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东北电力大学专业介绍
东北电力大学专业介绍博士研究生专业介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一、专业概况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现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的模式招收博士研究生。本专业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其中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26人。学校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既为电力工业服务、又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宗旨,注意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和“一实两创”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多年来我校培养的学生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二、专业特色本专业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及多层次,多学科的办学形式。是原电力部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是吉林省唯一的具有硕士授予权和博士培养能力的专业学科。学科师资队伍业务素质高、学缘结构合理,始终坚持依托电力,服务电力,为电力行业和科研机构等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三、培养目标培养在电力系统领域中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能作出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在学术上具有很高造诣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及相应的研究手段,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四、主要课程主要课程:现代电气工程的电磁基础、动态电力系统理论与方法、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等。五、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面向电力系统各企事业单位,如电力科研院所、设计研究院、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及与电力产品研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热能工程一、专业概况热能工程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热能工程学科创建于1958年,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已招收培养了30届硕士研究生,从1991年开始,与国内几所重点大学成功地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已有多人毕业并获博士学位。经教育部教研[2003]3号文件批准,我校从2005年开始以“合作培养、招生计划单列”的方式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我校独立完成生源组织、命题考试和录取等工作。1997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5名博士生导师可以招收热能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二、专业特色本专业已经形成多个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稳定研究方向,主要有:高效、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多相流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锅炉水循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超临界锅炉水动力特性;传热的控制与强化;能源经济与先进能量系统;换热设备污垢预测与监测。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热能工程方面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应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本学科所属各研究方向的进展情况、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前沿,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及测试技术解决本学科中的理论与工程问题;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在本学科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有创新或获得重要成果;毕业后能胜任教学、科研、设计和技术管理以及其他工程技术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四、主要课程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现代数学基础与方法;高等数值分析;高等热学理论;粘性流体力学;多相流体动力学及数值计算;传热学进展;多相流动新理论与新方法;燃烧理论与技术专论;热现象中的非线性问题;热传导理论;湍流燃烧;换热设备污垢预测与监测。五、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力系统、能源动力、冶金、化工等相关领域内的科研院所、设计院、国家机关和高等院校等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相关专业领域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一、专业概况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学科,2003年批准为工程硕士授权点专业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原电力工业部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是吉林省唯一的具有硕士授予权和博士培养能力的专业学科。目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华北电力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该学科已经形成了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的学科师资队伍。科研水平是研究生教育办学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具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科研工作提供平台,每年,本专业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若干项,并且项目成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有一定的比重。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国际发展动向,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先后与日、美、英、韩、俄等国家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均派研究生去日本山形大学、东京农工大学等国外大学留学深造。二、专业特色我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其特点是始终坚持为电力企业培养人才服务,努力开拓多渠道,多层次,多学科的办学形式,满足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技术的需求。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掌握电力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跟踪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了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方向。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技术问题,并具备独立担负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四、主要课程主要课程包括:高等电力系统分析、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能量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故障计算与继电保护整定、电力系统过电压数值计算、专家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继电保护新理论等。五、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电力系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如:发电厂、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研究院、电力专业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调度、设计、教学、科研、企业管理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1981年开始挂靠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招收研究生,从2002年开始独立招生。培养掌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及发展动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能力的研究生。毕业研究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实验手段,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可在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研究、教学及工程技术工作。二、专业特色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电力系统过电压、电力设备绝缘状态检测与诊断、高电压与绝缘测试技术和电力设备绝缘结构与绝缘配合。在此基础上,本专业形成了以下稳定的研究方向:电力系统防雷技术、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电气设备绝缘监测与故障诊断以及合成绝缘材料技术方向,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及发展动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能力的研究生。主要思路是:继续加强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的指导教学作用,保持本学科在电气类专业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同信息学科和材料学科的融合,用高新技术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加强本学科在其它领域中应用的研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电力行业的需要,重点培养电力系统、电工制造等领域中从事高电压、强电流技术、绝缘技术、放电应用技术、过电压防护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四、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和高等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电网络理论、电力系统过电压数值计算、雷电物理、能量管理系统和电能质量概述等电气类专业课程。五、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电力系统科研、生产、运行、试验、设计、管理、教育以及其他行业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专门技术岗位工作。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一、专业概况本专业学科于2000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1年、2006年两度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多年来,根据学科发展和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确立了灵活输电控制、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控制、可再生能源发电控制、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等4个主要学科发展方向,主要研究柔性交流输电控制、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与节能控制、风力发电运行控制、电能质量监测与高效利用控制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等问题。二、专业特色近五年,本学科在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在线检测与节能控制、风力发电控制、电能直流分析与控制等应用研究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诸如“大型变压器铁芯及夹件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配电台区运行监测与综合分析系统”、“变电站高压开关机构箱温度在线监控系统”、“风电机组联网运行多尺度仿真技术”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为电力科技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及发展动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及撰写科研论文。四、主要课程高等电力系统分析、交流电机分析、现代控制理论、FACTS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仿真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电能质量概论等五、就业方向在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从事研究、教学或工程技术等工作,如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电力科研院所、电力设备产品研发公司、高校电气工程学院等。电机与电器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00年开始挂靠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招收研究生,从2003年开始独立招生。培养掌握电机与电器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及发展动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能力的研究生。毕业研究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实验手段,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二、专业特色电机与电器学科主要研究电机、电器及其他电磁装置的理论、设计及控制规律,为电力系统、电机及电器的生产部门服务。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电机理论及其控制,特种电机及其控制,智能电器,电机电器装置的电磁场分析与优化设计,电机调速理论与技术,大型电机的理论、运行、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等。三、培养目标具有电机、电器及其控制方面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全面深入了解本学科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及学术前沿,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解决工程中技术课题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四、主要课程电机的检测技术,现代电机理论与设计,交流电机动态分析,电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机电磁场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交流电机的调速理论,特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大型电机的理论及运行,电机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智能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等。五、就业方向可以在电力企业、电机与电器设计部门、电机与电器的生产部门、高等院校、电力科研机构从事设计、管理、研究、教学等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一、专业概况“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主要研究电网络、电磁场、电工新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其新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与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相结合,形成如现代信号与网络处理技术及应用、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电磁污染与电磁兼容等多种新技术综合应用、独具特色的学科。本学科是电气工程的基础学科,又可称为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生长点,对电气工
本文标题:东北电力大学专业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3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