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个性化心理疗法在癔症性失语中的应用效果
个性化心理疗法在癔症性失语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疗法在癔症性失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癔症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个性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暗示治疗,个性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心理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个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为68.57%,个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疗法在癔症性失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正常发声、正常交流。关键词:个性化心理疗法;癔症性失语;临床疗效癔症性失语是临床常见病,通常疾病表现为患者某时段突然无法正常发声或者无法发声,患者存在说话意识但无法发出声音,某些癔症性失语患者能够勉强发出微弱的声音,且能够正常咳嗽[1]。癔症性失语是人类受到强烈事件或者情感刺激引发的精神或者神经障碍。通常癔症性失语患者均受到过精神创伤,例如,恐惧、悲伤、愤怒等具有明显刺激的精神创伤类型,该疾病属于一种机能性改变,患者的声带检查无器质性病变[2]。通常患者发生癔症性失语症状时,极容易出现恐慌情绪,当前临床中较多采取暗示治疗的方式,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了暗示治疗和个性化心理疗法在癔症性失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癔症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个性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5.42±8.31)岁,患者发病时间2~10d,平均发病时间(6.42±4.31)d;个性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6.73±7.98)岁,患者发病时间2~11d,平均发病时间(6.09±4.73)d。7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失语,且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癔症症状,例如,烦躁、失眠、头晕等。患者经CT和脑电梯检查均无异常,喉咽部正常。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常规组患者实施暗示治疗方式:使用200ml的生理盐水混合10.00%的葡萄糖酸钙针1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过程中暗示患者药物的优良效果,使患者潜意识里认为该药物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感知自身的特殊变化,例如,舌头发热、全身酥软等,同时正确引导患者回答有关问题,逐步与患者进行交谈。个性组在暗示治疗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心理疗法进行治疗:①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和家属描述对患者的失语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由此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②医生需主动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分析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向患者家属讲解患者癔症性失语的原因,与患者家属共同配合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癔症失语患者较为敏感,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平和语气、温和交流,使患者感觉到尊重,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④尊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医护人员需要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处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感觉到亲切和温暖,不断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暂时性,多与患者交谈生活的细节,缓解患者对于引起疾病事件的恐惧程度。⑤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回忆美好时光,并引导其使用语言描述,逐步建立起治疗信心。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定期进行发音训练,带领患者朗读、让患者听音乐,加强体育锻炼。1.3疗效判定癔症性失语的疗效判定: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能够正常发声;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基本可以正常发声;③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或加重,无法发声。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个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为68.57%,个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个性组3526(74.29)7(20.00)2(5.71)33(94.29)常规组3514(40.00)10(28.57)11(31.43)24(68.57)X213.42716.43415.43715.572P值<0.05<0.05<0.05<0.053讨论癔症性失声是患者心理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发声障碍,该疾病常见于青年的女性患者,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存在紧密关系。通常癔症性失语患者存在情绪激动或精神受刺激的历史,例如,生活事件、过度悲哀、过度恐惧、过度忧郁和过度紧张等[3]。患者临床常表现出突发性的发声障碍,受到刺激之后会即可失去语言功能,但患者可以正常咳嗽和哭笑,切患者能够正常呼吸。癔症性失语患者需要进行喉咙检查,查看患者声带是否受损,避免出现误诊状况。癔症性失语具有病程短,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该类患者得不到及时心理支持和治疗,则患者的失语症状可能会一直延续,甚至成为永久性失语[4]。临床中常采取暗示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该种疗法治疗时间较短,病情的恢复过程主要依靠患者的心理调节,缺少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了暗示疗法和个性化心理疗法在癔症性失语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个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为68.57%,个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通过心理疗法的干预,癔症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患者的失语状况得到有效治疗。对癔症性失语患者实施心理疗法,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症结进行开导,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和受刺激的心理状况,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个性化心理疗法能够在心理上弥补暗示治疗的不足,避免患者的治疗受到时间限制,能够对患者的治疗起到巩固性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理解并承担之前无法接受的生活时间和刺激因素[5]。同时个性化心理疗法能够纠正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表现,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确面对不良事件,降低刺激事件对于自身的影响。综上所述,对癔症性失语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疗法较于常规治疗更具优越性,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卢锦红,高思民.个性化心理干预在初次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5,06(14):85-88.[2]胡莲娣,李水兰.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5,10(09):107-108.[3]钟凯,康汉珍,胡启彩,等.个性化认知行为疗法在中重度围绝经期症状女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学报,2015,06(20):63-66.[4]林芬,高丽娟.老年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价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4,01(13):142-144.[5]张志英.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07(07):103-104.
本文标题:个性化心理疗法在癔症性失语中的应用效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5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