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零售业 > 中国零售商业发展趋势浅析
此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未经亚商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中国零售商业发展趋势暨武汉模式探讨上海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三部2001年8月机密¶行业基本数据¶国内商业企业现状¶外资商业企业的扩张¶国内商业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商业企业在入关后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商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武汉核心商业企业分析¶武汉模式的探讨报告内容商业企业对国内GDP的贡献率是8.3%,国外平均水平是15%。国有商业企业的个体规模较小,且比较散乱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国内200家1146.4亿元人民币2.9%美国20家3653亿美元14.2%从国内商业总体情况来看,形式不容乐观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亏损面在不断扩大1998年统计数据:238家大型零售企业总体利润率水平为26.09%,比1997年下降15.4%,其中71家发生亏损,亏损面扩大了17.4%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利润率普遍较低,且呈不断下降趋势1999年2000年毛利率12.9%12%2000年同期,国际上零售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是50%从国内商业总体情况来看,形式不容乐观非公商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分额迅速攀升非公商业的份额已从1990年的11.7%上升至2000年的5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全国共有206家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增长慢于全国零售业的平均增长,利润下降;1997年,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已开始大幅下滑;1998年,全国200余家大型零售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6%,60%的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2000年11月,第二届中国连锁业会议公布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排名,作为新兴业态中的佼佼者,联华超市一举取代上海一百跃居首位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已逐步成为零售业主力军销售收入排名零售企业名称业态1联华超市有限公司超市商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2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公司百货商店3家乐福(中国)有限公司大卖场4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百货商店5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超级市场6上海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百货商店7三联商社专业店8上海农工商超市公司大型综合超市9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大型综合超市10大连商场集团公司百货商店增长速度前5名零售企业名称1北京物美商场2江苏苏果3上海联华4上海农工商5北京京客隆资料来源:〈中国企业报〉,2000年12月进入50强排名的连锁企业已达17家,在国内零售市场中确立领导地位1998-1999年,超市公司增长率远远高于传统百货商店;在50强中,年增长率超过50%的有5家,全部是超市公司(如上表所示)1998-1999年,增长率为负数的有10家,其中9家是百货公司另据有关数据,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在1997-2000年间,年均销售额平均增长70%左右;2000年,连锁百强企业总的销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9%,比1999年提高了45%另据相关数据,1998年在销售额排名全国前93位的连锁企业中,年销售额增幅超过100%的企业有22家,其中股份公司14家,占63.7%;另一方面,在年销售额负增长的16家连锁企业中,传统国有独资企业13家,占82%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已逐步成为零售业主力军1995年,我国排名前50位的大型商场销售总额490亿元人民币,仅为同期沃尔玛集团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2000年,国内连锁龙头联华超市的销售总额已过百亿元人民币,而沃尔玛同期为1600亿美元,位列《财富》500强第二位据统计,北京市大中型商业企业的年资金流转率为1.7次;而同期,日本商业企业的年资金流转率为15-17次,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著名零售企业年资金流转率更是达到20-30次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零售企业差距明显商业类上市公司业绩基本情况表主营收入(万元)99年中期同比增长%主营利润(万元)99年中期同比增长%净利润(万元)99年中期同比增长%EPS99年中期同比增长%ROE99年中期同比增长%上海43229-5.165818-0.84812-77.010.025-79.740.99-78.44深圳22008-0.1840356.81014-22.830.1417.135.538.77合计65237-4.4450511.48710-59.890.0391-62.231.61-62.30商业类上市公司业绩远低于其他行业,且不断下滑¶行业基本数据¶国内商业企业现状¶外资商业企业的扩张¶国内商业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商业企业在入关后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商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武汉核心商业企业分析¶武汉模式的探讨报告内容依靠政府优惠与地段优势生存虽然整体上来看,中国零售企业形成了巨大的规模,但多数是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的零售企业长期束缚在计划体制下,国有零售企业大都机构臃肿,人员庞杂,历史包袱沉重商业企业管理比较落后,仍在采用直线职能制等组织管理方式企业经济效率低,经营萎缩,资金紧缺,缺乏有效投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市场营销能力差,缺乏市场上的明确定位,经营无特色国内商业零售企业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盲目兴建,如北京1998年前后新开业的就有60家,实际只需要20家;武商与中商的规模在20万平方米以上,超过了人逛商场的正常极限信息化管理落后,直接制约了连锁经营的发展。国内商业企业最大的问题:•机制、体制落后•有效资金投入不足•成本高、利润低、资本回报低导致:•规模无法扩大•业态改善无法实现•技术落后最终结果:资本无法有效增值综合分析国内商业零售企业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行业基本数据¶国内商业企业现状¶外资商业企业的扩张¶国内商业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商业企业在入关后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商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武汉核心商业企业分析¶武汉模式的探讨报告内容沃尔玛2000年底,沃尔玛在中国有8家门店;2001年又新开了8家门店家乐福在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共有26家门店;该公司表示如条件许可在上海再开4家门店麦德龙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在国内开设门店,将向大连、青岛、重庆等城市拓展八伯伴百货店在上海、无锡各有一家;大型超市有上海的东站店,食品超市在上海有25家,无锡有8家伊士丹在上海、北京、天津设立百货店西友在北京成立西友华联商厦,又在上海大肆扩展;根据计划将在全国开20家店外资商业企业在中国的扩张步伐近年来不断加快¶行业基本数据¶国内商业企业现状¶外资商业企业的扩张¶国内商业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商业企业在入关后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商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武汉核心商业企业分析¶武汉模式的探讨报告内容新型业态:大卖场、超市、shoppingmall等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在商业零售行业,尤其是连锁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大大地降低运营成本服务功能逐渐得到强化——服务至上加入WTO后面临严峻的挑战——强强联营成为求生的必然选择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走市场细分化道路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百货行业国内商业零售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而生存¶行业基本数据¶国内商业企业现状¶外资商业企业的扩张¶国内商业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商业企业在入关后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商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武汉核心商业企业分析¶武汉模式的探讨报告内容成本控制:资金成本:外企资金周转率远高于国内企业采购成本:外企由于有规模优势,在对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中比国内企业有优势运营成本:外企有一套较完善的内部成本控制制度管理成本营销能力外企数十年来积累了比较成熟的营销能力国内商业零售企业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挑战管理体制国内大型商业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控股企业,体制上缺乏创新,对市场应变能力较差人才外企有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能够有效地吸引培养,并留住优秀人才,而国内零售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服务外企已建立了一套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机制,而国内企业相对缺乏市场意识,没有完全转向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规模与国外商业巨无霸相比,国内商业企业缺乏相与之抗衡的规模国内商业零售企业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挑战¶行业基本数据¶国内商业企业现状¶外资商业企业的扩张¶国内商业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商业企业在入关后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商业发展模式¶武汉核心商业企业分析¶武汉模式的探讨报告内容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先进业态,著名商品品牌,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发展连锁经营形成内环线以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为支撑的,中环线发展量贩店、仓储式商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外环线培育大型批发市场,大型社会化配送中心的商业布局以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形式、人力资源配置和营销方式部分城市的商业发展模式之武汉篇(摘自武汉商委的新闻报道)各种零售业态超市、大连锁百货店、大型购物中心发展最为健全的城市上海连锁超市已经走出上海,向全国扩展上海的1182家市外商业网点中,连锁业占了9成目前,上海商业已真正确立了国内商业的领头羊地位,培植龙头企业部分城市的商业发展模式之上海篇调整国有资本结构,今后北京不再有国有商业独资企业国有资本从11个商业行业中全面退出老字号、新兴品牌企业中国有资本保留一定份额,但不超过30%国有资本可控股(主要是相对控股)业态清晰,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部分城市的商业发展模式之北京篇到目前为止,天津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优势资产进行扩张,培育大公司大集团通过公司改制,改善企业经营机制新兴商业业态蓬勃发展,超市、连锁店遍布;连锁店已发展到1000多家天津商业事实全方位开放,鼓励国内外商业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打造天津商业航母部分城市的商业发展模式之天津篇¶行业基本数据¶国内商业企业现状¶外资商业企业的扩张¶国内商业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商业企业在入关后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商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武汉核心商业企业分析¶武汉模式的探讨报告内容在国内百货零售业所处地位,以1999年数据为例:销售利润武商集团排第1位,中商排名第7位销售收入武商集团排第5位,中商排名第6位,汉商排名第32位毛利率武汉四家商业企业全部排名20名以外商业占武汉市GDP的16%以上,并且拥有武商、中商、汉商、中百等四家上市公司有规模优势,但不具备利润优势武汉商业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不具备明显优势六渡桥——全面退出百货业,转向生产IC卡汉商——新武汉展览馆中商——武汉华软软件,光谷与邮科院合作投资了一些项目中百——中联制药武商——转向旅游、休闲产业,投资5000万建设长江乐园项目,要建成中国迪斯尼武汉的核心商业企业产业多元化趋势明显¶行业基本数据¶国内商业企业现状¶外资商业企业的扩张¶国内商业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商业企业在入关后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商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武汉核心商业企业分析¶武汉模式的探讨报告内容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武汉商业经营的优势体现在百货经营。但劣势也同样明显:(1)四家百货企业在武汉相互竞争,无法形成资源合力。无法实现跨区域的扩张(2)国有机制,无法更为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为管理变革创造条件所以,百货业可以考虑的策略是:第一步:整合武汉百货行业资源第二步:与优势企业合作,引入资金、管理、机制。可以考虑相对控股第三步:实现在中部地域的扩张武汉的商业发展应需求做大做强的模式-百货零售武汉连锁零售行业的发展:武汉零售行业相对于百货经营优势不明显。且连锁业态的发展受以下因素制约:各地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上海、北京等集团已经在积累了在中国扩张的经验与管理能力,几乎占据了所有可发展连锁的地域连锁行业的资金投入大,主要集中在信息化系统、网点建设,且对于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投资回收期长所以,可以考虑的策略是:不以连锁作为武汉商业扩张的主要形式与优势企业以参股的形式合作,以市场换资金,以获得稳定回报为主要目标武汉的商业发展应需求做大做强的模式-连锁零售武汉商业发展的路径可归纳为:百货为主、连锁为辅、中部扩张;内部整合、外部引资、机制创新。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市场化的运做方式,形成股权的方式实现内部整合与外部合作。武汉国资武汉连锁集团武汉百货集团战略合作者
本文标题:中国零售商业发展趋势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