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最早成书在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比《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早七个世纪。全诗共三千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基本内容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时即具雏形。是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思想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力高超。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歌颂了巴比伦人民同自然灾难和社会暴力进行斗争的英雄事迹。1872年被发现后出现多种译本,中文译本转译自日文和英文版本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的大石柱上。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全文二百八十二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均作了规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所发现的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和奴隶主专政的实质。法国考古队于1901年在伊朗的苏撒发现了它。现存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进攻巴勒斯坦,并占领了犹太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曾将几万被俘的犹太人押送到巴比伦,大部分人被当作奴隶,少数人保留了人身自由。这些被俘的人,在犹太历史上称为“巴比伦之囚”。他们直至波斯帝国灭新巴比伦后,才陆续返回故地,在波斯人控制下,又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祭司贵族统治的神权国家犹太教犹太人信奉的宗教。该教奉雅赫维(基督教人读作耶和华)为“唯一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教义、教规由雅赫维通过摩四传授而来。主要经典称为《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后为基督教所继承,称为《圣经·旧约全书》。另有2—6世纪编纂的口传律法集《塔木德》。该教规定:男孩出生后第八日需受‘割礼”,星期六为安息日,凡教中视为不洁之物,不得取食或接触,产妇和麻疯病患者亦被视为不洁,应予回避,严禁拜偶像,禁止教徒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归化犹太教者必须受割礼。现有正统犹太教、改革犹太教、保守犹太教等派别。由于历史和思想渊源上的原因,天主教习惯上将犹太教称为“古教”。12世纪初,有少数犹太人来到中国开封,设立会堂,称其教为“天教”或“一赐乐业教荷马史诗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当时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整理加工而成的长篇叙事诗。共有两部:《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因作者的名字而被称作“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它既反映了原始社会解体时期部落之间的矛盾与战争,也表现了当时新兴奴隶主阶级的理想愿望。史诗的情节以特洛亚战争为背景,前一部是描写战争的巨著,后一部则记载了特洛亚将领奥德修斯战争后海上飘流、归家团圆的故事。为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史学名著。为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著。共八卷,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追述战争的起因;第二部分记述战争最初十年的历史;第三部分记述尼西阿斯和约和远征西西里的历史;第四部分叙述雅典海军在西西里及其全军覆灭的过程;第五部分记述战争的最后阶段。修昔底德是这次战争的目击者和参加者,在其流放期间又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故书中的记述真实可靠,结构严谨,我们今天见到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据说是古希腊史学家色诺芬对修昔底德的遗稿整理编辑而成。希腊化时代通常指地中海区域和近东自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或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至前30年罗马灭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特点是: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鼎足而立的马其顿、托勒密、塞琉西三王国称霸于东方,罗马势力则在西方悄悄兴起;前1世纪罗马霸权扩展到整个地中海区域。在此期间,希腊与其他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广泛交流,前人的成就得到发扬光大,尤其在科学方面。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内各地学者云集,为当时最富盛名的国际学府伊壁鸠鲁学派又称花园学派,欧洲古代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的重要哲学派别。公元4世纪末,唯物主义哲学家在雅典买下一座花园,创办学校,形成学派。他们补充和发挥了原子论哲学,并把原子论作为建立快乐主义伦理学的知识基础。浪柏沙可的梅特罗多洛被称为“伊壁鸠鲁第二”,但他早逝于老师,伊壁鸠鲁的继承人是赫尔马柯。这个学派大约流传到公元前后。伊壁鸠鲁主义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是斯多亚主义的对立面米兰敕令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位在米兰发布的敕令。311年后,君士坦丁依靠基督教会和蛮族军队的支持,先后击败了帝国西部的几个竞争者,于312年成为西部帝国唯一的奥古斯都,决心进一步利用基督教。313年,他与战败的东部皇帝李锡尼在米兰达成协议,结束对基督教的迫害。《米兰敕令》主要内容有,(一)正式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与其它宗教享有同等的权利;(二)没收的基督教堂和财产一律发还;(三)释放被捕的教士教徒;(四)免除教士的赋税徭役;(五)给主教以释奴权等。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是罗马帝国对基督教从实行宽容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转为扶植、利用的政策的标志东正教亦称“正教”。基督教中坚持最初七次世界主教会议所确立的信仰和惯例的一派。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基督教产生后不久,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大部分东派教会自称“正教”,意即保有正统教义的正宗教会。中世纪时,受拜占庭帝国的直接控制并为国教。18世纪后,东欧一些国家的正教教会陆续脱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直接统辖而宣布行政上的自主,但它们在名义上仍共同尊重君士坦丁堡牧首在正教众主教中的首席地位。主要分布于希腊、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苏联等国古兰经也称《可兰经》。伊斯兰教的经典。初为穆罕默德口述“启示”或“圣言”的记录,分散于其弟子的手中。共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余节。每一章节各有独立的意思,全书不成体系,一般按经文长短顺序排列。内容颇为零乱,强调安拉是唯一的神,鼓吹善恶因果报应,宣扬宿命论,提倡刚健的德行,主张教徒之间的宽容与平等,此外还针对社会中的各类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它不仅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也是早期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和法律的汇编阿维农之囚1309—1417年间在法王控制下的教皇,因这期间的教皇均住在阿维农城,故名。14世纪初,通过三级会议,法国王权加强,同时也加剧了国王与教皇的矛盾1303年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去世,在法国国王支持下,由法国人贝尔脱朗·特哥继任教皇,称克里门五世后因罗马贵族的反对,教皇被迫1309年由罗马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城,以后历任教皇均成法王手中傀儡,史称“阿维农之囚”。后又在罗马贵族的要求下,在罗马另立教皇,于是1378年以后,出现阿维农和罗马两个教皇同时并存局面,1409年比萨会议又选出第三个教皇,暴露了教会内部深刻矛盾。至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才恢复罗马教皇的合法地位,结束教会的分裂局面教父哲学早期基督教思想家的理论学说。公元2—5世纪的一些基督教学者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使基督教的基本信条系统化、理论化,逐步形成完整的基督教教义,成为解释基督教信条的权威,被尊为“教会的父老”,称为教父,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教父哲学。较著名的教父有德尔图良、奥古斯丁。主要以哲学论证神、三位一体、创世、原罪、救赎、预定、天国等教义。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前身,为基督教神学和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著作成为基督教的经典文献,对以后的西方文化有重大影响十字军东征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对东地中海沿岸各国发动的侵略性远征。口号是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因东征军以红十字缀在衣上作标志,故名十字军。共进行8次东征,历时近200年(1096—1291年)。十字军东征是封建主、天主教会和大商人以维护宗教为名,扩张势力,掠夺财富,并缓和西欧的社会矛盾的侵略战争。十字军东侵,曾占领了许多地区,建立起几个王国,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十字军东侵,给地中海沿岸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激起当地人民强烈反抗,并使西欧人民遭到重大牺牲经院哲学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官方哲学。它是以哲学的形式论证基督教教义的思想工具。在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取缔了一切非宗教的意识形态,并使一切意识形态都为宗教服务。经院哲学的论证对象是教义,教义被认为是确定的真理,是上帝的启示,是不能怀疑的。经院哲学的任务只是以理性的形式为教义作各种证明和解释,编织一个“理性”的体系。这种超自然的对象和纯粹辩护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方法只能是一种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是一套烦琐的概念游戏和诡辩。经院哲学产生于9世纪,11世纪形成,13世纪发展到顶峰。14世纪以后经院哲学日益没落,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批判的对象卡诺莎事件107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悔罪求恕事件。1076年,教皇格里哥利七世开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教籍,解除臣民对他效忠的誓约,于是德国大封建主们便乘机起来反抗皇帝,并要挟亨利四世,如在一年零一天内不能恢复教籍就要另立皇帝。亨利被迫于1077年1月带着少数随从亲自到意大利北部卡诺莎城堡(教皇所在地)向教皇悔罪求恕。据说,教皇拒绝接见,亨利在城外顶风冒雪站了三天,才获准恢复教籍。此后,“卡诺莎事件”被视为王权向教权屈服的象征。此次事件使亨利争得喘息机会,其地位稳定后,于1084年进攻罗马,格里哥利七世被迫南逃,死于萨勒诺城。人文主义指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又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新文化中所具有的一种基本精神,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政治思潮和新文化运动,也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的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人文主义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15、16世纪遍及西欧各主要国家。人文主义者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人文主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潮,在当时起了进步的、革命的作用,为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客观主义史学——十九世纪史学思想的主流,称雄西方史坛百余年,由兰克学派倡导。主要倡导以“如实直书”为基础,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以史料批判为保证。形成“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其最大的“失”过分强调客观性的科学理性,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汤因比——(1889–1975年)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形态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传世之作《历史研究》影响巨大,提出了历史研究的单位,文明的数量,文明的可比性,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文明生长的尺度,文明衰落的原因,文明的解体等。并且对西方文明的前景进行了分析,献身于寻求摆脱西方社会困境的人生道路。时至今日虽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他在现代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是不可动摇。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共和时代制定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因传说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它的颁布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有关。平民要求编纂成文法典,以限制掌握司法权的贵族官员随意解释习惯法的专横行为。相传公元前451和前450年,罗马先后选出两个十人委员会,负责制订法典。前者制订了十个法表,后者补充了两个法表;但很多学者对第二个十人委员会及其续订法表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图里亚会议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刻有法律条文的铜表于公元前390(或前
本文标题:世界史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