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第1页,(共6页)七年级期中试卷第2页,(共6页)(装订线内不要答题)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装装订装装线装装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其中卷面分2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核分人得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zhēng人所走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有奇趣恒生,觉得在此奇绝状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1)把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1分)人类的生活如旅行一样。(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愈.能()zhēng()人(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改为改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B.这个方面,情况就大同小异....,而且一反既往了。C.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D.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在“大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的意见。B.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C.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D.沿线的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深圳地铁3号线如期开通的条件之一。4.古诗词默写:(10分)(1)《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决定的句子是,。(1)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清朗秀美夜色的诗句是,。(3)有个成语出自《木兰诗》,请你写出包含成语的诗句:,。(4)赵翼《论诗》一诗中的名句是,。(5)笛,是古人常常用来抒发情怀的乐器之一。请你写出带“笛”的古诗一句(上、下连贯的句子),。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2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6.名著阅读(3分)(1)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三国演义》人物:(2)潇湘馆丫环紫鹃葬花《红楼梦》人物:(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水浒传》人物: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7-10题,共8分)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古之黄河】7.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黄河,某校七年级的同学组织了一次“探寻母亲河”的活动,你认为同学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到关于黄河的知识?(至少写出三种途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之黄河】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第3页,(共6页)七年级期中试卷第4页,(共6页)装装订装装线装装(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们这个民族……”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黄河】10.2013年3月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与分析(共3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4题(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说苑•建本》)【注释】①炳烛:点亮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1.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蒙乃.始就学。()(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师旷曰:“何不炳烛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吕蒙是怎样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8题(11分)童年的读书梦①一个作家读另一个作家的书,实际上是一次对话,甚至是一次恋爱,如果谈得成功,很可能成为终身伴侣,如果(1),大家就(2)。在我的心目中,一个好的作家是长生不死的,他的肉体当然也与常人一样迟早要化为泥土,但他的精神却会因为他的作品的流传而(3)。②几十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在故乡的草地上放牧牛羊的顽童时,就开始了阅读生涯。那时候在我们那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书籍是十分罕见的奢侈品。在我们高密东北乡那十几个村子里,谁家有本什么样的书我基本上都知道。为了得到阅读这些书的权利,我经常给有书的人家去干活。我们邻村一个石匠家里有一套带插图的《封神演义》,这套书好像是在讲述三千年前的中国历史,但实际上讲述的是许多超人的故事。这样的书对我这样整天渲染在幻想中的儿童,具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为了阅读这套书,我给石匠家里拉磨磨面,磨一上午面,可以阅读这套书两个小时,而且必须在他家的磨道里读。我读书时,石匠的女儿就站在我的背后监督着我,时间一到,马上收走。如果我想继续阅读,那就要继续拉拉磨。那时在我们那里根本就没有钟表,所以所谓两个小时,全看石匠女儿的情绪,她情绪好时,时间就走得缓慢,她情绪不好时,时间就走得飞快。为了让这个小姑娘保持愉快的心情,我只好到邻居家的杏树上偷杏子给她吃。像我这样的馋鬼,能把偷来的杏子送给别人吃,科就像让馋猫把嘴里的鱼吐出来一样,但我还是将得来不易的杏子送给那个女孩,当然,石匠的女儿很好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总之,在我的童年时代,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把我们周围那十几个村子里的书都读完了。那时候我的记忆力很好,不但阅读的速度惊人,而且几乎是过目不忘。至于把读看成是与作者的交流,在当时是谈不上的,当时是纯粹为了看故事,而且非常地投入,经常因为书中的人物而痛哭流涕。③我把周围村子里的十几本书读完之后,十几年里几乎再没读过书。我以为世界上的书就是这十几本,把它们读完,就等于把天下的书读完了。那一段时间我在农村劳动,与牛羊打交道的机会比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多,我在学校里学会的那些字也几乎忘光了。但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幻想,希望能成为一个作家,过上幸福的生活。前几天在斯坦福演讲时我曾经说,是因为想过上一天三次吃饺子那样的幸福日子才发奋写作。遗憾的是,我至今也没能写出一本像《封神演义》那样的书。15.在下面找出合适的选项填入课文的空白处,只填字母即可。(3分)得分评卷人第5页,(共6页)七年级期中试卷第6页,(共6页)(装订线内不要答题)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装装订装装线装装A.各奔前程B.话不投机C.永垂不朽16.为了能读更多的书,“我”为石匠家付出哪些代价?(2分)17.文中画线句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18.作者说:(看书)非常得投入,经常因为书中的人物而痛哭流涕。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你举例并谈谈感受。(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3题(13分)走远了再关门①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②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④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⑤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教室。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⑨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19.本文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2分)20.第⑤段中的“等你走远再关门”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温暖?(2分)21.第⑥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试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22.第⑧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23.文章主体部分和最后一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最后一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3分)四、作文:(50分)24、请按下面题目作文。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所以每个人的梦想是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向往美好、幸福的梦想。初中生是花季少年,正处于多梦的年华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