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代现代史选择题106.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宗旨是106—110BACDD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B.鼓励各学术观点在大学自己发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107.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108.下了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109.前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110.“问题”和“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A.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B.多借一些具体问题C.谈论理想的主义D.用理想的主义根本解决问题111.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111—115DBCBC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刊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112.使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帝国主义的事件是A.十月革命建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B.苏俄放弃旧俄国在国外一切特权C.20世纪初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D.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113.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④114.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斗争的发展115.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到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116.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116—120BCDAA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17.孙中三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118.2001全国,与以往的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特点有①聘请外国军事教官②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④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④119.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C.帮助国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D.必须坚持共产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120.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涉B.军阀混战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121.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121—125DAADD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122.共产党人开始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是在A.1922年秋改组国民党会议期间B.1923年国民党特别会议期间C.中共三大召开期间D.国民党一大期间123.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A.共产国际B.中国共产党C.孙中山D.廖仲恺124.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5.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C.1923的《中国国民党宣言》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126.下列事件中,属于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是①明代的“土木之变”②北伐战争前的国民会议运动③美国的南北战争④“蒙巴顿”方案的提出126—130BACBC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27.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128、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②孙中山在北京逝世③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④国民政府出师北伐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129.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130.官僚资本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是在A.洋务运动期间B.北洋军阀期间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131.官僚资本的根本特征是131—135ADADDA.凭借国家权力实行强制掠夺B.通过币制改革控制金融C.在工业领域实行垄断D.推行商业专卖政策获得巨额利润132.下列各项,冯玉祥没有直接参与的是A.北伐战争B.中原大战C.北京政变D.“围剿”工农红军133.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轻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B.民族资本受益最大C.官僚资本对金融的控制削弱D.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134.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135.对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目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缓和人民的反帝情绪B.树立对外“自主”的形象C.扩大税源,增加军费D.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136.“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幕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1927年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136—140CDACB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137.从1927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A.肃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138.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是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39.在1930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消灭富农B.联合富农C.限制富农D.保护富农140.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A.奠定了“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标志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141.1932年10月,国际联盟调查团在所谓“中日冲突”的报告中提出141—145DCCDBA.维持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B.由“满洲国”统治东北C.恢复中国对东北的管辖和治理D.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14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不正确的是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B.它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C.它促使中共立即作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4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4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45.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146.下列各项,周恩来直接领导或参加的是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②南昌起义③广州起义④八七会议⑤红军第四次反“围剿”⑥遵义会议146—150ACDCBA.①②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147.已经公布的张学良回忆录,引起了海内外史学界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张曾经是A.北洋军阀的少帅B.东北易帜的领袖C.西安事变的主角D.抗日前线的英雄148.下列事件,与《何梅协定》直接有关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伪满洲国成立D.华北事变149.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西安事变②一·二八抗战③华北事变④一二·九运动A.③④②①B.④②①③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150.日寇在中国不断挑起事变,进而发动全面战争,下列事变发生在上海的是A.一·二八事变和七七事变B.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和九·一八事变151.在日寇侵略上海的两次事变中,都率军奋勇抵抗的爱国将领是151—155CDBCAA.蒋光鼐B.叶挺C.张治中D.李宗仁152.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B.均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皆有个阶级阶层广泛参加153.位于中国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A.晋察冀B.陕甘宁C.冀鲁豫D.晋冀豫154.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淞沪会战②《论持久战发表》③七七事变④台儿庄战役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155.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D.广州—南京—重庆—南京15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156—160CBCDCA.1939年底B.1940年秋C.1941年初D.1943年夏15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是A.防共限共、特务统治、经济垄断B.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C.一党专政、经济垄断、保甲制度D.防共限共、经济垄断、新闻检查158.下列关于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②英美支持国民党发动③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③④159.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主要意义在于①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实行精兵简政④联合地主阶级抗日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④160.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转向欧洲战场161.百团大战涉及的主要根据地是161—165BBCBCA.陕甘宁、晋绥、晋冀豫B.晋冀豫、晋绥、晋察冀C.陕甘宁、山东、晋察冀D.晋察冀、山东、晋冀豫16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有①日军侵略线太长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育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4.下列事件中,发生在日本确立“大东亚共荣圈”基本方针这一年的是A.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B.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C.日寇开始进攻解放区D.解放区进入最困难时期165.皖南事变反映出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技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你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复习题(答案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