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汉语讲义•芮道荣•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是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一、人类语言具有分离性•第二、人类语言系统具有开放性和组织性•第三、语言具有理智性•第四、语言具有可传授性1.口语与书面语口语特点:简短、直接,充分利用辅助手段表达信息,风格活泼。缺点是稍纵即逝,流传有限。书面语特点:周密、严谨,长句多,结构完整,无法利用辅助手段来表达信息。2.文学语言比书面语更丰富,表达力更强。•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1.民族共同语和方言•(1)什么是共同语?•(2)什么是民族共同语?•(3)什么是方言?•方言与民族共同语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互相影响,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先秦时期的雅言,如诸子文章;•两汉时期的通语,如汉代散文、诗歌;•唐宋元时期的白话,如唐诗、宋词、元曲;唐宋传奇、散文、元杂剧;•明清时期的官话,如明清的四大名著;•辛亥革命后称国语,如现代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叫普通话,如当代文章。•3、现代汉语方言的概况•方言的形成因素很多,如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也有语言本身的因素。•对方言的了解就是为了求同存异,便于交际,推动社会发展。•方言可分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代表话是北京话。•吴方言,代表话是上海话。•湘方言,代表话是长沙话。•赣方言,代表话是南昌话。•客家方言,代表话是梅县话。•闽方言,代表话是福州话。•粤方言。代表话是广东话。•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界限分明。•2)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比例大。•3)声调有区分意义的作用。•2.词汇方面:•(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2)词的结构有双音节化倾向。•(3)构词方式灵活多样,运用词根构成新词。•3、语法方面:•(1)与印欧语系相比较,汉语语法上的特点是词形变化极少。•(2)词、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都有主谓、动宾、偏正、联合、补充等基本语法结构关系。•(3)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它们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4)主谓结构可以作句子之外,还可以作谓语,可以作其他任何句法成分,这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特点。•(5)量词十分丰富,这是最具有汉语特色的一点。•(6)语气词较多。•(7)语序和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第二节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以消除存在的分歧。•二、规范化的内容:•1.规范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2.规范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3.规范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三、推广普通话。•思考题:•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2.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何地位和影响?•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4.为什么要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5.有人说不学“现代汉语”,文章照样写得通。谈谈你的认识。•6.与英语比较,试述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特点?•教学参考书目:•1.《汉语概说》,罗杰瑞,•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2.《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汉语言文化研究》,胡明扬,•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4.《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当前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吕冀平,戴昭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三章••文字•汉字主要参考资料:•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1年6月•2.何九盈:《汉字文化学》•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3.李敏生:《汉字哲学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4.周有光:《汉字和文化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5.高更生:《汉字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6.赵诚:《汉字与商代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7.刘志基:《汉字文化综述》•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8.詹绪左、朱良志:《汉字与中国文化》•陕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9.周淑敏:《快乐汉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月•10.萧启宏:《汉字通易经》•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1月•《从人字说起》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1月•《信仰字中求》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1月•11.唐汉:《汉字密码》•学林出版社2002年3月•12.黄宵雯:《思考汉字》•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13.《汉语汉字汉文化》,胡双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15.《汉字构形学讲座》,王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6.《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臧克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7.《解开汉字之谜》,安子介,•香港瑞祥公司出版1990年版•18.《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曹先擢、苏培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9.《汉字文化大观》,何九盈、胡双宝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字趣》,胡建锋,•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发明文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标志着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口耳功能•扩大到手眼功能•清代学者陈澧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东塾读书记》卷十一)•二、汉字的产生•⑴起源于结绳记事••《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庄子·胠箧篇》:“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⑵仓颉造字说仓颉四目这种传说古人深信不疑,有些还有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君守》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庻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例如,《说文解字·釆部》:“釆,辨别也,像兽指爪分别也。凡釆之属,皆从釆,读若辨。”番,释,审等字都有辨别、辨识之义。•⑶起源古代图腾和族徽•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曾提•出“文字的起源是图画”的主张。•“图腾”一词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源自北美阿尔贡金人奥季布瓦族方•言toteman,意为“他的亲族”或“他的氏•族”,相当于是整个部族的标记。•⑷起源于伏羲的八卦•阴阳八卦学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伏羲所创造的八卦说是我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老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八卦的名称顺序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种卦象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著名学者刘师培先生在《文学教科书》中说:“八卦为字之鼻祖,乾坤坎离之卦形,即天土水火之字形。”易卦符号具有表象功能,代表着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和一些抽象概念。⑸起源于刻符说••从文化遗址中,发现陶器上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刻划符号,这些就是•汉字的起源,或者说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孓遗。•⑹众人造字说•《荀子·解蔽篇》说:上古“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仓颉能名传后世,是因为他特别专心致志(壹矣)于造字的缘故。•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也持这种观点:文字在民间萌芽。•小结:•汉字是使用汉语的先民在物质生产、社会结构、原始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虽有多种说法,•但是汉族人共同的语言和共通的思维方式,•使汉字逐渐成为以象形符号为灵魂,•以直观表意的笔画和符号组合为基础,•以独体的文和合体形声的字为主体的形音义•三者有机集合的汉语的书写符号。•三、汉字的特点•文字的性质和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文字的性质是根本,而特点是由性质派生出来的。•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或者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和汉语基本适应。这是汉字富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二)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三)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这是汉字的超方言性。•(四)汉字记录汉语时不实行分词连写。•(五)汉字结构体是方块字,其构形的•意蕴十分丰富,汉字的笔画大多蕴含着•具体的内容。•(六)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七)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比较难。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不同的字体,比如•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二、现行汉字的字体•现行汉字经常运用的字体是楷书、•行书,在特殊场合也运用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现行汉字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三、汉字形体的演变(略)。第三节汉字的结构•所谓的汉字结构,就是构造汉字或分•析汉字形体的理据(即可解释性),包•括组成汉字的构件、构件功能以及功能•关系。•汉字结构理据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结构理据消失了,即构字功能无•法再与整字所记录词语的音义联系,不•再能说明为什么用这个形体来记录或表•示这个词语,如“鸡”、“监”;•有的结构理据重新分析了,•如“析”为形形合体,即甲骨文为斧头形和断开的树木形组合,变异为隶书;•有的结构理据隐含在系统之中了,•如“室寒”等字中的“宀”表示房屋;•“阳防除”等字中的“阝”,是“阜”,本义高土堆;•“郭都邦”等字中的“阝”,是“邑”本义城镇。•一、结构单位•1.笔画•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8种:•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又称“永”字八法。••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规定了5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又称“札”字法。••现行汉字笔画的组合有三种:•相离、相接、相交•2.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首是字书中各部件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部首是汉字检索中的一个概念。•••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构成合体字的部件就是偏旁。•注意区分偏旁与部首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合体字的部件和部件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五大类型:⑴左右组合--部件储晰撇⑵上下组合--热学整范器葬密⑶包围组合--厅庆句司超道闻风函画区医围困⑷框架组合--巫噩(5)“品字形”结构--品众磊森晶例如“爨”,本义是烧火做饭。这是由六个偏旁组成的会意字:同,像个蒸饭的甑zèng子;臼,像用双手端着;冖,像锅盖、灶门、房子;林,是两个木,这里指柴火;大,实际是“廾”,用双手推柴火;火,就是点火。•二、笔顺•1)先横后竖:十井•2)先撇后捺:人•3)从上到下:二合集•4)从左到右:韩顺则•5)从外到内:用同间•6)先外后内再封口:国田囝•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汉字结构的书写格式较多,不管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书写时都占一个方格。••这种特性要求注意汉字各个部件的形体•大小、宽窄、高低的不同比例,写得整齐、•匀称、美观。•三、造字法1.象形清代朱骏声认为有364字。汉代学者许慎《说文解字》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这是用描摹事物形状特征,随其轮廓宛转曲折地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由此产生的字就是象形字。•象形造字法有三个特点:••抓特征,如“牛羊竹雨电女母网••勾轮廓,如“门鼎马鹿鸟山车舟••出背景,如“眉瓜旦灭州引血果•2.指事•指事就是用抽象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之上加注提示性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由此产生的字就是指事字。••许慎《说文解字》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如“上下本末甘刃亦寸至闩永叵乒乓片爿厶卜出”等。•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认为《说文解字》中指事字有125个字。•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
本文标题:东西文字与词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4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