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1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文化”界说1、文化: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的引申义: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的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开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2、文明: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西文的CULTURE去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领域的。和中国语言系统中的文明更为相似。文明: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文明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对火的利用)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简而言之,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3、简而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人化”即是文化。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大文化”。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里的“共业”包摄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2、文化的结构: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本书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一、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这是一类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而论,心态文化可以再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等。社会心理较直接地受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并与行为文化交融互摄,互为表里。社会意识形态则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门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传播四海,传于后世。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我们又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2广义文化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定义域。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华——中,意谓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民,蕴含文化发达之意。2、中国文化基本内容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意义: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二)学习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一、疆域、政区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战国时期:县郡产生。秦汉:实行郡县制,即由数十个至百余个郡管辖数百个到一千多个县或县级单位。到了2世纪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合并、撤消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但基本上都是二级制。唐:将郡改称为州,基本上实行二级制。开元年间又设道。安史之乱后又设方镇,形成方镇——州——县。宋:宋废止方镇。由原来的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各路转运使兼管军民事先务,形成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元: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省以下有路、州两级。明:废行省改省为布政使司,后又有总督、巡抚辖区。清:省——府、县二、人口、民族三、地形、地貌四、气候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3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表现为:1、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肖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2、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3、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个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地理环境一般只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并不起决定作用。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中国的大部分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又位于全球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不远,季风气候发达。大部分地区夏半年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条件。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黄土高原和由黄土冲积的平原土壤疏松易天开垦。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在中国文化中,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区业的扩大而传播。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尽管中国的自然条件在以往数千年间有一定的变化,但总的说来幅度有限。由于中国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气候的波动一般只影响农业区的南北界,而不会减少它的面积,这就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中国大陆的这片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供养着数量最多的人口,因而自然地成为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周边的农业文明在总体上落后于中国文化,当然不可能对它形成冲击和影响而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具有相当大的军事实力,并多次以武力入主中原,但在文化上却是弱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文化不适农业地区。因此军事上的征服者毫无例外地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它们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中国文化。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中心不仅距离遥远,而且隔着高山、沙漠、草原、海洋等一系列地理障碍。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要越过这些地理障碍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此往往除了负有政治、军事使命外或有高额利润的吸引,一般性的人员来往和交流是很难进行的。所以对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是无法动摇的。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要比现在大得多,有时往往起了完全隔绝的作用。中国国土辽阔,在中国内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由于多样性地理特征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牧业、狞猎、养殖、捕捞、采集、治矿、手工业、林业等各种产业,并且成为某些地区的主要物质基础。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各地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也不相同。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就形成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农业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依赖,发展成重农轻商的4安土重迁的观念。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把渔业、盐业作为主要产业,还致力于海上交通与海外的联系。西域位于交通的必经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北方游牧民族以迁徙和战斗来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的压力。尽管他们很早就接触到汉文化,、但在物质文明方面也没有全盘接受。即使是在儒家思想占居统治地位以后,不同的汉族地区在接受程度和表现形式方面也是有很大差异的,非汉族地区就更无一致可言,总之,强烈的地域特点使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非常明显。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地理条件过于优越。在正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以前,中国的确是东亚乃至世界最强大、最富足的国家,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无求于人。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早在四五千年肖,兴起于黄河中游的地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面貌。中华农耕文明黄河中游流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有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也都显示了祖先们耕作的痕迹。三代时,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们为在争战中生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而这些改革,几乎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由于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产,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域,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汉晋以降的数百的间,北方的边患日趋严重,战火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大批农耕男女南迁,到长江中下游区域及东南沿海各地。于是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很快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匹的主要供应地。二、农耕民族与游牧世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1、对垒中国的西北地区生存着游牧民族,依靠畜牧,狩猎为生。他们剽悍善战,流徙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的,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面对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原历代王朝全力加以抵抗。但是,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5游牧人常取攻势。长城的修建,体现了中原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2、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文化的互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7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