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东海县马陵山中学初三历史总复习教学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知识梳理☆☆(1)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连接第1课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3)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1)吸取隋亡的教训,虚怀纳柬,任用贤人,敢于直言,前后上柬200余次,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第2课(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①经济上②政治上③法律上(3)唐朝“三省六部”的三省中替皇帝起草政令负责审核是政令执行机构。(4)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1)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发展了科举制度,并创立了,亲自面试考生。(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被誉为“”第3课(3)唐朝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1)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2)科举制度是通过的制度,强调以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第4课科目有。实行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3)唐朝物质生活丰富多彩,风靡全国,出行变的普遍而富有情趣。(1)唐太宗采用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的少数民族尊称其为“”(2)为密切汉藏关系,唐太宗把嫁给了吐蕃赞普,,带去许多工艺品、第5课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类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3)唐中宗时,出嫁吐蕃赞普,从此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1)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盛况空前,是日本政府派谴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的以及带回日本,对日本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2)“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给的悼念诗。第6课(3)唐玄宗时,高僧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还详细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4)唐太宗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研习佛法,后经弟子整理留下著名的一书,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5)唐朝都城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它的建筑布局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1)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第7课(2)唐初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在他的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3)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的设计者是著名工匠。(1)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的诗雄奇飘逸,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称“”。的诗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后人称他为“”,第8课称他的诗为“”。(2)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的和唐玄宗创作的很有名。(3)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其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为主。☆☆预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地有条街叫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2、现今国家各类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列皇帝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高宗3、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A.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管理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西游记》的故事取材于唐代高僧前往某地取经,你认为这位僧人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A.天竺B.新罗C.日本D.波斯6、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7、“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你认为鉴真是到什么地方“传法”的A朝鲜B日本C越南D天竺8、某导演拍摄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有以下几个场景你认为错误的是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D.郑和下西洋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体现劳动人民创造力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属于隋朝时期的是: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0、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二非选择题11、孙中山先生在其《五权宪法》中称“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请回答:(1)材料中所指的是中国的什么考试制度?(2)这一考试制度开始于哪一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什么?(3)与根据门第高低选拔官吏的制度相比,这一制度有何特点,有什么积极影响?(4)为什么明清以后,这一制度受到人们的猛烈抨击?何时被废除?12、西藏自古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藏独”分子企图要把西藏从我国分裂出去,让我们用自己的知识来驳斥“藏独分子”的卑劣行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尔。”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2)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这一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该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4)以上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13、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进步,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1)下列哪些资料能说明中日双方古代友好交往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材料二: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反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2)列举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因素。材料三:(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哪些主要信息?(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第1课:(1)581杨坚589(2)涿郡余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3)丝绸之路第2课:(1)唐太宗魏征(2)①推行赋役改革,减少百姓服役天数,可以交纳实物代替服役,人身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度③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制定《唐律疏议》(3)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4)《唐律疏议》第3课:(1)武则天殿试制度(2)开元盛世(3)曲辕犁和筒车第4课:(1)隋唐科举制度(2)分科考试选拔官吏才能明经和进士(3)饮茶习俗骑马第5课:(1)天可汗(2)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3)金城公主尺带珠丹第6课:(1)遣唐使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2)阿倍仲麻吕(3)鉴真(4)玄奘《大唐西域记》(5)长安第7课:(1)雕版印刷术《金刚经》(2)《丹经》唐朝末年(3)赵州桥隋朝李春第8课:(1)李白诗仙杜甫诗圣诗史(2)《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3)敦煌莫高窟预测试题选择题1【解析】C状元这个词来源于科举考试2【解析】D武则天时期开创了殿试制度。3【解析】A三省之间彼此之间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分工明确,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解析】D通过诗中开元判断出是太玄宗5【解析】A唐玄奘取经的地点是天竺即今天的印度6【解析】B《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玄奘到印度取经的见闻。7【解析】B唐朝时期我国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8【解析】D郑和下西洋是在明代9【解析】D都江堰市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的,长城是秦朝的。大运河与赵州桥都是随带的。10【解析】隋唐时期我国的基本特征是繁荣与开放非选择题11【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科举制的产生内容和特点(1)科举制度(2)隋朝时期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3)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选官范围,有利于人才选拔,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为读书人提供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提高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4)明清采取八股取士制度,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12【解析】本题以时事热点切入,以汉藏关系为支点进行考查。(1)吐蕃,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文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2)元朝。(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这些史实说明,自古以来汉藏关系密切、友好,也说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3【解析】本题以热点切入,考察中日关系的主干知识,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A.B.C(2)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列强的侵略等。(3)中日人民友好交往(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敬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知识梳理☆☆(1)年,建立宋朝,定都。(2)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第10课(3)年,族首领称大夏皇帝,定都。(4)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史称“”。(1)年,发生了“”之变,北宋灭亡。(2)同年,在南京称帝,定都,史称南宋。第11课(3)年,称帝,建立金政权。(4)1140年,岳飞率军取得了大捷。(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2)全国的经济重心从转移到。第12课(3)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4)宋代开采量居世界第一,产量相当于18世纪欧洲总和。(5)前期,地区出现了,这是世界上最早有纸币。(6)宋朝时,设置管理海外贸易。设供外商居住。(1)宋代统治者主要包括、、。第13课(2)宋代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是、、。(3)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1)年,完成蒙古统一大业被尊称为。(2)年,改国号为元。定都。第14课(3)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地方设。(4)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诏令司农司编写。(5)元朝把各族人分为等,以达到的目的。(1)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年。东传到和。第15课(2)时发明了指南针。时,经传入欧洲。(3)元朝时,从海南岛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主持编写的。第16课(2)的词风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3)两宋女词人是。辛弃疾代表作有。(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其代表作是。☆☆预测试题☆☆一、选择题1、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你认为我国经济重心难以的原因有哪些()①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②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③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④“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
本文标题:东海县马陵山中学初三历史总复习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3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