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东北经济和环境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东北经济和环境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导语日前,全国31个省份2015年前三季度GDP数据已全部出炉。前三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增速分别为2.7%、6.3%、5.5%,仍列全国后五,辽宁垫底。GDP增速排名垫底+重度雾霾来袭,东北经济到底怎么了?东北经济告急GDP增速垫底宛若东北的天气,东北的经济普遍遇冷,冷的程度比其他地区重,冷的时间也比其他地区长。前三季度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数据近日全部公布。从GDP增速来看,24个省(市、自治区)增速均超全国增速6.9%,重庆、贵州GDP增速亮眼,均超10%。东北三省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依然靠后。其中,辽宁以2.7%的增速垫底,黑龙江前三季度GDP增速为5.5%,排名倒数第三;吉林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3%,排名倒数第四。东北经济遇冷的趋势短时间内来看似乎还没有得到逆转,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GDP增速分别为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其中辽宁增速为近22年来最低,全国倒数第三。东北雾霾景观:空中飘来五个字“东北饺子王”。环境压力:入冬以来,东北大霾“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这句歌词前不久被网友套用:沈阳一片雾霾的天空“飘”来五个字,东方饺子王——盖因雾霾中建筑轮廓几不可见,只有招牌灯光显眼,一时间引发舆论和朋友圈热议。今年11月初以来,受污染排放量大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持续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11月9日,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南部、吉林大部和辽宁大部的大范围灰霾,其面积约为26万平方公里。环保部督查组在东北三省的督查中,发现了大量环境违法行为,包括齐齐哈尔市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葫芦岛市国电润泽热电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或旗下公司因超标排放被环保部点名。重霾警示,不可不予以重视。自2003年开始的十年东北振兴,并未实质“撬动”东北这个庞然大物蜕变前行。进入常态的东北,面临的仍然是那个旧制度。不同的是,这套旧制度积累的欠账更多了,一座座资源型城市、一个个国企“老大”,等待着国家的拯救。去年开始,新一轮的东北振兴已经开始,而在新一轮体制改革的使命之下,打破这套旧制度,东北已经别无他路。分析认为,低迷的工业生产是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的最主要原因。问题处在哪?年初,《经济学人》杂志以一篇题为《东北经济再度告急》(TheNorth-east:Backinthecold)的文章描绘了东北经济现状。经济学人指出,对于东北三省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现在的经济下滑,究竟是东三省从重工业基地向当代制造业中心和东北亚贸易中心发展转型过程中的阵痛,还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继承过来的使其长期受困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性衰退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看,老工业基地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原材料工业基地,如鞍山、大庆等;二是单一资源型基地,如阜新、鸡西等;三是装备制造业基地,如齐齐哈尔等;四是综合性老工业基地,如沈阳、哈尔滨等。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代表的经济落后地区往往面临人员思想观念陈旧,技术设备落后以及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资源枯竭的诅咒也如剑高悬。经过长期的高强度粗放式开发,资源储量逐步减少,大量资源型城市由盛转衰,加之地区经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东北的资源型城市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缓慢东北地区最早进入计划经济,却最晚退出计划经济。东北地区的国企块头大、地位重,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现在包袱也比较重。据资料显示,辽宁省国有经济占比超30%,吉林省超40%,黑龙江省超50%,都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东北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着“国有经济占比过高”的问题,而恰好,国企低效也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我国重化工业增速的下行,石油产量的放缓,煤炭价格的攀升,都对东北地区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三、结构问题长期积累的集中爆发虽经过10多年的振兴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但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黑龙江省来看,近两年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还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十多年来,工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其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为72.9%,最低为53.8%,增速最高为13.1%,最低为6.3%。其中,2013年回落到0.1%,2014年为负增长。近几年我国重化工业增速的下行,石油产量的放缓,煤炭价格的攀升,都对东北地区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四、人口、人才流失严重从人口经济学来看,一个地区的人口流失与经济下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还会相互作用,造成恶性循环。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北三省共流出人口400万人,除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五、领导干部发展经济动力的减弱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长春“督阵”东北经济发展时指出:为什么去年东北经济骤然出现如此低迷的状况,这里面的确有国际经济复苏低迷、国内深层次矛盾积累、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但东北三省要多从主观上寻找原因。我们理解,总理讲“主观上找原因”,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发展经济拼劲不够,应对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提高。对此,专家们提出了五大妙招解决东北困局。怎么办?1.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提出,可按照“做优、祛劣、提升中间”的分类思路推进:所谓“做优”,就是把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所谓“祛劣”,就是祛除劣质的企业,妥善处理“僵尸企业”。这些“僵尸企业”已经吞噬了并且继续吞噬着大量的宝贵资源,必须以壮士断腕的魄力予以切除;至于中间状态的企业,要提升素质和市场竞争力。2.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提出,吉林可向东通过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等港口实现借港出海,直达欧洲;向西经内蒙古,通过蒙古国东方省,打通对蒙通道,再联通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构建沟通俄、蒙、欧的陆海联运通道。黑龙江省可以对接俄远东开发建设,变对内发展的“末梢”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辽宁可借“大连—满洲里—欧洲”东部大通道,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3.把东北打造成世界级制造业聚集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认为,东北地区不能走向服务业转型的道路,制造业服务化也不符合东北的实际,而应当把制造业发展到新的高度,迎接“新硬件时代”。同时,东北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比较落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则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之一,还应当充分利用东北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而东北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资方向,即改造老企业,建设新企业。提高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中小企业,是重振东北中小企业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大中小企业的科技改造,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缓解国民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而且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5.治好“心病”,打消畏难情绪。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认为,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真正振兴,彻底摆脱东北地区的经济低迷,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先治好东北地区各类发展主体“心病”,打消畏难情绪,根除不作为或不想作为的心理,让东北地区的干部和企业家轻装上阵,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积极性。
本文标题:东北经济和环境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3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