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4.右图中流经苏州的一段大运河是A.①B.②C.③D.④5.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A.灌溉B.泄洪C.运输D.饮水6.“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7.《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8.“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9.“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靖难之役10.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①地动仪模型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2.“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13.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14.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1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6.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17.“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A.回纥B.南诏C.靺鞨D.吐蕃18.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藏族的祖先是:A.吐蕃B.契丹C.女真D.党项20.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2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④鉴真东渡日本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2.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A.阿备仲麻吕B.玄奘C.吉备真备D.鉴真23.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24.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A.李冰B.李春C.鉴真D.玄奘2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26.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27.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28.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那烂陀寺B.唐招提寺C.敦煌莫高窟D.麦加大清真寺29.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全品中考网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30.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A.农民起义夺权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D.外戚夺取政权31.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32.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王朝有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⑤隋朝⑥唐朝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⑤⑥33.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A.汉朝B.唐朝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苏轼35.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①阎立本②颜真卿③吴道子④柳公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6.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人华尔纳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珍贵文物,它体现了高超的雕塑技艺与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这里的“宗教”是指A.道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敦D.佛教37.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A.到赵州桥上散步B.阅读《金刚经》C.看阎立本作画全品中考网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看演出38.宋朝人将唐朝两位最著名的书法家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为“宋体字”,那么这两位书法家是A.颜真卿、柳公权B.苏轼、赵孟頫C.欧阳询、柳公权D.褚遂良、虞世南39.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40.2008年春节晚会上由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选送的《飞天》演员们轻盈的舞姿和精美绝伦的造型所渲染的非凡美感,令人过目难忘,因此获得歌舞类节目的一等奖。那你知道《飞天》取材于下列哪个石窟的艺术作品吗?A.山西大同云冈石窟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C.秦始皇陵兵马俑D.甘肃敦煌莫高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1.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他是;唐朝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他是。42.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市和坊,其中市是区,坊是区。43.唐朝与吐蕃的两次和亲分别是和嫁到了吐蕃。44.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最北到达,最南到达。45.隋唐文化艺术成就突出,其中被誉为诗圣的是,被誉为画圣的是。三、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把答案写在答卷相应栏里)(10分)46.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坐落在今天的新疆地区。47.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48.科举制度在我国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49.“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50.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邢窑的青瓷、越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ADADCABDCD11-20DCBDDDDDAD21-30DDDDBBABCD31-40CDBCCDDACD二、填空题41.玄奘鉴真42.商业住宅43.文成公主金城公主44.涿郡余杭45.杜甫吴道子三、判断题46-50BABAB四、综合题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一、填空题第十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1.辽、西夏、北宋建立的简表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北宋西夏2.澶渊之盟1004年,辽宋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议和为______________。内容双方撤军,_____________;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成为___________。影响加重了__________的负担,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__________的局面,双方的____________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3.宋夏和战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_______,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_______,重新开放___________。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第十一课宋金南北对峙1.金、南宋建立简表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金南宋2.靖康之变金灭_____以后,派兵南下,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_________。3.岳飞抗金________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所带的军队被称为__________。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相对稳定,符合___________的利益。4.宋金和议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______对____称臣,割让__________,向金交送______。至此形成了__________的局面。5.金变革女真习俗金统治者仿照南宋改革______,建立起一套________________。还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_________,积极恢复发展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的发展;鼓励女真族和汉族_______,并在___________进一步向汉族靠拢。第十二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1.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_____________转移到了___________。“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了____________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仓。2.农业宋代从越南引进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__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_______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3.手工业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_______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___________。宋代_________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因此被称为_________。4.商业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南宋时通行_________等纸币。5.海外贸易宋朝政府积极鼓励__________。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_________,并设有_____________。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