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电影史复习课件1、你对中国电影的了解。2、你喜欢的中国电影。2、①电影不仅仅是“影片”,而是一切与电影活动相关的事物的统合;电影作为技术、工业、美学、社会体系、文化研究与整体综合史。②电影史也不仅仅是什么人哪一年拍了什么片那么简单,学好电影史应立足电影,放眼社会、历史、文化及相互关系。③中国电影史与政治的特殊关系关于中国电影的分期第一章早期中国电影一、早期短片1、开端——《定军山》任庆泰(字景丰)拍摄,谭鑫培主演商务的戏曲片:《春香闹学》、《天女散花》20世纪50年代戏曲片高潮讨论:中国电影与戏曲的关系谭鑫培(1847.4.23~1917.5.10)演员,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代表性的剧目为:《空城计》、《当锏卖马》、《四郎探母》、《武家坡》、《汾河湾》、《定军山》等。谭派唱腔以委婉古朴而著称。一些著名的京剧生行流派都是先学习谭派艺术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流派。谭派现在是六代嫡传,从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到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如果算上谭鑫培的父亲——老旦演员谭志道,共有七代从事京剧。较好的戏曲片石挥:《天仙配》(黄梅戏,1954,上影,严凤英、王少舫)桑弧:《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1956,上影,袁雪芬、范瑞娟)何梦华:《七仙女》(黄梅调古装歌唱片,1972)李翰祥:《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调古装故事片,1963,乐蒂、凌波)2.故事片开端——1913年《难夫难妻》编剧郑正秋,导演郑、张石川郑正秋(1889-1935)①教化电影观念与家庭伦理情节剧②家庭伦理情节剧与民族电影类型代表作《劳工之爱情》(1922)、《姊妹花》(1934)关于家庭伦理剧①最成功的票房保证:最煽情的中国电影;最大量的本土观众;②最良好的意识形态环境:最多的政府奖励;最好的群众口碑。③最有前景的大陆电影类型:类型策略的历史选择。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①关于《定军山》②关于郑正秋与张石川③关于《庄子试妻》④黎北海导演、主演;黎民伟编剧、主演⑤中国第一位女演员——严姗姗3、滑稽短片《劳工之爱情》(1922)——中国喜剧电影的奠基之作(饶曙光)、现存最早的中国电影。成就:制作过程规范、镜头语言成熟、喜剧元素丰富中国早期电影人有一种面向世界的姿态,每一部电影的字幕都是中英文并制,每一部影片有三个面向,一个是面向传统文化的,一个是面向当下文化的,再一个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李道新)讨论:你眼中的中国喜剧电影《王老五》1937年华安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编导:蔡楚生;摄影:周达明;主演:王次龙、蓝苹、殷秀岑、韩兰根4、“商务”之短片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任彭年二、长故事片《阎瑞生》——第一部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1923)明星公司、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几个电影公司的情况明星长城画片民新天一三、武侠片兴起古装武侠神怪《火烧红莲寺》——明星公司、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董克毅摄影,3年18集关于《火烧红莲寺》关于武侠片第二章三十年代中国电影①联华公司的崛起:“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复兴国片”。②一年间推出11部标准长故事片,如《桃花泣血记》、《恋爱和义务》、《野草闲花》等③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的摄制。此外,还有《雨过天晴》、《歌场春色》、《春潮》(“鹤鸣通”国产设备制作的片上发音的有声片)联华及复兴国片运动罗明佑及联华:1900-1967,广东番禺人。1918年进入北大法学院读书,1919年开始经营北京最大的戏影院,1927年建立华北电影公司,垄断了华北五省的电影发行和放映业。1929年发起“复兴国片”运动。1930年联合“民新”“上海影戏”“大中华百合”成立联华“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1932年后改称联华影业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体的电影企业。联华与明星、天一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制片格局。联华存在8年拍了近百部影片,大多严谨认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复兴国片运动:宗旨:改革神怪、迷信、凶恶、打杀之国片作风,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严肃、认真、有良心;普及社会教育、对抗外片垄断、提高艺术道德、尊重演员人格①默片和有声片并存达5年。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由1931年1月明星和上海百代以“民众影片公司”的名义合制。②默片的杰出代表作:《神女》代表了中国默片时期的最高成就。③有声片的成功尝试:《桃李劫》标志了国产片开始掌握了有声电影的基本称作规律。④到了《马路天使》堪称30年代有声片艺术探索的集大成者。⑤1936年,有声片才基本取代了默片。孙瑜:纽约摄影学院学习摄影代表作:《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小玩意》《大路》《武训传》等阮玲玉:默片时期最优秀的女演员《挂名夫妻》《故都春梦》《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神女》《新女性》蔡楚生(1906—1965):代表作《都会的早晨》《渔光曲》《新女性》《迷途的羔羊》《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新兴电影运动与左翼电影新兴电影运动1、中国电影文化协会1933年2月成立于上海、《宣言》、作品2、倡导“电影文化”的概念使得电影再一次担负起文化的使命。3、它在电影的剧作、导演、摄影、表演等方法上都体现了一种继承基础上的革新如《新女性》。4、呈现出活泼多样的个人银幕风格。如《十字街头》。左翼电影运动1、1931年9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左翼剧联”)在《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色区域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电影部分中,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电影战线斗争纲领和方针2、1932年,夏衍,阿英,郑伯奇进入明星影片公司,标志着左翼电影工作者投身电影界的正式开始3、1933年3月党领导的“电影小组”成立。4、1933年以后,明星,联华,艺华等公司拍摄的大约35部,代表作品:《狂流》《春蚕》《上海二十四小时》《女性的呐喊》《压迫》《大路》《小玩意》国防电影:1936年5月,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领导人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后不久电影界提出的一个电影创作口号,在此期间摄制的一批影片都被称为“国防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号召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必须以电影为武器,全力为抗敌斗争服务。代表作品:《压岁钱》、《十字街头》、《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软性电影:1933年3月,刘呐鸥、黄嘉谟等人创办了《现代电影》月刊。刘呐鸥批评当时的国产电影是“字多影少”。黄嘉谟提出电影应该“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刘呐鸥先后在《现代电影》发表文章,指责左翼电影是“内容偏重主义”的“畸形儿”,认为左翼电影“充满干燥而生硬的说教”。主张电影应“丝毫不带副思想”((现代电影》第l卷第5期)。在第6期上发表《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说“电影是软件,所以应当是软性的。”正式提出“软性电影”的口号。代表作品:《花烛之夜》、《化身姑娘》、《人道》和《粉红色的梦》第三章:四十年代一、抗战期间四个四个创作区域电影机构和从业人员因所处政治区域不同而出现分化:即四种创作格局①国统区(武汉、重庆、成都):也是大后方电影:内容上直面战争;表现形式上注重通俗化和纪录性,《塞上风云》。②租界区(上海和香港):也是“孤岛时期”的电影。商业电影类型达到完备,《木兰从军》③沦陷区(长春和孤岛消失后的上海):主要的是指“满映”——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和“华影”——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满映”主要为“国策电影”、新闻纪录片,代表人物李香兰。“华影”主要拍摄新闻专题片和纪录片。④根据地(延安):1938年成立了“延安电影团”,主要拍摄新闻片和纪录片,如《延安与八路军》等,摄影师吴印咸。二、战后的中国电影上海几乎集中了一批战后最为重要的电影企业:官方的和民间投资的公司。4年间共生产出150多部(不含香港),80%以上均是由上海的20余家大小的制片公司出品的。艰难的环境:成本的激增,器材的匮乏,美片的倾销等。辉煌的艺术成就:忠实的纪录和银幕语言的完善昆仑影业公司风格特点1、忧患史诗风格影片的重要成就:2、在宽阔的时代背景下,借以表现人物的命运3、对抗日战争这一历史的磨难、痛苦和奋争的纪录4、对战后现实的批判性也是这一时期的主题。代表作品:1.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戏剧式结构,叙述了男女主人公抗战前至抗战后的人生悲剧。2.史东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则是一部散文化的,一部以描绘日常生活情景见长的新型风格的影片。3、《万家灯火》表现战后的上海社会现实。文华影业公司风格特点:1、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的来把握历史,探讨人生2、通过象征、抒情、细节营造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内心,这种创作倾向被誉为“灵魂的写实主义”代表作品:1、是以桑弧-张爱铃为代表的“桑张”类型:代表作为:《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假凤虚凰》2.佐临为代表的纪实性影片,如:《夜店》《表》《腐蚀》等.4、费穆为代表的作者电影,如《小城之春》,曹禺执导的第一部影片《艳阳天》费穆(1906-1951)三、喜剧电影《王老五》(1937)、《王先生吃饭难》(1939)、《假凤虚凰》(1947)、《太太万岁》(1947)、《乌鸦与麻雀》(1949)、《三毛流浪记》(1949)《王老五》华安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编导:蔡楚生;摄影:周达明;主演:王次龙、蓝苹、殷秀岑、韩兰根四,三四十年代重点影片《渔光曲》《十字街头》《大路》《小玩意》《神女》(1934)出品:联华影业公司编导:吴永刚;摄影:洪伟烈;主演:阮玲玉、黎铿、章志直李道新:从单纯的社会批判走向社会批判与人性批判相结合的高度,使《神女》拥有了超越时空的经典品质。《马路天使》(1937)明星影片公司编导:袁牧之;摄影:吴印咸;作曲配音:贺绿汀;主演:周璇、赵丹“谁要是看过袁牧之的《马路天使》,如果不知道该片是在1937年出自一个对法国电影一无所知的年轻导演之手,他一定会以为这部影片直接受让.雷诺阿或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万家灯火》(1948)出品:昆仑影业公司编剧:阳翰笙、沈浮;导演:沈浮;摄影:朱今明;主演:蓝马、上官云珠、高正、吴茵上海《申报》1948年7月13日《万家灯火》广告:“以无限悲悯刻画人伦至情,以博大襟怀描绘浮世烦忧。”《小城之春》(1948)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编剧:李天济;导演:费穆;摄影:李生伟;主演:韦伟、石羽、李纬、张鸿眉《太太万岁》:“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太太万岁》绝对是一部被低估的杰作——喜剧本来就是在评论史上容易划为‘不严肃’创作的陪衬物。然而,剥去《太太万岁》好莱坞screwballcomedy的面具,其内在正是张爱玲自己的创伤,而唯有讨论作品内泛现的意识形态,才更能确定其戳破男性自私社会的严肃意图。中产社会的娱乐,未必一定与时代社会脱节,在中国面临政治体系大分裂的前夕,《太太万岁》承载了诸多除了政治/经济以外的道德/社会危机。”(焦雄屏:《孤岛以降的中产戏剧传统——张爱玲和太太万岁》,载《时代显影:中西电影论述》第88页,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一江春水向东流》(昆仑,1947)编导:蔡楚生郑君里主演:白杨陶金上官云珠舒绣文吴茵大气磅礴的银幕史诗小结:电影语言的进步——镜头、声音、色彩《歌女红牡丹》——《雨过天青》(1931)《生死恨》(1948,费穆)——《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桑弧)电影创作电影批评对三四十年代电影的评价第四章十七年电影①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的摇篮②前身为伪满映——满洲映画协会、东北电影公司、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更名长春电影制片厂③首任厂长是袁牧之。东影摄制了大量的战争新闻片,(如《民主东北》)这在今天都成了宝贵的史料。为拍这些影片,一些优秀的摄影师(如张绍柯、杨荫莹和王静安)
本文标题:中国电影史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8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