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中外造园艺术论文-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_-_副本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名称浅谈园林意境美的创造课程名称园林美学学生姓名邵彬学号1141003063系、专业城市建设系指导教师陈立军2014年6月1日I摘要中国美学中有一种西方美学未涉及的“意境”之说,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它首先是从诗与画的创作而来的。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山水诗、画影响,构图布局讲究诗情画意。造园不仅要有优美秀丽的自然山水风景构图,更要像吟诗作画一样,讲求有隽永的深刻立意,使诗、画、园三位一体融于一炉。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意境IIabstractThereisnorelatestoaWesternAestheticsconceptionChineseaestheticssaid,itisamajorfeatureofChinaculture,itisfirstofallfromthepoetryandpaintingcreationto.Chinaclassicalgardensbythelandscapepoetry,painting,payattentiontothelayoutofaqualitysuggestiveofpoetryorpaintingcomposition.Thegardenwillnotonlyhavebeautifulnaturallandscapecomposition,morelikethepoetryandpainting,emphasizestheprofoundconceptionismeaningful,thepoetry,painting,gardenthree-in-onemeltinafurnace.Keywords:Chineseclassicalgarden;artisticconceptionof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III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1意境...................................................12中国园林之意境..........................................22.1与天对话——意境之起源2.2与天对话——意境之起源2.3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意境之追求2.4园林欣赏中的意境美——意境之品悟3结语..................................................31中国古典园林是集建筑、山水、园艺、绘画、诗文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体,它摹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再现自然的景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1]。中国园林作为人类接触自然的场所,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师法自然,体现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基本指导思想可以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2]来概括,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中国古典园林的独到之处,就是结合中国文化,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炉,创造出令人神往的美的意境。1意境之说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哲学——文学——绘画——园林的过程。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一切艺术作品,包括园林艺术在内,都应当以有无意境或意境的深邃程度来确定其格调的高低,并以它作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的艺术标准[3]。何谓意境?历来众说纷纭。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4]这是说凭着人的智能,可以悟出佛家最高的境界。这里所谓境界,即后来所说意境。所谓意境,是由审美对象的表象在审美主体的心中所唤起的一种广阔自由的想象、情感、理性等心理因素的综合。意境是意与境、情与景、神与物互渗互融所构成的艺术整体。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变现无形,以物质变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变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实景与他所暗示的、象征的虚境荣为一体。意境被奉为评价园林审美的主要标志[5]。一切蕴含着“意”的物象或表象,都可称为“意向”(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具有审美品格的意象,称为“审美意向”。其依照“象”的不同状态,可分为“艺术形象”和“内心图”[3])。形象与情趣的契合,是情与景的统一,景生情,情生景;情中景,景中情;虚实相生,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意境的意蕴是深层的,它不停留于个别审美意象的局部、浅显、感性的层面,具有深邃的艺术底蕴;意境的意蕴是大容量的,突破有限进入无限,触发观赏者活跃的浮想联翩。“境无情不发,情无境不生”,意境要靠“悟”才能获取。中国人认为:从感情到语言符号再至体悟,对事物最微妙处的把握只能是超符号的心的体悟。这或许可以称为中国人对美的一种“潜美学”认识。意境的意蕴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就会引发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具有极为开阔、深远的领悟性。2中国园林之意境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由来已久。中国园林美学,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园林造就的是一种意境,一种生命要体现自己勃勃生机的意境,它使人赏心悦目并与自然相通,使自然升华为富有诗意的境界。在艺术家的苦心经营下,造园成为一种有品位、有格调的园林意境的艺术创造。2.1与天对话——意境之起源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传统。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加上宜农的自然环境,使得祖先对自然的崇拜带有浓厚的感恩色彩。这种对农业感恩性的泛自然崇拜,经过漫长的历史而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在哲学上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2“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怀有的强烈感情,反映着中国迎合大自然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注重天地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的显示作用,以及他们各自表现出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精神的启示,崇敬天就是崇敬大自然和它对生命的滋养;获取天地生机来追求自身的繁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万物生命同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生生不已[6]。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天地与人融为一体的美。“师法自然”的原则既体现在直接面对大自然的创造性生活劳动中,也体现在人们对社会关系的把握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中。中国园林作为一种同大自然关联的人为生活和游赏环境,是一种人工山水写意化的自然再现。园林环境注重天阳概念下的自然属性,以自由的方式造就建筑与山水花木动态交融的景观环境,体现生命勃发的自然之乐和人类之乐的多种含义,构成使人类精神合于自然的意境。与天对话,在自然秩序之外对自然生机的赞美和在社会礼教之外对乐的精神追求,构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深层含义和特有的园林文化传承基因。2.2自然山水意象——意境之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园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成为东方园林的代表,在园林艺术上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在园林意境中,山水意象是园林意境的强因子。园林意境的景观构成通常都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无论是在自然美、山水诗、山水画的欣赏中,还是在园林的审美中,山水意象都具有突出的意境内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7],从大自然的生机天趣中,获得高雅的美的享受,具有很突出的情感性内涵。透过有限的景观表象,去感受意象内蕴的无限的“道”,从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的哲理。山水意象的这种情感性的浓郁化和哲理性的深邃化,大大增强了它生成意境的潜能。而对意境的追求也使得自然审美意识达到直接从自然景物的观赏中获得“心怡神畅”的审美享受的高级阶段,这是对自然美自身审美价值的真正发现。与西方造园的“人化自然”的美学思想不同,中国造园的美学观念是自然的人格化。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注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将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强调因物喻志,托物寄兴,感物兴怀的比兴传统。庄子美学强调“天和”。老庄学说注重个体人格独立,追求“忘物我、同天一、超利害、无思虑”的境界,远远超越了儒家审美所强调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升华到物我两忘、主客同体的高度,从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中求得超越的精神自由境界[8]。庄子提出的“天地有大美”,充分肯定和极力赞颂大自然的壮美,把自然美的欣赏提升到至乐、天乐的审美境界。“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两千年来士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师法自然”不单是在园林的形式上模仿自然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田园式的自然生活成为避世人士追求的隐逸生活方式。这种田园生活中的山水意象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心理调节价值,经过岁月的积淀,渐渐地转化:从原先特定的,与避世归隐相联系的独特价值,转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趣味,高洁的潇洒心态的普遍性价值,使得园林的山水意象高雅化了。欣赏山水花木成了归隐生活的心理调节过程;逸居乐道,寄情山水成了傲王侯,轻功名,超越政治权势的高尚道德表现;林泉之乐,竹石之好成了情趣盎然的高雅的美的享受。“士”在审视大自然中领悟自然之道,以达到超越社会制约、返朴归真的自由完美人生[9]。在园林艺术中再现虚幻的仙境,并非仅是指某种确定的景观形貌的追求,而是在满3足人们对捕捉和陶醉幻梦的心理要求。模拟幻觉中的仙境,求得耳目间的愉悦,注重意境本身的高妙,并以此展示园主神仙般的飘逸风度及身在俗中、心在俗外的构思。琼楼玉宇、灵池瑶台,它虽然缘于自然对象的摹写,但也无疑渗透了古人对人生世俗图景的种种构想,或虚妄、或清幽、或俗艳,从客观上起到深化造园手法的作用,大大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力。2.3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意境之追求中国园林的意境是同中国文化和艺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有人称中国园林为“文人园”,是一门饶有书卷气的艺术。中国传统文人造园,重视神似与韵味,将其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长,展现一种朦胧、含蓄的美。造园艺术已远远超越赏心悦目的层次,极力追求诗情画意一般的艺术境界[10]。意境首先就是中国古典诗画的美学范畴。诗画的指引既为园林的意境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蕴,又便于人们更深刻地领悟园林的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园林内的匾额、楹联、诗文、碑刻不仅是一种能烘托园景主体,形成古朴、典雅气氛的装饰;同时又作为一种文学运用于意境鉴赏指引,记述典故、命名点题、抒情喻志,对园林景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留园“长留天地间”,怡园“可自怡斋”,既传达出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又吐露出作者的心声和造园的匠意。黑格尔认为建筑艺术是物质性最强的艺术,诗(文学)是精神性最强的艺术。因此,建筑与文学的结合,实质上意味着在物质性最强的建筑艺术中,掺和了精神性最强的艺术要素。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意境中升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人生观。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再由无限而归之于有限,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2.4园林欣赏中的意境美——意境之品悟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美与诗画的意境美相关,主要是指情景交融产生的审美感受,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经验[11]。景有尽而意无穷。优秀的园林风景洵美,有文化,有历史,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需要游赏者本身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生活体验,去细细品味和理解其中的无穷意境。从这一点上说,园林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创造的。作为造园者,文人士大夫将自己的苦乐悲欢种种情感、志向、意趣投射在造园景物的塑造中,潜埋在景观的间架中,在创作时他得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在观赏时他又重温了这种满足所带来的愉悦。作为游赏者,由于园林艺
本文标题:中外造园艺术论文-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_-_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