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本科必修)》2014年7月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开卷)2014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A.自觉B.自由C.自然.D.自愿3.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D)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A.不同发展水平B.不同历史传统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5.我国大陆地区的(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A.24个B.31个C.36个D.41个6.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A.中央集权制B.民主集中制C.地方自主制D.政治协商制7.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D)。A.西部开发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D.对口支援8.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A)上。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B.民族语言的发展C.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9.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A)。A.满、回B.回、壮C.满、壮D.满、蒙10.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B)。A.一种突变B.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C.民族的进化D.民族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1.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A.奴隶制民族B.封建主义民族C.资本主义民族D.社会主义民族E.共产主义民族12.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民族结构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13.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A.自然因素B.民族自身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E.政治因素14.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BCDE)。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A.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交织在一起B.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C.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D.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E.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15.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ACDE)。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6.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ABDE)。A.和睦B.友好C.融合D.联合E.协调17.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ACE)。A.民族干部B.民族文化C.民族语言文字D.民族风俗E.民族形式18.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ABCE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19.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BCDE)。A.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20.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A.朝文三协.B.彝文四协C.藏文五协D.回文六协E.蒙文八协三、填充题(写错别字不给分。每空1分,共15分)21.民族发展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21.规律22.民族的分类,以和为基本依据。22.民族属性民族特征23.民族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23.民族融合24.当今世界,____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24.和平与发展25.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的状况,即民族问题。25.矛盾26.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制度、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制度等。26.政教合一土司原始民主27.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27.提高民族素质民主的组织形式28.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的权利,也包括管理的权利。28.本民族内部事务本地区内部事务29.迅速大量地培养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29.科技30.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式扶贫。30.开发四、辨析题I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30分)31.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31.错。民族观才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32.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32.错。民族分化往往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隔离而造成的。33.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33.错。有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事业的事实上不平等还存在;实际生活中民族平等的法律保障还不健全;社会生活领域享受民族平等权利时还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34.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34.对。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并把它作为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35.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特指行政管理权。35.错。还包括地方性立法权等。这是由自治机关包括两个部分——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所决定的。36.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36.错。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发展繁荣的时期。五、论述题(25分)3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向?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是按照效率进行分配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关系也是各民族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说更是这样。公平合理的利益划分,可使民族关系和睦;利益划分的不合理,可能导致民族间的矛盾。因此,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加以解决。(6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与效率的矛盾将在民族问题上有明显的反映。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统筹兼顾平等与效率,包括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只能兼顾,实现平等前提下的效率,效率基础上的平等。既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又要有较高的民族平等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的发展,将是在效率较量中提高自身效率的发展,将是在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民族素质的发展,将是在平等的环境中提高自身享受平等权利能力的发展。(7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问题将大量地发生在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问题上。它们历来是民族问题上的敏感因素,也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6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心理承受力、包容力将受到考验,并将得到加强。哪个民族更快地、更好地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得到更快和率先发展的机遇。我国各少数民族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向现代文明迈进。(6分)
本文标题:《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本科必修)》2014年7月期末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7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