以及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强化国防意识,增强建设现代化国防的责任感。主要内容:一、中国的国防政策二、中国的国防领导体制三、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时间:4学时(本教案按4学时设计,任课老师可灵活掌握)一、中国的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国家的一切国防活动,以及与国防有关的其他活动,都必须以国防政策为依据。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有“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论述。2中国的国防政策是由中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决定的。我们维护国家利益,要紧紧把握两条:一是要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作为国防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二是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国家间的纠纷和争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另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爱和平,重防御,求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共御外侮,始终是中国国防观念的主题。我国的国防政策渊源于这种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国防政策对国防的领导力量、国防的基本目标、国家军事战略方针、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途径、防卫活动的指导原则、对外军事交往及合作的宗旨都作了明确规定。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特别是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是进行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成功经验。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的安全、政权的稳固和长治久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肯定了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作用,当然也包括党对国防的领导。根据宪法制定并于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原则对国防政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国防政策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并将其融会于国防政策的全部内容之中。(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安全与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同举并重的两大任务。没有安全,谈不上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长期的安全。3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宪法赋予中国武装力量的主要职责。中国努力避免和制止战争,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但是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具有用军事手段捍卫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能力。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是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安全的需要。武装力量的组成规模是与保卫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需要相适应的。发展是硬道理。国防的强大,国家的统一,国际地位的提高,无一不依赖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国国防政策的防御性与保卫国家发展利益的坚决性是相统一的。如果有谁敢于侵犯中国的主权,严重危害中国的安全,中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手段,给予坚决的回击。从根本上说,中国确定武装力量的规模,必须以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为依据。武装力量的规模不应低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专有权,当然也不应走出这一需要。一个国家是否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主要不在于它的国力、军力是否强大,而在于它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建设一个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需要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防,一支与中国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军队,无论出现什么突发事件,都能从容应付,立于不败之地。(三)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关系到国家发展与强盛的大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军队要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4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基本关系。正确处理这个关系,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无疑具有深远意义。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济实力还不强,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四)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中国在战略上实行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拥有少量核武器完全是出于自卫的需要。但这种防御不是消极的,防御中也有进攻。它是和平时期努力遏制战争与准备打赢自卫战争的有机统一,是战争时期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积极攻势行动的有机统一。新世纪新阶段,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立足于用现有武器装备作战,继承和发扬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优良传统;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准备。②创新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各个领域的斗争密切融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主动预防化解危机,遏制冲突与战争爆发。③建立集中统一、结构合理、反应迅速、权威高效的现代化动员体系。④按照新的目标建设各军种部队:陆军要由区域防御向全域防御型转变,提高四个能5力: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特种作战能力;海军要增大近海防御战略纵深,提高两个能力:海上综合作战、核反击能力。空军要由国土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四个能力: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战略投送。二炮要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两种能力:信息化条件下战略威慑、常规打击。(五)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我国的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历史传统和自然地理等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独立自主,就是立足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障国家的安全。事实证明,依赖别国,就有可能受制于人,招致国家利益受损。中国独立自主的国防政策要求:坚持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坚持从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进行决策和制定战略;坚持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发展武器装备;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独立地处理一切对外军事事务。(六)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在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中,要继承和发扬人民战争的优良传统,坚决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军民结合、全民自卫的原则。在武装力量建设方面,重视民兵和预备役的建设,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在国防斗争中,发挥民兵和广大群众的威力,在边防、海防前线建立起军、警、民结合的联防体系,并重视发挥民兵在平时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健全国防动员机制,以保证一旦发生战争,能够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实行全民自卫。国防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在经济发展规划、工业生产布局、大型工程施工、科技教育发展、交通邮电建设等方面都要做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实现寓国防人才于民,寓国防科技于民,寓国防物资于民,把国防事业于人民群众之中。6(七)实现国防现代化国防建设以现代化为中心,是由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所决定。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战争的客观需要同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的矛盾。只有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的水平,才能适应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客观需要,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安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发展道路。国防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关键,武装力量特别是军队的现代化是重点。实现国防现代化,要求国防科学技术要走在发展的前列,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为武装力量的现代化提供先进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抓好国防人才、国防体制、国防动员、国防理论、国防法制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的综合国防力量。(八)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军队努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是军队现代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中国军队实行科技强军战略,实现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按照现代战争的特点,努力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水平,改革和完善军队的体制编制,改进部队的训练和院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和历史进程中,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建设部队,提高整体水平。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就是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坚持科技强军,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确立合理的体制编制;坚持7依法从严治军,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管理部队,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九)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扩张行为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外军事关系,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不搞霸权主义,不搞军事集团,不进行军事扩张,不在国外驻军或建立军事基地。中国反对军备竞赛,主张根据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行有效的军备控制和裁军。中国支持国际社会采取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安全、稳定的活动,支持国际社会为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争端、军备控制和裁军所做的努力。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争取世界和平。这也是中国国防政策的一个根本目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争取世界和平,就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战争政策、侵略政策和扩张政策,坚决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略、欺负、颠覆别国的行径。对于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和争端,中国历来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中国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它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中国,历史证明,单纯依靠增加军备和加强军事同盟是不能获得持久和平的。只有在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营造真正的和平。以上就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国防政策具有政治性、防御性、全民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政治性表现在:中国国防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和国家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2004年国防白皮
本文标题:中国国防建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