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安全专业知识总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系统是一个人造的人—机—环境系统,系统中___A__出现故障都可引发事故。A:任何一个环节B:两个环节C:两个环节同时D:三个环节同时(2)“设备在运动过程或在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显现的危险和有害特性。”该描述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型态类型是__A___:A:行为型态B:物理型态C:化学型态D:能量型态(3)“设备在静止状态下所显现的危险性和有害性,以物理作用方式为主引发事故。”该描述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型态类型是___B__:A:行为型态B:物理型态C:化学型态D:能量型态(4)“设备所显现的危险性和有害性,以化学作用方式为主引发事故。”该描述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型态类型是___C___:A:行为型态B:物理型态C:化学型态D:能量型态(5)“设备或部件外观有尖角、锐边等对人体的割伤、擦伤”属于___A___不安全状态。A:物理型态B:化学型态C:行为型态D:生物型态(6)“由于设备工作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超过额定限度而引起的设备破裂、爆炸、毁坏等”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行为型态类型是___B___:A:交叉碰撞型B:参数超限型C:挤压型D:失控型(7)“两种或两种以上设备、物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轨迹交叉而碰撞”属于___D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失控型B:参数超限型C:挤压型D:交叉碰撞型(8)“当设备内部因磨损、损坏或其它因素影响而使设备、部件启动、运行、停止失去控制时引发事故”属于__A_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失控型B:参数超限型C:挤压型D:交叉碰撞型(9)“在两个作旋转运动物体之间或一个旋转另一个作直线运动物体之间,物体或人员进入这些部位即引发事故”属于___D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接触型B:交叉碰撞型C:挤压型D:咬合型(10)“两物体在接触的过程中呈现出危险性和有害性”属于___A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接触型B:交叉碰撞型C:挤压型D:咬合型(11)锅炉压力容器超压爆炸是___B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交叉碰撞型B:参数超限型C:挤压型D:失控型(12)厂内运输车辆与其它设备或人员相撞是___A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交叉碰撞型B:参数超限型C:挤压型D:失控型(13)压力机滑块运动造成的事故是___C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失控型B:参数超限型C:挤压型D:咬合型(14)物体或人员进入齿轮、皮带轮、链轮这些部位即引发事故是___C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失控型B:参数超限型C:咬合型D:交叉碰撞型(15)水性物质与水接触,发生强烈化学反应而引发爆炸事故等是___A___设备不安全状态。A:接触型B:交叉碰撞型C:挤压型D:咬合型(16)以下能量大小与释放速度的组合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破坏最小的是___D___:A:高能-高速B:高能-低速C:低能-高速D:低能-低速(17)以下所列类型不属于设备不安全状态的行为型态的是___C___:A:挤压型B:失控型C:声能型D:接触型(18)以下所列类型不属于设备不安全状态的能量型态的是___D___:2A:热能型B:声能型C:机械能型D:失控型(19)损伤特征:“炎症、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状态的能量型态是___B___:A:机械能型B:热能型C:电能型D:声能型(20)损伤特征:“细胞和亚细胞成份与功能的破坏”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状态的能量型态是___A___:A:电离辐射能型B:热能型C:电能型D:声能型(21)损伤特征:“伤害特征根据具体物质而定”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状态的能量型态是___A____:A:化学能型B:电离辐射能型C:热能型D:电能型(22)损伤特征:“耳聋,心理影响”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状态的能量型态是___D___:A:电能型B:化学能型C:热能型D:声能型(23)反应堆事故、治疗性与诊断性照射、滥用同位素、放射性粉尘的作用,属于设备不安全状态的___B___。A:机械能型B:电离辐射能型C:热能型D:电能型(24)包括由于动物性和植物性毒素引起的损伤,化学烧伤如氢氧化钾、溴、氟和硫酸等___C___。A:机械能型B:电离辐射能型C:化学能型D:电能型(25)以下危害因素哪一项不属于机械性危险与有害因素__D___?A:直线运动危险B:旋转运动危险C:振动夹住危险D:电击伤(26)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属于___A___。A:静态危险B:直线运动危险C:旋转运动危险D:振动夹住危险(27)升降式铣床的工作台等做横向运动的构件,属于___B___。A:飞物打击危险B:直线运动危险C:旋转运动危险D:振动夹住危险(28)转动中的带链、冲模,运动的金属接头等属于___B___。A:飞物打击危险B:直线运动危险C:静态危险D:振动夹住危险(29)主轴、卡盘、磨削砂轮、各种切削刀具如铣刀、锯片等将人体或衣服卷进旋转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属于___C___。A:飞物打击危险B:直线运动危险C:旋转运动危险D:振动夹住危险(30)皮带与皮带轮、链条与链轮、齿条与齿轮、卷扬机绞筒与绞盘等将人体或衣服卷进旋转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属于___C___。A:静态危险B:直线运动危险C:旋转运动危险D:飞物打击危险(31)转轴上的键、定位螺丝、联轴器螺丝等运动部件上凸出物的打击,属于___C___。A:静态危险B:直线运动危险C:旋转运动危险D:飞物打击危险(32)风扇,叶片,齿轮和飞轮等运动部件上凸出物的打击,属于___D___。A:静态危险B:直线运动危险C:振动夹住危险D:旋转运动危险(33)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机械性危险与有害因素___C___。A:电击伤B:灼烫和冷冻危害C:飞物打击D:振动危害(34)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机械性危险与有害因素___A___。A:直线运动危险B:粉尘危害C:异常生产环境D:化学物危害(35)机械引起的噪声不包括___C___:A:机械性噪声B:液体动力性噪声C:非电离辐射噪声D:电磁性噪声(36)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离辐射危害___D___。A:设备内放射物质B:X射线装置C:γ射线装置D:紫外线(37)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学物危害___B___。A:工业毒物的危害B:低温危害C:酸、碱等腐蚀性危害D:易燃易爆物质的灼伤、火灾和爆炸危害(38)焊接作用中,焊药分解,金属蒸发___D___。A:只形成烟气,没有粉尘B:只形成粉尘,没有烟气C:无粉尘、烟气D:会形成烟尘3(39)异常生产环境不包括___A__:A:工作供电不足B:工作区温度过高C:工作区湿度过大D:工作区照度不足(40)安全装置的作用不包括___D___:A:防止设备因超限运行而发生事故B:防止人误入危险区发生的事故C:防止因人为的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D:防止浪费原材料(41)指出下列哪种装置不属于超压安全装置___B____.A:安全阀B:限位开关C:防爆膜D:卸压膜(42)指出下列哪种装置属于隔离防护装___A___.A:防护罩B:限位开关C:防爆膜D:安全阀(43)指出下列哪种装置属于防触电安全装置___C___.A:防爆膜B:制动装置C:接地装置D:安全阀(44)本质安全化是从控制导致事故的___C___方面入手,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途径与方法___B___。A:环境B:人员C:物源D:管理(45)按安全装置的使用功能不同,安全装置可分为:___B___。A: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监测装置B: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控制装置C:主动安全保护和被动安全保护装置D:ABC都不是(46)安全控制装置本身并不直接参与人身保护动作,根据其作用方式不同又可分为:___C___。A:安全旋转控制装置和安全测定控制装置B:安全遥控控制装置和安全预测控制装置C:安全防护控制装置和安全监测控制装置D:ABC都不是(47)以下对安全防护控制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A____:A:安全装置本身直接参与保护人身的安全动作B:当人进入危险区,它可以控制机械不能启动或停止运转C:当人进入危险区将人从危险区排出D:控制人体不能进入危险区(48)防护罩的作用是___C___:A:防止有害粉尘进入机械设备B:防止有害气体进入机械设备C:防止人身受到意外伤害D:A、B、C都不是(49)以下对防护罩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___B___:A: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结构和布局合理,而且应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B:防护罩与运转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应能根据需要作任意调整C:防护罩不能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或尖锐棱角D:防护罩不应影响操作者的视线和正常作业,应便于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50)下列对固定式防护罩描述错误的是____D___:A:当调整或维修机械时,只有专用工具才能打开B:可采用网状结构或栅栏结构C:设计和安装防护罩时,应根据国家标准来确定安全开口和安全距离D:固定式防护罩适用于需要经常进行调整和维修的可动零部件(51)防止因人为的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可采用的安全防护装置是___A___:A:安全联锁装置B:隔离防护装C:警示装置D:制动安全装置(52)以下不属于防触电安全装置的是___D___:A:断电保险装置B:电容器放电装置C:接地D:绝缘手套(53)根据本质安全化原理,要消除生产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__D__: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减弱原则C:距离防护的原则D:加强管理原则(54)根据本质安全化原理,要消除生产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___B___:A:坚固原则B:培训人员原则C:设置薄弱环节原则D:闭锁原则4(55)在工艺流程中和生产设备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增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即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已发生,或者设备的某个零部件发生了故障,也会由于安全装置的作用而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解释的是___A___: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减弱原则C:距离防护的原则D:防止接近原则(56)当危险和有害因素无法根除时,应采取措施使之降低到人们可接受的水平。解释的是___B___: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减弱原则C:距离防护的原则D:防止接近原则(57)依靠个体防护降低吸入尘毒数量。遵循的是___B___: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减弱原则C:距离防护的原则D:防止接近原则(58)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对人体的伤害往往与距离有关,依照距离危险因素越远,事故的伤害越减弱的道理,采取安全距离防护是很有效的。解释的是___C___: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减弱原则C:距离防护的原则D:防止接近原则(59)使人不能落入危险、有害因素作用地带,或防止危险、有害因素进入人的操作地带。解释的是___D___: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减弱原则C:距离防护的原则D:防止接近原则(60)采用安全栅栏遵循的是___D___: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减弱原则C:距离防护的原则D:防止接近原则(61)使人处于危险和有害因素作用环境中的时间缩短到安全限度之内。解释的是__B___:A:防止接近原则B:时间防护原则C:屏蔽和隔离原则D:坚固原则(62)在危险因素的作用范围内设置障碍,同操作人员隔离开来,避免危险因素对人的伤害。解释的是__C____: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时间防护原则C:屏蔽和隔离原则D:坚固原则(63)转运、传动机械采用防护罩。遵循的是__C___:A:设置薄弱环节原则B:时间防护原则C:屏蔽和隔离原则D:坚固原则(64)放射线的铅板屏蔽、高频的屏蔽。遵循的是___C___:A:设置薄弱环节原则B:时间防护原则C:屏蔽和隔离原则D:坚固原则(65)起重设备的钢丝绳、坚固性防爆电机外壳等采用较大的安全系数。遵循的是__D___:A:设置薄弱环节原则B:时间防护原则C:屏蔽和隔离原则D:坚固原则(66)利用薄弱的元件,在设备上设置薄弱环节,在危险因素未达到危险值以前,已预先将薄弱元件破坏,使危险终止。解释的是___A__:A:设置薄弱环节原则B:时间防护原则C:屏蔽和隔离原则D:坚固原则(67)电气设备上的保险丝。遵循的是___A___:A
本文标题:专业总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7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