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生活中的经济学》之通胀与生活
1通胀与生活——如何规避通货膨胀风险?一、通货膨胀的概念与类型(一)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概念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相当幅度的持续上涨现象。物价水平是指物价总水平,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物价上涨要有相当的幅度,不是微小的幅度。物价上涨要有持续性,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相当幅度的持续下降现象。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上升速度:爬行(温和)的通货膨胀10%加速(奔驰)的通货膨胀10%超速(恶性)的通货膨胀100%注:有的教材分为四类:爬行的(1%-3%)、温和的(3%以上但未达到两位数)、加速的(奔驰的,两位数)、恶性的(超速的,月通胀率50%以上)。例:苏联瓦解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西方经济学家的指点下,于1992年1月2日起正式实施“休克疗法”,结果,俄罗斯在两年间消费品物价上涨了244倍,“休克疗法”以失败告终。表现形式:公开型: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隐蔽型:没有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三、通货膨胀的原因讨论:经济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21、货币供给过多货币数量论认为,每一次通货膨胀的发生都是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所致。[美]欧文·费雪提出了费雪方程式:MV=PT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交易总量后马歇尔和庇古的剑桥学派用总产出Y替代T,即MV=PY,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实际收入货币流通速度V和实际国民收入Y在短期内都是常数,则物价水平P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而变动。对MV=PY取自然对数,可得:通胀率=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2、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指过度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增加,使总供给在高于以前的价格水平,达到以前同样的产量水平。工资成本推动:个别部门工资增加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平(攀比效应)上升。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推动物价螺旋式上升,形成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厂商垄断利润推动产品销售价格上升。进口成本推动: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如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4、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Y0PAS1AS2AS3P1P2P3Y1Y2Y3AD3•AD0AD1,E0E1,P0P1。•AS0AS1,E1E2,P1P2。总需求物价工资成本总供给物价。5、结构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非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过剩,但由于攀比行为,资源尤其是工资价格同样上升。——两部门成本增加产生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期间,需求、成本以及结构这三种因素同时起作用。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CPI变化情况(1)1980通胀高峰(7.5%)。高额的财政赤字: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Y0PAD0AS0AS1P0P1P2AD1E0E1E24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0年为22.6%;盲目扩大进口:外汇储备迅速由1978年1.67亿美元的外贸盈余变为1980年的12.96亿美元外贸赤字。结果:198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7.5%,其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1%。(2)1985通胀高峰(9.3%)。“双轨制”的价格改革;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5年为23.9%;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5年为19.8%。结果:1985年的CPI同比涨幅达到9.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长8.7%,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11%。(3)1988通胀高峰(18.8%)。价格改革: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货币超额投放: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工资制度改革引起工资成本上升。1988年和1989年CPI涨幅分别为18.8%和18%。(4)1994通胀高峰(24.1%)。地方政府大举规划开发区进行开发,并利用信贷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业;货币超额投放: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结果:1993-1995年CPI分别增长了14.7%、24.1%和17.1%。四、通货膨胀的影响(一)可完全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胀在可完全预期的情形下,各种名义变量(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都可根据通胀率进行调整,从而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率等)不变。通货膨胀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其所持有的现金量。通胀在不能预期的情形下,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二)不可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讨论:通货膨胀对哪些人有利?对哪些人不利?①通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因为:债务契约根据签约时的通胀率确定名义利率,当发生未预期的通胀后,债务契约一定,从而使实际利率下降,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例:A借给B10000元,约定1年后还本并付息1500元,可到期时1年内的通胀率为20%,问A的利益有何变化?物价上涨指数名义变量实际变量物价指数名义变量实际变量%1005答:A受了损失。因为A得到的本息和11500元的购买力比其借出的10000元的购买力还小。尽管其名义利息有1500元,其实际利息为负。②通胀有利于雇主,不利于雇工;因为:劳动合同签订后,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胀,工资却不能根据通胀调整,从而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加时实际工资下降。而实际工资下降,使雇主利润增加。所以通胀有利于雇主,不利于雇工。例:一企业在基期年内销售收益100,物质费用和工资各为40,利润20,若两年内年通胀率是10%,物质费用同比率上涨,而工资两年只涨了8%,问企业利润怎样?解:为工资转化而来的利润利润为随物价调整后的名义其中两年后的利润两年后工资两年后物质费用两年后的总收益2.52.244.29,2.24%101204.292.434.481212.43%840404.48%10140121%101100222③通胀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众;因为:名义工资、个人所得和企业所得随通膨而增加,达到起征点或进入更高税率等级,于是政府税收增加,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减少。这常称为“通货膨胀税”。例:一家庭在纳税前收入20000美元,平均税率为30%,其可支配收入多少?如果其它一切不变,但下期通胀率是10%,此家庭货币收入增加了,进入了平均税率为32%的等级,此时其可支配收入多少?政府从通胀中得到多少好处?解:通胀前:货币收入=20000美元,所得税=20000×30%=6000美元,可支配收入=20000-6000=14000美元;通胀后:货币收入=20000(1+10%)=22000美元,所得税=22000×32%=7040美元,可支配收入=22000-7040=14960美元政府名义税收入增加了1040美元,实际税收增加了7040/110%-6000=400美元。④通胀有利于“变动价格资产”所有者,不利于“固定索求权资产”所有者;因为:“变动价格资产”是指其资产价格随物价上升而上升的资产,其实际价值不变或上升。如:房产、黄金、股票、期货等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6“固定索求权资产”是指其票面价值固定,其实际价值随物价上升而下降的资产。如:非保值储蓄存款、固定利率债券。讨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西方经济学家有“有利论”、“不利论”和“中性论”三种观点。有利论: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有利于雇主,可刺激投资;•通货膨胀税,政府增收;•加剧不平等,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大,可增加储蓄。•“货币幻觉”,在通货膨胀时,仍以为币值是稳定的。•信息比较灵通的企业家和银行家,按原来比较廉价的价格买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扩大就业和生产.有害论:认为通货膨胀政策是饮鸩止渴。•扭曲价格机制;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预期利润率降低,不利于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破坏经济秩序,效率低下;•通膨引起的紧缩政策抑制经济发展,使政府增加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压力,削弱经济活力;•货币贬值不利于经济交往;•加大了经济核算的困难。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没有必然的联系。货币在经济中是中性的,从长远来看决定经济发展的是实际因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而不是价格水平。在长期中,由于货币量变动引起的通膨,既不会有利于也不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五、通货膨胀的治理1、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1)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2)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削减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7用衰退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法分为渐进式方法(软着陆)和激进式方法(硬着陆)。2、收入政策(1)工资物价冻结政策,以阻止轮番上涨趋势。(2)收入指数化政策。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它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随物价格数的变动而作出调整,从而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3)减税与退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3、改变预期斯蒂格利茨认为,通胀心理预期对通胀起着巨大的作用。要降低和消除公众对通胀的心理预期,政府必须对经济实行剧烈的持久的干预,增强公众对政府控制通胀的信心。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经济学》之通胀与生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