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中文系课程以杨澜访谈录为例论文浅析谈话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浅析谈话类节目的主持艺术——以杨澜访谈录为例邵阳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2009级谭璐【摘要】自90年代以来,多种多样的电视节目在我国蓬勃发展,谈话类电视节目是其中较受欢迎的一种。在众多的谈话类栏目中,上海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收视突出,赞誉极高。本文试从节目定位、节目制作中的各种对话技巧和氛围营造等方面浅析谈话类节目的主持艺术,并从《杨澜访谈录》的相关资料选取例子进行分析。【关键词】谈话节目;主持艺术;提问;访谈AnalysesofthehostingartoftalkshowsClass2,Grade2009,ChineseDepartment,TeachingChineseasAnForeignLanguageMajorShaoyangUniversityTanLuAbstract:TVtalkshowinwesternTVfield,whichformandstylehasbeenquitemature,hasahistoryofmanyyears.However,talkshowbegantoappearinChinain1990s,andthisnewformofshowhasbeenrecognizedbypeoplefromeverypartofsocietysincethisnewprogramappeared.Varioustalkshowshavesprungupinthepastdecade,andgraduallymovedtowardsmatureinthefumble.Amongmanytalkshows,YangLanOneonOneofDragonTV,whichisonerepresentativetalkshow,hasdevelopedfornearly13years.ThehostingartoftalkshowisanalyzedinthispaperbytakingYangLanOneonOneasexample.Keywords:talkshow;hostingart;ask;interview谈话类节目是是一种以面对面的人际沟通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1]在各种电视栏目中谈话节目发展较久,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节目形式与风格。我国的电视类谈话类节目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发展出许多优秀的代表栏目。上海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创办于2001年,一路发展备受瞩目,算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栏目。本文将从《杨澜访谈录》选取例子对谈话类节目的主持艺术进行浅析。一、节目定位与主持人、嘉宾的选择(一)节目定位节目定位是指节目制作人员对播出节目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制作风格等的划定,对节目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所作的事先规划。[7]关于节目的定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总的风格定位。笼统地来说就是电视节目给观众呈现出的特色和亮点是什么。在众多种类的电视节目中,谈话类节目不同于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哗众取众,不像科教类栏目那样能够快速传播专业知识,而是立足人性,以典型、真实的人物故事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愉悦和感悟。在这个总的特点下,不同的谈话类节目又保有各自不同风格。以《杨澜访谈录》为例,节目定位“锐意求新,突出人文和国际化特色。精彩人物、精彩话题,关注人的性格特征和独到见解,以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表现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寻找人类智慧的光芒”。[5]所以,“人文气息”、“国际视野”“高端内涵”构成了节目风格的关键词。2.节目形式与内容。谈话类节目的形式为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特定地点围绕某个(或多个)话题或个案发展经历展开的双向、平等的交流。节目内容一般为通过多以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挖掘出人物身上的经历和故事,分享人物的观点和经验,从而让观众得到经验或产生共鸣,得到更多的人生看法。其中的“人物经历”包括嘉宾从事事业的经验与体会、事业与生活的沉浮中的得失成败、爱情故事、生活趣事等。《杨澜访谈录》相对于其他谈话类节目而言主要是走高端路线,在与嘉宾交流时常常会在节目对话中穿插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热点话题,在话题的专业性、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3.节目受众定位。经过多年的壮大和发展,我国现有的一些谈话类节目大多已经形成较为明确的风格定位,拥有较为稳定的受众群,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谈话类节目因为包含社会热点和风云人物,也具有一定的新闻性,但又不仅仅像新闻播报一样样讲述新闻本身,“而是在通过与嘉宾的对话来传播有关事件上的新观点和新知识,帮助观众认识人生,获得知识,交流情感,思辨社会”。这就决定了------收看谈话类节目的人大多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有学习和交流的需要,有积极上进的诉求。因此可分析,谈话类节目主要受众应为:“希望通过收看节目近距离观察感受新闻人物的人生,达到丰富自己内心和经历的高品位社会中高层次人士”。以《杨澜访谈录》为例,其影响范围不仅包括国内中高层受众,更是囊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境外各地华人社区,在超过3亿的全球观众中包含大量的华人精英阶层。(二)主持人艺术素质“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活跃、最能沟通情感、促进双向交流的中介,对电视实现有效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中,不同风格定位的电视栏目往往需要不同风格的节目主持人,而在同种电视节目中表现突出的节目主持人又往往具有与其相关的一些共同特质:1.一定的年龄和阅历。在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需要接触各种各样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代表人物,通过谈话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不同人生的深度和广度,这就对主持人的年龄和阅历有了一定的要求。总的来说,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一般不会非常年轻,而多是有一定主持经验的资深电视人,在谈话过程中能够稳重有节奏地把握对话的时机氛围,具备厚重的文化功底和素质素养,能够做到与对话的人物并驾齐驱,引导其表达出更为深刻的人生感观来。以《杨澜访谈录》为例,主持人杨澜现年46岁,在其主要人生经历中亮点颇多:名校英语专业出身与游学美国的经历;年纪轻轻便成为中央电视台重要节目主持人并获金话筒奖;与多家卫视有过联合进行节目制作的专业素养;引人注目的“杨澜工作室”及“杨澜视线”的巨大成功;致力慈善的文化界精英、阳光文化公司主席及申奥大使的多重身份;伴随这些荣耀闪耀的同样还有其与丈夫吴征的爱情佳话及与世界巨星席琳.迪翁共同创立的珠宝品牌“LAN”。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他们往往需具有与被访者平等对话、就各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探讨、深度挖掘人物思想内涵、与其观点碰撞与交锋的理性力量,而这些,与年龄积累和视野、阅历的深广不无关系。2.情真动人的感染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具戒备,而名人通常面对过很多传播媒体的询问、挖掘、爆料,保持戒备的惯性更高,且大量丰富的被访经历使得他们并不局限于被谈话的技巧掌控而不得不吐露自身,这就决定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往往需要抛却浮华,以最真诚的力量打动人,缩短与被访者心理上的距离。----“真正的知心人是能够分享欢乐与忧愁的,是在喧嚣的社会中能够慰藉心灵的乐土。推心置腹要求在谈话过程中,能够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情深意切,语重心长,泯灭心灵之间的隔阂,彼此坦诚以待。这样的谈话犹如和风细雨,滋润彼此的心田。”[2]杨澜作为中国女性美的代表,富有东方特色的柔美轮廓、温柔甜美的微笑和沉静富有节奏感的声线都表现出了作为电视工作者的先天优势。作为一位在“谈话”的世界中开启过众多心灵之门的优秀谈话者,她更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亲和感染力”不仅在于外表和仪态上的亲切可人,而是在自身丰富的状态下展现的惊人的包容和敏感。这种亲和不仅是与人态度上的温和典雅,更是一种能触碰人内心的同理心和智慧通透的领悟能力。(二)受访嘉宾的主要类型大众媒介的作用是提供信息、阐述观点和娱乐大众。从这点上看,被访者之所以成为被访者的原因是能够提供以上三个方面之中的一些价值。谈话类节目一方面会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嘉宾,使节目本身的价值、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会结合当下潮流选择一些话题性较高的名人,这样的谈话更能反映社会思潮,也更有时代意义。以杨澜访谈录为例,谈话类节目的访谈嘉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1.政治人物;2.行业精英;3.体育和演艺明星;4.引起社会各界广泛探讨的先锋型人物。我们可以参看部分《杨澜访谈录》书面发行版本上的人物访谈目录:(1)《瞧这一家子:威尔·史密斯一家》;《文化的玩家:蔡康永》;《最后的青年:崔健》;《最入戏的观众:陈文茜》;《两个孩子的父亲:姚明》;《戏剧人生:林兆华》;《戏剧顽童:孟京辉》;《我的翻拍我做主:高希希》;《有话好好说:冯小刚》;《我只拍牛人:陈凯歌》;《生存之小人物:黄渤》。(《杨澜访谈录》之《先锋》)(2)《查尔斯:不再等待的王子》;《格哈德·施罗德:从平民到总理》;《吉米·卡特:永活的信心》《吴伯雄:毕业这旅》;《成思危:跨越两岸的悲欢离合》;《中曾根康弘:中日两国「命运」之交》;《扎尔达里:中巴友谊全天候》;《阿披实:年轻总理双重挑战》。(《杨澜访谈录》之《为政》)在访谈嘉宾身份多种多样且大部分社会地位比较高的情况下,要注意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国籍、主要经历不同的受访者在谈话中的敏感点和避讳话题有无不同。二、谈话类节目的开场白艺术开场白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吸引观众注意,2,概述要说的内容。谈话类节目因为是以对嘉宾的访谈为中心,首要的任务是让观众在访谈开始前对将要出现的嘉宾有个最直观的印象和了解。其次要保证在对嘉宾人物的情况有所交代后能与嘉宾迅速展开谈话,把话题顺利衔接。谈话类节目的开场白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巧妙交代时空背景谈话必然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而谈话节目一般不会盲目地寻找受访对象,而是汲取当下的社会热点,从热点新闻人物中寻求愿意接受采访的对象。所以开场白中巧妙融入的对时空背景的介绍,往往和接下来的谈话内容息息相关。如:(3)北京时间2009年2月20日晚上19点30分,系着大红色围巾的希拉里出现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始她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中国,这里被当作“压轴大戏”。希拉里此行是她就任国务卿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就职以来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的接触。(《从第一夫人到国务卿,希拉里》)[4](4)大家好,欢迎收看杨澜访谈录,这里是人民大会堂的接待厅,在门口呢,有一幅很多人非常熟悉的铁画“迎客松”,1972年当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就是在这里欢迎的他。当年与尼克松同行的还有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三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2002年基辛格博士又率团来到中国,纪念尼克松的破冰之旅,重温当年走过的道路,我们也在这个时候,在这里采访了他。[8]在例(4)、例(5)都是在中美关系出现一定变化时对嘉宾人物做的采访,例(4)中介绍此次希拉里任国务卿以来首次访华,为后面的访谈中杨澜对希拉里就中国的很多看法提问打下了基础,而例(5)以人民大会堂“迎客松”为引子,将30年前基辛格博士曾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30年后的再次拜访相对照,既表明基辛格博士与中国的渊源,体现时空的厚重感,也暗示观众之后的访谈可能会围绕“中美关系的历史与未来”。(二)快速凸显嘉宾特点电视节目发挥社会功用的基础是什么?首先它要吸引观众。前文已经论述过谈话类节目的主要受众为具有一定知识素养关注时事热点的人士,且受访嘉宾多为社会热点人物,即名人、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但当代社会人才杰出,社会分工日益精确,传媒事件纷纭叠出,即使是本身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很记住所有的新闻人物、行业精英,这就容易造成一个现象----并不是每期的节目嘉宾都像刘德华胡锦涛一样人人熟知,怎样让观众在不认识受访嘉宾的情况下也能对访谈节目保持兴趣地看下去?答案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凸显嘉宾的一大亮点。《杨澜访谈录》中给法国女星苏菲.玛索的开场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苏菲本人在法国享有盛誉,被全国人民赞为“法兰西玫瑰”“法国最性感”的女人,而在中国虽然也有很多她的影迷,也仍有很多人并不
本文标题:中文系课程以杨澜访谈录为例论文浅析谈话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4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