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题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训
1专题七第1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列宁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3.评价(作用)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工业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评价(作用)经济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思维导图]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解读史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掠夺严重,已激起农民极大怨气和愤怒。史料二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解读史料表明新经济政策实行前夕,俄国国内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列宁也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行不通。史料三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步,“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解读史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国家控制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后退一步”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史论1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三点认识(1)“战时”:从背景看,它是在面临国内叛乱和国外干涉的严峻形势下采取的。从目的上看,它主要是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从内容上看,各项措施主要为战争服务。(2)“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各项措施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共产主义”特征。(3)总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不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3史料四1913~1926年间苏联工农业产值变化表一农业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种植业(%)10064107畜牧业(%)10072121表二工业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按1926/1927年度价格计算(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100)10013.875.5108.1解读以上数据可看出各项数据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夕均降到了最低点,农业、工业生产状况在1925年、1926年均先后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这生动直观地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史论2全面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违反经济规律,否定商品货币关系,靠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2)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承认商品货币关系,按经济规律办事。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论;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4)经济体制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成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根源就在于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二讲“斯大林模式”1.表现1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2农业集体化:目的是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3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42.特点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限制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3.成就11928~193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1933~1937年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3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4.评价积极①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②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③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长期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③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史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特征与教训(1)形成: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1936年宪法的制定。(2)特征: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3)经验教训:国家按计划宏观调控经济,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为筹得工业化资金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史料一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解读数据反映了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史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5解读以上数据表明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各项经济指标都增长迅速,但重工业遥遥领先,农业相对较慢,体现的是“注重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史料三《大国的崛起》: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在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解读史料体现了以下重要信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史料四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4000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解读史料反映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措施即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划线部分表明由于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没有彻底解决粮食问题。史料五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解读本史料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史论三个角度理解苏联改革(1)知识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的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6(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讲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①农业方面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其再度出现危机。②工业方面措施: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局限性: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③政治方面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不久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评价①积极方面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②消极方面表现: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③最终结果:改革后期,各种矛盾突出,赫鲁晓夫下台。1.赫鲁晓夫改革7改革初期①措施内容:重点进行工业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局限: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②结果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超级大国。改革后期①状况: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缓慢。②结果:经济发展停滞和下降,各种社会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内容①经济:制定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②政治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影响①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2.勃列日涅夫改革3.戈尔巴乔夫改革8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生产力的发展。错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1922年,俄国一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余粮可以拿到市场上自由销售。正确。1922年,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完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到市场上销售。3.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共同点之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正确。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是两国都面临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内部重工业的基础都比较薄弱。4.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
本文标题:专题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9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