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历史下册28《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华东师大版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与点拨例1我国经济重心已完成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明显超过了北方是在()A、三国时期B、西晋末年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A项时北宋农民开始南迁,B项时大量南迁,C项末年,中原人民大量南迁,D项时,南迁的北方人民与南方人民一道,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已使南方经济明显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移向南方。答案:D例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解析:本题考查对谚语的分析、理解以及归纳能力。“苏湖熟,天下足”指苏湖地区的粮食成熟之后就能满足天下的百姓,反映了苏湖地区农业发达,故选择D项。答案:D⊙浪里淘金1、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在这里的“会子”是指()A、银币B、纸币C、铜钱D、商标⑵“会子”在什么时期通行()A、北宋前期B、北宋后期C、南宋时期D、隋唐时期2、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据此回答问题: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南方相对安定②南方人口增加③北方民族大融合④政府注意重视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⑵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A、五代十国B、隋唐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宋朝⑶两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中原地区D、珠江流域⑷经济重心最后完成是在什么时候()A、魏晋时期B、唐中期C、五代D、宋朝3、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朝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下列对宋朝瓷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类雪似银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B、唐三彩代表了最高的成就C、瓷器制作精美D、青花瓷名扬海外4、南宋时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是()A、丝绸B、茶叶C、铁器D、瓷器5、两宋政府设立的市舶司的只能是()A、管理城市商业贸易B、管理船舶的生产C、管理港口D、管理海外贸易6、阅读下列材料甲学生说: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乙学生说:不一定是好事。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人口增加,造成环境污染;人们砍伐山林,破坏了江南的植被,对江南的开发没有什么好处。请回答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7、联系所学知识归纳一下,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哪几个时期?8、任何人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货币,请你根据生活常识分析一下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9、苏轼笔下称赞的“头尾轩昂、日行千畦、不喂草料、饥不啼”是()A、曲辕犁B、筒车C、秧马D、耧车10、请你谈谈宋朝粮食产量跃居首位的农作物是()A、小麦B、占城稻C、粟D、玉米11、优良品种占城稻原产于()A、越南B、日本C、朝鲜D、印度12、棉花种植已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在()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答案:1、⑴B⑵B2、⑴A⑵C⑶B⑷D3、C4、D5、D6、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全面。甲同学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乙同学看到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7、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8、纸币轻便,便于携带;金属货币重量大,不轻便,不便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携带纸币更安全;纸的原料更容易得到。(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10、C解析:两宋时期,我国从越南引进和推广的农作物是占城稻。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占城稻来自越南。12、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南宋时,棉花的种植已扩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下册28《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华东师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