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2016)订
1复习思考题一、绪论1、什么是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经济、合理的物质变换方式,以便用最小的劳动消耗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新兴学科。2、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环境问题,是指构成环境的因素遭到损害,环境质量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甚至给人类造成灾害的变化。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引起的;二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社会活动和战争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遭到破坏。二是环境受到污染。3、环境经济学有哪些性质和特点?简述之性质:①边缘性②应用性③阶级性④科学性特点:①整体性②综合性③协调性4、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一,全面认识环境与经济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研究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环境和经济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环境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全面分析环境与经济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两者的矛盾,寻求实现经济再生产良性循环和环境再生产良性循环,促进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最佳方案。第二,全面认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研究使经济活动符合自然规律(主要是生态规律)的要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迅速增长的途径。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只要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环境系统本身就有能力对这种影响进行补偿和缓冲,从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第三,全面认识环境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研究使环境建设符合经济规律要求,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佳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途径。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环境建设对经济建设既有促进又有制约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建设活动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有效地限制环境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制约作用,就要使环境建设不仅要讲究环境效益,更要考虑经济效益,寻求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佳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方案。二、经济学基础知识1、名词解释1)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在不同社会集团间进行分配。2)边际分析:是指利用边际数量分析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方法。3)流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经济变量的产生、投入(或收入、支出)的变动及其2对于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4)存量分析:是对一定时点上已有的经济总量的数值及其对有关的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5)机会成本: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就要以少生产若干单位的另一种产品作为代价。这种放弃若干单位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代价,就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6)需求:是指居民户(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7)供给: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8)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一个人的经济状况都好到这种程度,以至于任何人都不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所支付的价格的差额。10)价格水平:在经济中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它通常用具有重要影响的某些大类商品价格的指数来衡量。2、简述效用及其特点。效用是物品或劳务满足人类欲望的属性。效用并不是商品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属性。一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或效用大小,是由它是否满足或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来决定的。效用具有如下特点:①效用是消费的主观评价。②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③一种物品对同一个人所具有的效用,会因占用数量的不同而不同。④效用并不含有伦理学的意义,一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只看它是否满足某人的欲望或需要。而不论这一欲望或需要的好坏。三、环境经济系统1、名词解释1)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部分按一定规则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2)环境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它们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耦合为一个整体,即构成了环境经济系统。2、简要叙述系统有哪些特点?①整体性②关联性③目的性④层次性⑤动态稳定性⑥功能非加和性3、何为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哪些表现?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在时间或空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①在系统要素不变的情况下,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②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系统的要素对系统功能有影响。总之,系统结构对功能的影响是质的、第一位的。要素对功能的影响是量的、第二位的。4、何为循环经济?试简述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3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根本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一是要有符合循环经济的设计,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二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三是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四是科学、严格的管理。5、简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4)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5)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6、按照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经济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类?试述各类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原始型环境经济系统原始型环境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是:①环境占主导地位,人被动地依附于环境、适应环境;②人与环境的矛盾不明显,由于人类对环境的干预能力很低,人与环境处于低水平的协调状态;③经济发展缓慢、没有环境问题或环境问题不严重。(二)掠夺型环境经济系统掠夺型环境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是:①人占主导地位,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干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利用、改造环境,环境成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②人与环境的矛盾加剧,由于人类在干预环境系统时,仅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很少甚至不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其结果必然是人与环境的矛盾加剧,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环境质量不断恶化;③初期经济发展较快,但难以持续,由于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三)协调型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型环境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是:①人与环境和平相处,人是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平等的;②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环境质量也随之不断改善;③环境与经济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社会经济可以持续发展。7、简述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谈谈你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认识。)1、环境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条件和对象。1)环境是一种资源。2)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财富。2、环境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3、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4、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密切还表现在:1)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严重;2)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的发展:(1)经济的发展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物质基础;4(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环境意识不断提高);(3)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手段。四、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1、名词解释1)经济效益: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劳动成果(产出)与劳动消耗(投入)的比较。2)环境效益(及特点):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特点:环境效益有正负之分;滞后性;计量的困难性。3)社会效益: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社会效益是从社会角度来评价人类活动的成果。4)环境经济效益(及其特点):是指某项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特点:第一,计量的困难性;第二,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不一致性;第三,环境经济效益的长期性(或滞后性);第四,综合性。5)经济外部性(及其特征):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特点:(1)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2)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且具有伴随性。(3)外部性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4)外部性难以完全消除。6)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试以环境污染为例,分折外部不经济性的实质。对于某一生产者,其生产过程可以表述为如下图所示:产品原料生产废弃物治理直接排入环境环境污染社会损害一般说来,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弃物。废弃物产生后,有两种处理办法:(1)对废物进行治理,无害化后再排入环境;(2)直接排入环境之中。受利润最大化动机的支配,生产者进行生产,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盈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生产者一般不会对废弃物进行治理,因为对废物进行治理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从而增加支出,这一支出将成为其成本的一部分(简称为私人成本)。由于成本的增加,生产者的盈利必然下降,这是生产者不愿看到的。于是,生产者将舍弃治理,而选择把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之中。这样,就可节省一笔开支(私人成本)。但是,由于污染物排入环境后会造成环境污染,从而使该环境内的其他人受到损害,或者说是对社会造成了经济损失(各种损害均可转换为经济损失),这一社会损失简称社会成本。这样,由于生产者把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中,“节省”5了治理污染的私人成本,而使社会付出了社会成本,即私人成本社会化了。需要指出的是,私人成本社会化只是对外部不经济性的一种定性的描述。因为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是不等值的,事实上,环境污染造成的社会成本一般要远大于私人成本。3、科斯定理的主要内容。①当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确定,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必然相等,经济外部性就被内部化了;②当交易成本为零时,无须政府干预,当事者双方通过协商,进行自愿交易,就可解决问题,此时,当事者双方的边际收益达到最大化;③当交易成本不为零时,需要通过政策手段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一)持续性原则: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二)平等性原则:代内平等;代际平等;(三)协调性原则:系统协调;区域协调;5、为什么说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你是如何认识的。(谈谈你是如何认识环境资源价值的。)1)劳动价值论人类投入了大量的劳动,以保护、改善环境,更新、勘探资源。环境的价值在于:人们为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再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和良性循环而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2)生态补偿理论社会经济系统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的价值,不仅来自劳动生产,而且来自自然环境。因此,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3)哲学价值在哲学中,价值是指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功效或效用,即客体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客体能满足主体需要,它就有价值。而主体需要的满足过程,就是客体价值的实现过程。环境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性商品和舒适性服务,所以环境有价值。4)效用价值论效用是指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价值以效用和稀缺为条件。环境资源有效用且稀缺,所以有价值。(另加个人观点)6、为什么说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试
本文标题:《环境经济学》复习题(2016)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