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发展脉络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发展脉络一、传统与求变19世纪20——50年代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清王朝由盛转衰,内部危机重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蒸蒸日上,强势东来。面对西方文化大规模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暴露出前所未有的问题。当然,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学,并没有一味消极退让,更没有陷入停滞,而是缓慢地进行着自我调整,汉、宋学在互相批评中走向调和,今文经学则上接西汉经学,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社会危机激发了有识之士的救世思想,促成了经世思潮的兴起。经世之士既关注清王朝内部危机,大力提倡改革,同时也开始着手应对西方的外来冲击,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林则徐、魏源、徐继畲、李善兰、洪仁歼等第一批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从此,中国文化开始了现代化历程。二、中西体用之间洋务运动时期,多数国人遵循的仍是传统的价值体系,传统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依旧占据主流。为了应对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变局,清廷此时所采取的文化政策还是固守崇儒重道的传统,致力于恢复和强化儒家伦理秩序,比如采取了抬高程朱理学的地位、表彰忠孝节义、刊刻经史书籍等措施。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学习西法,引进西学,得到了官方的支持。比如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译介西书、创办报刊等。在引进西学的过程中,清廷朝野上下存有严重分歧,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其中,“西学中源”、“中体西用”等论调,引人注目。尽管此时西学引进的成效还非常有限,主要局限在器物层面,多数洋务事业只是在东南沿海少数通商城市和地区实行,但“中体西用”论的提出,毕竟顺应了时代潮流,表现了中西之学会通融合、并行发展的近代特色。三、戊戌新文化1895年甲午战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战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理性反思自身文化,寻求变革之路,师法日本,走民主、科学之路,从而构成了近代文化自觉的起点。康有为是变法的巨子,在戊戌维新运动中,他借用中国传统的经学,提出变法、进化、民主等时代新义,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戊戌新文化的核心是学习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自由民权学说、进化理论和科学知识。学会和报刊的涌现、社会政治学说的译介、文艺革新运动的开展,显示了文化运动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戊戌维新思潮的激荡,以及维新人士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文化论争,展示了戊戌新文化运动的深度,说明了思想文化变革的艰巨性。这场文化运动,作为完整意义上的近代文化的开端,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积极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开启了国人追求民主与科学之风,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清末文化新政的预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声。四、清末十年的文化变局清末十年间,中国文化制度和文化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这既是当时政治、经济剧烈变动在文化领域的反映,也是清政府“新政”改革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化,应该把握以下四点。第一,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国人的文化心理发生了较大变化,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甚至出现了“崇洋”“媚洋”的心态。第二,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推行新式教育,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其积极意义不容低估。第三,西学的大规模引进,使中国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旧有的知识体系被打破,西方近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日益拓展,新的近代学科体系逐步建构。这是清末中西交流所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影响深远。第四,20世纪初,理性地审视不同文化的异同,并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体系,成为文化思想界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这一方面,国粹学派与欧化派的观点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为国人今后正确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五、五四新文化运动民国初年,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给中国社会注入了革新之风。但袁世凯上台后,社会乱象丛生,民族危机加重,新式知识分子对此颇为失望。在他们看来,中国急需一场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唤醒国民,以便让中国迅速融入现代世界。于是,他们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打孔家店”、教育改革、文学革命等一系列革新活动,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对旧伦理、旧道德和旧风俗的批判,为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自由”、“民主”和“科学”取代专制、愚昧和迷信,成为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各种西方思想学说纷至沓来,其中,马克思主义和实验主义,都因自身的特色赢得一批信仰者和追随者。与此同时,民族主义的高涨,给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自此之后,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不仅中西古今之争依旧继续,而且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较量也日趋激烈。持续不断的思想论争,为中国人探索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知识分子过于强调文化的历时眭,相对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一度给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不可否认,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打破了旧思想的束缚,确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观,加快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运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国民党逐渐摆脱国民革命时期的思想观念,通过在全社会宣传与推行三民主义,力图在意识形态方面确立自身的权威地位。在建设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国民党十分重视文化与教育的力量。在北伐尚未完全结束之际,即开始在教育系统进行体制改革。此后,通过加大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制定教育法规,使得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的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与之相伴,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现代学科体制,并建设了中央研究院等学术研究机构。新生活运动和本位文化建设运动的发生,也与国民政府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前者立足社会文化的改造,后者着眼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均不同程度地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左翼文化运动与社会史论战发端于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特定政治环境。左翼文化运动是抵抗国民政府文化统治政策的重要力量,它具有迥异于其他文艺形态的独特精神内质和强韧的生命力。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初期,大部分论战的参加者都怀有明确的政治意图,期望在论战中寻找革命的答案。但随着论战的深入,各社会派别政治见解的不同,慢慢演化为学术上的争呜,深刻影响了中国学术的发展。七、抗战时期的文化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文化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在战争波及的地区,教育机构和文化设施受到极大的破坏。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推行殖民文化,企图在心理上消灭中华民族。汉奸伪政权从民族失败主义立场出发,也千方百计地迎合侵略者,缪斌、汪精卫等炮制出一整套投降主义理论,幻想以放弃抵抗和与敌合作来实现“和平”。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为保持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国民政府及各界人士为中国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高校内迁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勇气和志气,保卫大武汉的热潮造就了大后方文化的蓬勃发展,文化人在重庆、昆明、桂林的聚集掀起了大后方文化的另一个高潮。与此同时,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也搞得红红火火。文化活动从来没有像在抗战时期这样贴近民众的生活,抗战文学艺术在各根据地广泛开展起来。八、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新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它既是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并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逐步完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形式上注重民族特l生,在内涵上强调民主、科学,在服务对象上突出人民大众,在文化选择问题上主张批判地继承中外进步文化,“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这都使得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核心目的是为了表明政治上的独立性。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从广义上说,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文化,为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崭新蓝图。为实现目标,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整风运动期问,通过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的批驳,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各根据地迅速传播开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到全国,成为指导新中国建立的思想文化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文化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大量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变迁的新作品涌现。通过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以及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得以确立,并日益巩固。伴随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从此,新民主主义文化过渡到了社会主义文化。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发展脉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