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测试
期中后历史知识要点1、时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这种发明节省,大大提高,为近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术对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比欧洲早年。2、宋代在和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将磁化钢针支撑在一个刻有方位的盘中,用来指向,这就,也叫。在时,指南针经由传入欧洲。指南针为和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3、我国在代发明了火药,代加以改进,制成大量的火药和火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4、代的劳动妇女从海南岛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并与内地原有的纺织工艺结合起来,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黄道婆的家乡地区逐渐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5、北宋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巨著--《》。6、北宋开创一代词风,豪迈奔放,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代表作有和。7、生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代表作有和。8、南宋词人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代表作有和。9、和合称元曲。奠定了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同时也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以叙事为主的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元代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代表作是。10、朱元璋夺取政权后,对功臣大开杀戒,其中波及面最广的是。11、朱元璋杀掉丞相后,废除实行了1500年的,使直接受皇帝指挥。12、朱元璋特别设立,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13、为了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朱元璋还设立。14、清朝雍正时期,中央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15、科举制到明清时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我们通常称之为。16、明清统治者对违背统治思想和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制造。17、朝抗击倭寇。18、明末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1662年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给以沉重打击,对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对台湾的和作出了重大贡献。19、1685-1686年清朝皇帝两次出兵,取得了反击战的胜利。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和包括的主权。《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两国人民,贸易。20、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皇帝御驾亲征,清军击溃的“驼城”,大败叛军。经近七十年的努力,终于平定了部贵族叛乱。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部贵族叛乱。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促进了同的交流,对起到了重大作用。21、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受到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封号。皇帝赐予另一位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封号。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与、共同管理西藏。皇帝还制定制度,规定了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的办法。这些措施稳定了,密切了的联系,有利于,进一步使西藏成为。22、清朝还在、吉林、黑龙江、盛京、等地设,在西北各地设立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和地区的管辖。23、清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在坚决镇压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等优惠政策,还通过、等方式加强联系。和实际上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对于加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4、明清时期的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25、明长城东起,西至,全长多千米。长城的作用:在军事上提高了整体防御能力,长城又是促进的生命线和联结的纽带。26、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成,被誉为。27、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他的代表作,被誉为。28、明清时期,著名的古典小说有的《三国演义》、的《水浒传》、的《西游记》和的《红楼梦》。的《》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清朝时期实行,,使中国和西方科技的差距越拉越大。29、1405—1433年,明朝政府先后次派下西洋,最远到达和一带。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和,而且推动了华侨移居,促进了。30、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政策。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我国的发展,阻碍的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不能从根本上,反而进一步导致,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31、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农业发展水平非常高。手工业十分兴盛。、和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商业也很发达,像、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分,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1.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大运河开凿于()A.战国B.隋朝C.唐朝D.北宋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和谐发展的治世局面给后世提供借鉴。例如,唐太宗统治的盛事被称为()A.开元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事D.康乾盛事3.“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武则天的无字碑六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下面是四位同学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A.提高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B.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C.善于纳谏,开创“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被誉为“开元盛事”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隋唐时期,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战场杀敌立功B.积极垦荒耕种C.参加科举考试D.依靠门第出身5.“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耗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唐高宗时期D.唐玄宗时期6.2007年2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国家宗教局长叶小文等出席了在印度那烂陀市举行的某位高僧纪念堂修复完善竣工典礼。这位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高僧是()A.晁衡B.玄奘C.郑和D.鉴真7.河北民歌:“赵州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其实,设计和主持赵州桥的建造者是()A.祖冲之B.贾思勰C.毕升D.李春8.小明准备在暑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游览,他将会游览的著名文化遗址是()A敦煌BCD9.苏轼:“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反映了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A.西夏B.辽C.女真D.金10.《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是两个重要人物。猜想:他们名字中的“靖”和“康”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西夏建立B.澶渊之盟C.北宋灭亡D.元朝建立11.看图说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历史图片直接反映了历史面貌和历史时代特征。下图主要反映了宋代城市(A(清明上河图))A.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B.千姿百态的风俗人情C.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D.兼收并蓄的对外开放12.某班要出一期反映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外交往的主题板报。下列不能选取的素材是()A.张骞出使西域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游天竺D.郑和七下西洋13.一般把经济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三部分,下列语句再现唐朝农业现象的是()A.“巧夺天工的珍品”B.“和同为一家”C.“稻米流脂粟米白”D.“长安百万家”14.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河南开封B.四川地区C.浙江杭州D.北京地区15.在元朝统治的一百多年里,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呈现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其核心是()A.蒙古文化B.儒家思想C.民族平等D.中原传统16.中国手工业者打商标做广告的意识开始于()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17.北宋时期,生活在北方的汉族人民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忧”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建立许多少数民族政权B.辽统治者追求汉法C.辽革除背诵赋役繁杂的弊端D.党项族与汉族杂居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8.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些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历史,可以说是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唐朝建立后,在经历前期的调整和发展中,走向辉煌,出现了两个和谐、盛事局面。说出这两个盛事局面的名称和表现。(2)构件和谐社会是当今焦点话题之一。分析唐朝两个和谐、盛事局面出现的原因。据此你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哪些条件?条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主法制,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9、阅读下列材料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以成为定局。请回答:(1)材料认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最终完成于哪个时期?(2)简要概括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和原因。由两宋时期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和进步,你能得出哪些认识?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言之有理均可)20、宋辽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的文化得到了碰撞与融合。阅读材料后回答: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黄的阁下:共尊诚信,度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年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辆,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宋史》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1)材料一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是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2)历史上把材料一中宋朝给的“每年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辆”称做什么?上述“誓书”的签订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二这首诗是谁的名言?“靖康耻”是什么意思?(4)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期中模拟测部分答案1-5BBBCB6-10BDA(敦煌)BC11-17A(清明上河图)BCBBDC18-2-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言之有理均可)19-2-认识: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言之有理均可)20-4处理民族关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选择题:你能做对吗?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指A三公九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改进造纸术②发明活字印刷术③制造指南针④研制火药并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3、宋代城市的娱乐场所叫瓦舍。下列对瓦舍的说法,错误的是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是瓦舍盛行的原因B若生活在南宋,可瓦舍里听到杨家将的故事C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农民的需要D瓦舍的出现,意味着宋代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4、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指借A契丹的统治者B辽的统治者C女真的统治者D党项的统治者5、《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管理广阔的疆域,元朝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B建立郡县制C实行行省制度D推行重农政策6、我国现有的“省”这种行政区划是由下列哪种制度演变而来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行中书省7、苏辙在《栾城集》中提到:“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里的“蕃”、“汉”是指A西夏、北宋B辽、北宋C金、南宋D吐蕃、唐8、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了独立经营的商人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9、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