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湘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1七年级上地理复习资料1、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受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不能随心所欲。2、西班牙的斗牛;“足球王国”是巴西;荷兰有“低地之国”的称谓,也有“风车王国”之称,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国花为郁金香;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穿长袍戴头巾,宽大,多为白色反射阳光,抵抗风沙。3、地图有自然地图(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农业、商业、交通、人口分布图等)。地图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所指为北方;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室外,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4、夜间利用大熊星座(北斗七星)确定北极星的方向。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表示方式。在地图上比例尺大的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表示的内容愈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表示的内容愈粗略。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5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6、(第二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北冰洋。7、地球上有一点它的东边是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南边是南半球,北边是北半球,这点坐标是(20°W,0°)▲。地球上有一点它的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南边是南半球,北边是北半球,坐标是(160°E,0°)▲。9、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10、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赤道(0°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连接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极点是点。赤道向南、向北各分作90°,南半球和北半球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弧线),0°也叫本初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连接南北方向。从赤道向两极分别作90°,赤道以北为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20°W)和东经160°(160°E)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原因: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以上)。经线长度相等,纬线从赤道向两级变短。▲低纬度地区:0~30°N0~30°S有时阳光直射中纬度地区:30°N~60°N30°S~60°S阳光终年斜射,无极昼和极夜现象,四级变化明显高纬度地区:60°N~90°N60°S~90°S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特殊纬线11、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北极圈:63.5°N南极圈:63.5°N赤道:0°北极点:90°N南极点:90°S12、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71%,陆地29%七大洲:亚洲(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面积最大。)非洲(被称为炎热的大陆和饥饿的大陆,面积仅次于亚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南美洲(降水最多的大陆,被称为湿润的大陆)南极洲(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纬度最高的大陆,跨经最广的大陆)欧洲(发达国家最多的大陆,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地方)大洋洲(最小的大洲)。2大洲之间一般以山脉、海峡、河流、运河、海洋等作为分界线各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里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称为亚欧大陆,占世界陆地的1/3以上。跨中、低、高纬度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拉丁美洲是指:墨西哥和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13、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水温最高。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所环抱)大西洋(第二大洋。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所环抱,呈S型)印度洋(第三大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所环抱)北冰洋(最小、最冷、最浅洋,纬度位置最高的洋,跨经最广的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抱)。▲14、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15、海拔(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成为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这两个地点的高度差)17、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海拔低于200米;高原:地面平坦,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海拔高于500米,顶较平;山地:多起伏,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深。海拔高于500米,;丘陵:多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盆地:周围高,中间低。19、世界的山脉带:环太平洋山脉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横贯亚欧大陆和非洲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20、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最深、淡水资源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世界上陆地最低点(死海海面),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北京天安门广场)。▲21、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洋中脊(海岭)火山活动比较剧烈;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米;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22、分层设色地形图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3线。23、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越密,坡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24、等高线中常用的山部位的名称: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山脊的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两个小山峰之间称为鞍部。25、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等深线:在地图上,将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26、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在不平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做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27、远离大陆深度在2000米以上远离大陆的大面积的水域叫做洋;海是洋靠近大陆的边缘。面积小于70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叫岛屿,大于70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叫大陆。三面临海的陆地叫半岛。三面临陆地的水域叫海湾。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较窄的水道。28、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火山和地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29、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所说的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30、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31、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大西洋是板块张裂的结果。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这里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32、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33、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34、(第三章)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60亿。35、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增长率较低(或说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或说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36、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中国的人口密度为131人/平方千米。▲37、世界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教育条件差、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38、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谈谈你的看法?(不是。人口少、增长慢,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所以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39、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世界人口三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队西部、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40、世界上人口最为稀疏的地区:原始的热带雨林、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41、中国是人口控制的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443、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44、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黑色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45、黑色人种的特点:皮肤呈黑色,眼睛为黑色,头发卷曲,鼻子扁平,嘴唇厚而且外翻黄色人种的特点:皮肤呈黄色,眼睛为黑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白色人种的特点:皮肤呈白色,眼睛为浅蓝色,头发颜色浅、卷曲,鼻梁高、嘴唇薄46、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也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熟悉地图:世界人种分布(3-8,P46),47、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这6种语言被联合确定为工作语言。汉语的人数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总人数过12亿。▲48、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把英语作为母语,印度、菲律宾等国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49、世界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世界上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50、宗教起源时间起源地创始人经典代表性建筑物分布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圣经》教堂特点:哥特式、房顶尖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对集中流传最广,信仰人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沙特阿拉伯穆罕默德《古兰经》清真寺特点:圆顶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中部教徒为穆斯林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释迦摩尼《金刚经》寺庙特点:圆形的塔形,屋顶的角→尖亚洲最多,,亚洲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佛教对泰国的影响最为深远。51、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52、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settlement)。53、聚落的主要形:a、城市b、乡村:⑴集镇⑵村庄55、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的根本差别是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56、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寒冷地区建筑物的特点:墙体厚、窗户小、屋顶高耸、屋内有壁炉或火坑。湿热地区建筑物的特点:墙体薄、门窗大、有完备的排水系统▲57、(四章)天气(weather)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气候(climate)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58、天气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短,多变。气候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稳定。▲59、气温5天气长时间的天气状况气候降水60、记住58页图4—161、表示天气的词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万里无云、阴转多云等(表示短时间状态的)表示气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湘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8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