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世界文化遗产课程作业
‘我’眼中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防御思想与中华民族特性的关联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文化景观四类。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力组织,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与保护工作。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长城于1987年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初的长城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诸侯国用于抵御其他的诸侯的屏障。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匈奴及其他民族的的侵略。在明代时期用于抵御关外民族入侵关内扰乱人民的生活,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更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智慧结晶。长城修建的目的在于防御外敌的入侵,确保本国疆土的完整以及保护人民生活的安定。自战国中期以来,草原上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匈奴、林胡、娄烦等少数游牧民族,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至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用于防御这些民族的入侵。在秦实现大一统时,更是加强秦长城的修建,用于抵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为巩固秦的大一统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过秦论》中提到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足以见证长城在防御外敌入侵而发挥的巨大作用。自秦以后直至明朝等各代都规模不等地新筑和增筑过长城。特别是明代,为了防止蒙古族崛起和东方女贞族人的入侵,朝廷采取高筑墙方针,对长城进行了18次大规模修筑,延续时间长达200余年,将历代土石城墙都改为条石城砖垒砌,工程艰巨浩大。到清代康熙帝决定采用怀柔政策,决心罢修长城。从此长城成为历史的遗迹。长城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为了巩固国家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自秦始皇以后,凡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以此体现出长城在历朝历代中扮演着防御,保家卫国,确保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重要角色。同时这也正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特性。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洗礼之后,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安于守己、乐于安稳的民族性格。是有诸多的因素造成的,一是我们所出的地理环境,东部是中国海;西部是西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除了冒险家几乎无人能通过;南面也是中国海,在西南边陲绵延着喜马拉雅山脉和稠密的缅甸丛林;在北面是蒙古沙漠,居住着文化程度比中国人低的游牧部落。二是我们是农耕的文明区,百姓及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三是我们传统思想所教导百姓的老子、孔子、墨子等里面所包含的守道安分的思想。这些因素足以形成中华民族固有的特性,不然他们若有欧洲那种狂野的侵略性的思想,他们大可发兵去消灭或者吞并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然而在经历几千年的思想洗礼以及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的特性使得这个民族安定好客,不会随意侵略其他民族,这也正如毛主席曾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思想长河中,安定、保家卫国、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等无不彰显在民族的特性中。而长城作为屏障,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为巩固疆土,提供安定的人民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我认为正是拥有这样的思想特性才决定了长城的修建。长城不仅用来军事防御,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的形成凝结了华夏儿女的心血和汗水,是古代人民的勤劳象征,值得我们缅怀、敬仰。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生命线。这条生命线一旦遭受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因此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应不分种族不分地域,各国人民均应尽力保护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
本文标题:世界文化遗产课程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1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