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建筑史--1--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一·建筑多样性与主流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比较突出的建筑特色建筑风格:1.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2.北方游牧民族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3.新疆维吾尔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4.清真寺采用穹窿顶5.黄河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的横穴做居室,称为窑洞6.东北与西南大森林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建筑7.全国大部分地区采用木构架承重建筑木构架建筑的优势(一)取材方便,易于加工(二)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墙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三)有较强的抗震性。经历过大地震的著名木构架建筑:1.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2.山西应县佛宫寺塔,而这都是辽代建筑(四)施工速度快(五)便于修缮,搬迁。山西永济县永乐宫是一座元代道观。木架建筑的缺陷(一)木材越来越稀少。《营造法式》规定节约木材的措施(二)木架建筑易遭火灾,白蚁的严重威胁,木材受潮后易于腐朽(三)无论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二.木构架的特色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此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到3~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是,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之上。多用于宫殿庙宇等较大建筑物。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少,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紧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寸不大是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唐宋以前,斗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犹如雕饰品,但结构作用仍未丧失。斗栱在宋代也称“铺作”,在清代称“斗科”或者“斗栱”,江南则称为“牌科”檐下斗栱因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有差异:柱头上的斗栱称为柱头铺作,两柱之间置于额枋上的斗栱称作补间铺作,角柱上的斗栱称作转角铺作中国建筑史--2--斗栱主要构件是:栱、斗、昂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实例主要见于唐宋殿宇的脊部用作叉手三.单体建筑的构成中国古代建筑平面以“间”为单位,“间”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单座建筑最常见的平面是由3、5、7、9等当属的间组成的长方形。四.建筑群的组合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北方住宅庭院开阔,为有充足的阳光,南方庭院狭小,称为“天井”五.建筑与环境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流派----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建设者都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一)善择基址(二)因地制宜(三)整治环境(四)心理补偿六.建筑类型中国最早出现的建筑是先民们为了谋求基本生存空间而构筑的穴居和巢居。其后产生了供集体活动使用的大房子,进而又有了为氏族祭祀而设立的祭坛和神庙。后来发展成形的建筑类型(一)居住建筑(二)政权建筑及附属设施(三)礼制建筑(四)宗教建筑(五)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六)教育、文化、娱乐建筑(七)园林与风景建筑(八)市政建筑(九)标志建筑(十)防御建筑七.工官制度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称为“司空”。汉代以后,司空成了一个不做实际工作的高位空衔,代之的是“将作”,秦至西汉,此职位称为“将作少府”东汉以后改成“将作大匠”,唐宋称“将作监”,大匠和监的副手称少匠和少监。隋代开始在中央政府设立“工部”,明清两朝不设将作监,而在工部设营缮司,清康熙以后,在内务府另设“内工部”后改称营造司。历史上的工官隋代宇文恺。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宋代李诫。编修了《营造法式》明代蒯祥(工部侍郎)、徐杲(gao)(工部尚书)中国建筑史--3--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原始社会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基本居住和公共活动的要求。奴隶社会,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经初步形成,前期在技术和艺术仍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出现了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封建社会形成了成熟、独特的体系。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我国已知最早人类居住地方是天然的岩洞。氏族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来的木骨泥墙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了我国已知最早采用的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母系)和龙山文化(父系)。山西临潼姜寨发现仰韶文化已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也是仰韶文化代表。仰韶末期,出现柱子排列整齐,木构架和外墙分工明确的建筑实例。龙山文化住房遗址有了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在仰韶时期中已经有了在室内地面和墙上采用白灰抹面,但普遍采用是在龙山时期。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土坯砖。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原始祭坛和神庙:浙江余杭县的两座祭坛遗址分别位于瑶山和汇观山,都是用土筑成的长方形方坛。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境内。神庙室内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城市也逐步形成。龙山文化时期,在聚落外围构筑土城墙的现象比较普遍,把挖壕沟和筑城墙结合起来。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在这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和中小型建筑数十座。其中一号宫殿规模最大。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商朝统治中心以河南中部黄河两岸为中心,东至大海,西至陕西,南抵安徽、湖北、北达河北。出现了文字。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另外一座早商城址,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商灭夏之后所建的都城----,主殿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照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是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和后室之间用廊子连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中国建筑史--4--周有廊环绕。屋顶已采用瓦。这组建筑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湖北蕲春西周木构架建筑遗址散布在五千平米的范围内,建筑密度相当高。这说明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对照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可以看到其渊源关系。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制瓦技术是从陶器制作发展而来的。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建筑遗址中,发现的瓦比较少,可能只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西周中晚期,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有的屋顶已经全部铺瓦。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两处遗址中发现了铺地方砖。凤雏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了在夯土墙上用三合土(白灰+砂+黄泥)抹面。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日益提高。奴隶社会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此时期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就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凤翔秦雍城遗址中,出现了36cmX16cmX6cm的砖以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两者均为青灰色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的华丽,建筑装饰与色彩也更为发展。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作防卫,可以说是秦陵的一种特色。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战国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的高潮。战国时期高台建筑仍然很盛行。铁制工具的应用,使木构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商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当时的制砖水平已经很高了。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史上著名的阿房宫、秦始皇陵(骊山陵),至今遗址犹存。秦都咸阳的布局是有独创性的,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长城起源于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攻占自卫。现在所留长城为明朝遗物。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有一个繁荣时期。它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构架建筑逐渐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1.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多层木构架建筑已经很普遍,木构架建筑的结构和施工技术有了巨大进步,但是还没有解决大空间建筑的技术问题。2.作为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栱,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当时斗栱形式很不统一,但是结构作用比较明显,为了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基础,用向外挑出的斗栱承托屋檐,使屋檐挑出足够的深度。3.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当时以悬山顶和庑殿顶为做普遍,歇山与囤顶也有所使用。4.在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汉代有了巨大进步。当时的拱顶有纵联砌法和并列砌法两种。到了东汉,纵联拱称为主流。战国时期,建筑物散水、柱础以及路面已经开始用加工平整的石板,但是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主要是在东汉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三国、晋、南北朝220~589年中国建筑史--5--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现存的栖霞山千佛寺就是南朝齐、梁时的王公贵族们施舍而造。北魏统治者建都平城是,开凿云冈石窟。迁都洛阳之后,开凿龙门石窟。北朝佛寺以洛阳的永宁寺为最大,中国的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到内地,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仍以塔为主要崇拜对象,置于佛寺中央,而已佛殿为辅,置于塔后。北魏洛阳有很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前堂给位大殿,后堂改为讲堂。佛塔到中国后缩小变为塔刹,和中国东汉已有的多层木结构阁楼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永宁寺塔是当时最宏伟的一座木塔。南北朝木塔虽然盛行一时,可是没有留存。除了木塔之外,还发现了石塔和砖塔。北魏时所建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密檐式塔,仅作礼拜对象。石窟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窟洞型佛寺。最早是在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后来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佛像都由皇室或者贵族、官僚出钱修建,窟外往往还有木建筑保护。从建筑功能布局来看,石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塔院型,以塔为石窟中心。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僧院型,主要供僧侣打坐修行之用。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自秦汉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发展。北方十六国时期增加了垂足而坐的高坐具,为宋以后废弃席坐创造了条件,,随之建筑内部增高。石刻方面较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581~12
本文标题:中建史复习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4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