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20130728
1/56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以及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概念、理论、实验手段和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和技术领域。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学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基础课程,是中学阶段自然科学学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中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物理学中基本的现象与过程、概念与规律、思想与方法为学习内容,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辨等物理探究过程,为中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实践体验和交流合作等学习经历。中学物理课程让学生获得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及其研究方法的好奇心与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培养学生求真求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对物理学和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形成尊重自然规律、乐于思考探索的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公民。二、课程理念中学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体现为: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夯实学生终身发展基础中学物理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学生以中学物理课程为平台,通过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体验并感悟蕴含于其中的物理学思想方法、实践技能、历史沿革和价值取向,为其在今后全球化、高科技背景下的终身发展夯实必要的科学基础。2、体现物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凸显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2/56中学物理课程着力体现物理学科与技术、社会的广泛联系,兼顾学科间的渗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科学观。3、增强学习内容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中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要求具有层次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志向对课程的拓展型部分和探究型部分进行自主选择,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满足个性化的发展需求。4、创设科学探究机会,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中学物理课程创设适量的科学探究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体验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养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长于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5、注重科学训练与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学物理课程要建立具有基础性、可行性、多元性、激励性、发展性的训练和评价体系。学生藉此强化物理学科基础,认识自身特点和潜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6、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学物理课程的实施必须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平台。学生应合理、充分地运用计算机模拟软件、网络资源和数字化物理实验设备等,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信息化环境的要求。三、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初中高中1、知识与技能1.1知道初中模块中的物理现象和事实,理解重要概念和规律,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分析简单物理现象,解决简单物理问题。1.2有目的地观察物理现象,会记录观察结果;会根据实验目的、步骤,正确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对有设计要求的实验,会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1.3知道初中模块中物理学史实,1.1知道高中模块中的物理现象和概念,理解重要概念和规律,运用相关物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与问题,并能围绕重点知识,综合其他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1.2会根据实验目的,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任务,分析和改进实验,会推断、排除实验过程中的简单故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1.3知道高中模块中物理学发展历程,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在生活、技术、3/56知道相关物理知识在生活、技术、社会等方面的应用。社会等方面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2.1注意和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能对给定的物理对象进行分类、比较,认识其基本特征。在探究活动中,感受猜想、等效替代、类比等方法,能正确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2.2能对给定的探究任务表达自己的见解,实施探究方案;能初步运用简单实验手段和科学方法获得证据,得出初步的结论。2.3能从指定的渠道获取信息,并对所获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2.4能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倾听、记录;能大胆表达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并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2.1在解决相关物理问题过程中,能使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方法;能运用控制变量、等效替代、建模等物理方法;能正确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2.2能提出合适的探究问题,能作出假设,制定探究方案,搜集事实和证据,实施探究计划,能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探究方案,较完整表达探究结果。2.3能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搜集、选择、加工、应用与物理相关的信息。2.4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倾听、书写等活动;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乐于与他人开展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领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等科学观点;感悟物理学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3.2懂得物理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对科学的亲近感,具有区分科学与愚昧的意识。3.3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3.1领悟物质结构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形成对物质、运动和能量较为完整、深入的认识,树立辩证唯物观点;领悟物理学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3.2感悟质疑、求真、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懂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关注环境问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3养成乐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4/56四、内容框架初中物理总体内容结构(讨论稿20130728)说明:1、初中模块总课时数为136课时,其中基础型课程110课时,拓展型课程10课时,其余为机动课时。2、基础型课程设计课时数:110课时;拓展型课程设计课时数:32课时(选上10课时)。3、有“*”标记的为拓展型课程学习的内容。模块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学习内容课时数学习水平物质10+81.物质属性(7)密度质量1A学生实验:练习用天平测质量1B学生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B密度及其应用3C学生实验:测定物质的密度1C2.物质结构(3+2)微观结构分子原子1A分子动理论初步1A宇宙太阳系1A*银河系1A*河外星系1A3.*物质形态(0+6)*物态*固态*液态*气态1A*物态变化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1B*熔化*凝固1B*汽化*液化2B*升华*凝华1A机械运动40+124.直线运动(4+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路程时间1A*平均速度2B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1A路程—时间图像速度2B5.周期运动(5)声波声波的发生1A声波的传播1A乐音的特征2A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A6.力和物体的平衡(16+3)力力力的示意图1A学生实验: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力1B重力2B摩擦力1A5/56模块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学习内容课时数学习水平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B力的平衡学生实验:用DIS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B二力平衡的条件2C简单机械杠杆1B学生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1B杠杆平衡的条件2B滑轮1B*滑轮组1B*轮轴*斜面1B*机械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1A机械运动40+127.运动和力(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B惯性1B8.压强(13+7)压力和压强压力1B压强3C液体压强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B液体内部的压强1B连通器1A*帕斯卡定律1A*液压传动1A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及其利用2A*虹吸现象1B学生实验:*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B*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B浮力浮力及其产生1A阿基米德原理2B学生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B*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2B电磁运动33+59.光的传播(11+3)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2B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B平面镜成像1B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2A透镜1A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B6/56模块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学习内容课时数学习水平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1B光的色散现象1A*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1B*凸透镜成像作图法1B*凸透镜成像公式1B10.简单电路(17)电流和电压电流电流表1B电压电压表1B学生实验:练习用电流表测电流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1B学生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B欧姆定律3C电阻滑动变阻器2B学生实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1B学生实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1C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3B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3B11.电磁现象(5+2)磁场磁感线2A电流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2B电磁现象的应用无线电波及无线电通信1A*电磁铁*电磁继电器2B能量27+712.机械能(7+3)机械功功2B功率2B*功的原理1B*机械效率1B学生实验:*斜面机械效率的测定1B动能和势能动能1A势能1A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1A13.内能(11+2)热量和比热容温度温标2B热量1B比热容2B学生实验:*测定物质的比热容1B*燃料的热值1B内能的改变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2A热机2A能量守恒和能源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1A能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A7/56模块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学习内容课时数学习水平14.电能(9+2)电功和电功率电功电能表2B电功率3C学生实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2C电能的利用电能的获得与输送2A*焦耳定律2B8/56高中物理基础型课程内容结构(讨论稿20130728)说明:高中模块基础型课程总课时数为118课时。模块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学习内容课时数学习水平物质161、物质结构9微观结构5分子阿伏伽德罗数1A分子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A学生实验: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1B原子的核式结构1A物质的放射性0.5A原子核的组成1.5A宇宙4万有引力定律2B宇宙的基本结构1A天体的演化1A2、物质形态7气体7气体的状态参量1A热力学温标0.5A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1.5B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2B气体的等体积变化查理定律2B机械运动383、直线运动10运动的描述5质点物理模型0.5B路程位移0.5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1B学生实验:用DIS测定位移和速度1B加速度1B学生实验:用DIS测定加速度1B匀加速直线运动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C学习包:自由落体运动3B4、周期运动11圆周运动4匀速圆周运动2B线速度角速度周期2B振动和波7机械振动1A振幅周期频率1B机械波的形成1A横波横波图像2B波速和波长、频率的关系2B5、力和力的平衡9力7力的图示1B形变弹力1A学生实验:研究共点力的合成1B互成角度两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2B9/56力的分解2B力的平衡2共点力的平衡2B6、运动和力8牛顿运动定律6牛顿第一定律1B学生实验: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2C牛顿第二定律1.5C国际单位制(力学)0.5A牛顿第三定律1B经典力学发展2经典力学的局限性1A牛顿、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1A电磁运动347、电路13稳恒电路5简单的串联、并联组合电路2C多用表的使用1B学生实验:用多用表测电阻、电流强度和电压2B逻辑电路8简单的逻辑电路2A简单的模块式电路1A学生实验:组装简单的模块式电路1B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简介1B学习包:自动控制与模块机器人3A8、电磁现象21电场7电荷量基元电荷2A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场2B电场强度电场线2B静电的利用和防范1A磁场6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1A左手定则2B磁感应强度磁通量1B学生实验: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1B直流电动机1A电磁感应8电磁感应现象1A学生实验: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B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B右手定则2B学习包:电磁场与电磁波3A能量309、机械能14功和机械能8功功率3B动能2B重力势能2B10/56弹性势能1A功能关系6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2A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机
本文标题:中学物理课程标准2013072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1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