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制造加工工艺 > 1__数控机床维修及维护基础
2019/8/131数控机床维护维修基础2019/8/132数控设备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先进、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数控机床维修的基本要求及必要的维修用器具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2019/8/133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工作态度要端正。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广的知识面:①掌握或了解计算机原理、电子技术、电工原理、自动控制与电动机拖动、检测技术、机械传动及机加工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②既要懂电、又要懂机。•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专业外语基础•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019/8/1341、测量仪器、仪表万用表数字转速表示波器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必要的维修用器具2019/8/1352、维修工具钳类工具:常用的是平头钳、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扳手:大小活络扳手、各种尺寸的内六角扳手;其他:电烙铁、吸锡器、螺丝刀;剪刀、镊子、刷子、吹尘器、清洗盘、带鳄鱼钳连接线等。3、化学用品松香、纯酒精、清洁触点用喷剂、润滑油等。2019/8/136维修工作做得好坏,排除故障的速度快慢,主要决定于维修人员对系统的熟悉程度和运用技术资料的熟练程度。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技术准备2019/8/1371、数控装置安装、使用(包括编程)、操作和维修方面的技术说明书,2、系统参数的意义及其设定方法,3、装置的自诊断功能和报警清单,4、装置接口的分配及其含义等等。数控装置部分2019/8/1381、PLC装置及其编程器的连接、编程、操作方面的技术说明书.2、PLC用户程序清单或梯形图.3、I/O地址及意义清单.4、报警文本以及PLC的外部连接图。PLC装置部分2019/8/1391、进给和主轴伺服单元原理、连接、调整和维修方面的技术说明书.其中包括伺服单元的电气原理框图和接线图,主要故障的报警显示,重要的调整点和测试点。2、伺服单元参数的意义和设置。伺服单元2019/8/13101、机床安装、使用、操作和维修方面的技术说明书,其中包括机床的操作面板布置及其操作,机床电气原理图、布置图以及接线图。2、机床的液压回路图和气动回路图。机床部分2019/8/13111、有关元器件方面的技术资料,如数控设备所用的元器件清单,备件清单以及各种通用的元器件手册。维修人员应熟悉各种常用的元器件。2、做好数据和程序的备份十分重要。3、故障维修记录是一份十分有用的技术资料。其他2019/8/1312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其故障发生的原因一般都比较复杂,这给故障诊断和排除带来不少困难。为了便于故障分析和处理,本节按故障部件、故障性质及故障原因等对常见故障作了如下分类。常见故障分类2019/8/13131、机械故障:数控机床的主机部分,主要包括机械、润滑、冷却、排屑、液压,气动与防护等装置。2、电气故障电气故障分弱电故障与强电故障:按数控机床发生故障的部件分类2019/8/13141、系统性故障。系统性故障,通常是指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或超过某一设定的限度,工作中的数控机床必然会发生的故障。按数控机床发生的故障性质分类2、随机性故障。随机性故障,通常是指数控机床在同样的条件下工作时只偶然发生一次或两次的故障。有的文献上称此为“软故障”。2019/8/13151、有报警显示的故障硬件报警软件报警2、无报警显示的故障按故障发生后有无报警显示分类2019/8/13161.数控装置故障2.进给伺服系统故障3.主轴系统故障4.刀架、刀库、工作台故障等等。按故障发生的部位分:2019/8/13171.确认故障现象,调查故障现场,充分掌握故障信息。2.根据所掌握故障信息,明确故障的复杂程度并列出故障部位的全部疑点。3.分析故障原因,制定排除故障的方案。4.检测故障,逐级定位故障部位。5.故障的排除6.解决故障后的资料的整理数控机床故障的排除思路和原则2019/8/1318数控机床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首先停止机床,保护现场,然后对故障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记录,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故障的记录可为维修人员排除故障提供第一手材料,应尽可能详细。记录内容最好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发生故障时的机床型号,采用的控制系统型号,系统的软件版本号。故障记录故障发生时的情况记录2019/8/13192)故障的现象,发生故障的部位,以及发生故障时机床与控制系统的现象,如:是否异常声音、烟、味等3)发生故障时系统所处的操作方式,如:AUTO/SINGLE、MDI、STEP、HANDLE、JOG、HOME等。4)如故障在自动方式下发生,则应记录发生故障时的加工程序号,出现故障的程序段号,加工时采用的刀具号以及刀具的位置等。2019/8/13205)若故障发生在精度超差或轮廓误差过大时,应记录被加工工件号,并保留不合格工件。6)在发生故障时,若系统有报警显示,则应记录报警显示情况与报警号。7)通过诊断画面,记录机床故障时所处的工作状态。如:系统是否在执行M、S、T等功能?系统是进入暂停状态或是急停状态?系统坐标轴是否出于“互锁”状态?进给倍率是否为0%?等等。2019/8/13218)记录发生故障时,各坐标轴的位置跟随误差的值。9)记录发生故障时,各坐标轴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主轴转速、转向,等等。2019/8/13221)故障发生的时间与周期:如:机床是否一直存在故障?若为随机故障,则一天发生几次?是否频繁发生?2)故障发生时的环境情况:如:是否总是在用电高峰期发生?故障发生时(如雷击后),周围其他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3)若为加工零件是发生的故障,则应记录加工同类工件时发生故障的概率情况。4)检查故障是否与“进给速度”、“换刀方式”或是“螺纹切削”的等特殊动作有关。故障发生的频繁程度的记录2019/8/13231)在不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重演故障现象?2)检查故障是否与机床的外界因素有关?3)检查故障时在执行某固定程序段时出现,可利用MDI方式单独执行该程序段,检查是否还存在同样故障?故障的规律性记录2019/8/13244)若机床故障与机床动作有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检查在手动情况下执行该动作,是否也有同样的故障?5)机床是否发生过同样的故障?周围的数控机床是否也发生同一故障?等等。2019/8/13251)发生故障时的周围环境温度是否超过允许温度?是否有局部的高温存在?2)故障发生时,周围是否有强烈的振动源存在?3)故障发生时,系统是否受到阳光的直射?4)检查故障发生时,电气柜内是否有切削液、润滑油、水的进入?5)故障发生时,输入电压是否超过了系统允许的波动范围?故障的外界条件记录2019/8/13266)故障发生时,车间内或线路上是否有使用大电流的装置正在进行起、制动?7)故障发生时,机床附近是否存在吊车、高频机械、焊接机或电加工机床等强电磁干扰源?2019/8/1327维修人员故障维修前,应根据故障现象与故障记录,认真对照系统、机床使用说明书进行各项检查,以便确认故障的原因。这些检查包括:1)机床的工作状况检查2)机床运转情况检查3)机床和系统之间连接情况的检查4)CNC装置的外观检查维修前的检查2019/8/13281)机床的调整状况如何?机床工作条件是否符合要求?2)加工时所使用的刀具是否符合要求?切削参数选择是否合理、正确?3)自动换刀时,坐标轴是否到达了换刀位置?程序中是否设置了刀具偏移量?4)系统的刀具补偿量等参数设定是否正确?5)系统的坐标轴的间隙补偿量是否正确?6)系统的设定参数7)系统的工作坐标系位置,“零点偏置值”的设置是否正确?8)工件安装是否合理?测量手段、方法是否正确、合理?9)机械零件是否存在因温度、加工而产生变形的现象?等等。机床的工作状况检查2019/8/13291)在机床自动运转过程中是否改变或调整过操作方式?是否插入了手动操作?2)机床侧是否处于正常加工状态?工作台、夹具等装置是否处于正常工作位置?3)机床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开关位置是否正确?机床是否处于锁住状态?倍率开关是否设定为“0”?4)机床各操作面板上、数控系统上的“急停”按钮是否处于急停状态?5)电气柜内的熔断器是否有熔断?自动开关、断路器是否有跳闸?6)机床操作面板上的方式选择开关位置是否正确?进给保持按钮是否被按下?机床运转情况检查2019/8/1330问—机床的故障现象、加工状况等看—CRT报警信息、报警指示灯、熔丝断否、元器件烟熏烧焦、电容器膨胀变形、开裂、保护器脱扣、触点火花等听—异常声响(铁芯、欠压、振动等)闻—电气元件焦糊味及其它异味摸—发热、振动、接触不良等直观法常用的故障检查方法2019/8/1331开机自诊断—系统内部自诊断程序通电后动执行对CPU、存储器、总线和I/O等模块及功能板、CRT、软盘等外围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定主要硬件能正常工作。充分利用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根据CRT上显示的报警信息及各模块上的发光二极管等器件的指示,可判断出故障的大致原因。进一步利用系统的自诊断功能,还能显示系统与各部分之间的接口信号状态,找出故障的大致部位,它是故障诊断过程中最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CNC系统的自诊断功能2019/8/1332CNC系统的自诊断不但能在CRT上显示故障报警信息,而且还能以多页“诊断地址”和“诊断数据”的形式提供机床参数和状态信息接口检查参数检查数据和状态检查接口检查:系统与机床、系统与PLC、机床与PLC的输入/输出信号,“1”表示通,“0”表示断。2019/8/1333利用状态显示可以检查数控系统是否将信号输出到机床侧,机床侧的开关信号是否已输入到系统,从而确定故障是在机床侧还是在系统侧。案例:1)某数控车床,上电后,按下主轴正转按键后,主轴不转,试分析一下原因:2019/8/1334功能程序测试法是将所修数控系统的G、M、S、T、F功能的全部使用指令编成一个试验程序,存储在硬盘、电子盘、软盘上。在故障诊断时运行这个程序,可快速判定哪个功能不良或丧失。功能程序测试法常应用于以下场合:功能程序测试法2019/8/13351.机床加工造成废品而一时无法确定是编程,操作不当、还是数控系统故障时;2.数控系统出现随机性故障,一时难以区别是外来干扰,还是系统稳定性不好。如不能可靠地执行各加工指令,可连续循环执行功能测试程序来诊断系统的稳定性;3.闲置时间较长的数控机床在投入使用时或对数控机床进行定期检修时。2019/8/1336现代数控系统大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按功能不同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随着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电路的继承规模越来越大,技术也越来越复杂,按照常规的方法,很难把故障定位在一个很小的区域,而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利用此方法可缩短停机时间,快速找到故障板。交换法(备件替换法)2019/8/1337在数控系统中往往有型号完全相同的电路板、模块、集成电路和其它零部件。我们可将相同部分互相交换,观察故障转移情况,以快速确定故障部位。当数控系统某个轴运动不正常,如爬行、抖动、时动时不动、一个方向动另一个方向不动等故障时,常采用换轴法来确定故障部位。2019/8/1338例如,某数控车床,X轴不动,其它功能正常。试分析原因:2019/8/13391)必须断电后才能更换电路板或组件。2)有些电路板,例如PLC的I/O板上有地址开关,交换时要相应改变设置值。3)有些电路板上有跳线及桥接调整电阻、电容,也应与原板相同,方可交换。4)模块的输入输出必须相同。以驱动器为例,型号要相同,若不同,则要考虑接口、功率的影响,避免故障扩大。注意事项:2019/8/1340有些故障,如轴抖动、爬行,一时难以区分是数控部分,还是伺服系统或机械部分造成,常可采用隔离法.将机电分离,数控与伺服分离,或将位置闭环分离作开环处理.这样复杂的问题就化为简单,就能较快地找到故障原因.隔离法事例:机电分离或将位置闭环分离作开环处理数控与伺服分离2019/8/1341人为地将元器件温度升高(应注意器件的温度参数)或降低,加速一些温度特性较差的元器件产生“病症”或使“病症”消除来寻找故障原因。升降温法2019/8/
本文标题:1__数控机床维修及维护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