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时压力及其作用效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作压力示意图。(2)能设计并进行研究压力产生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2.过程与方法(1)能设计并进行研究压力产生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调查、收集在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压力及其作用效果知识的理解。二、教学重点、难点压力的概念和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三、教学难点能设计并进行研究压力产生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四、教具准备:海绵状泡沫塑料、砖头、三角板、铅笔、矿泉水等。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知识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观察图片:师出示拖拉机和沙漠汽车图片,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3).请同学们再看图9-1—1滑雪,说说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入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在雪地上行走,对雪地压力比较大,所以脚容易陷入积雪,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对雪地的压力比较小,所以运动员不会陷入雪里。*在雪地行走,脚与雪地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会陷下去,而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时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不会陷下去。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上述现象均由压力的作用产生,这一节我们先来认识压力,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等。(二).新课教学1、压力的概念(1)放映幻灯片: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块放在斜面上;往墙上按图钉。让学生思考:茶杯、木块、图钉对接触面是否有力的作用?方向怎样?请同学们画出三种情况下压力的示意图。学生画压力示意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请几位同学将压力示意图拿上来投影,交流。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三种压力的示意图。(放映幻灯片)通过画出以上三种压力的示意图,引导同学们能交流概括出压力的概念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2)下面请同学们画出以上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压力和重力一样吗?学生画重力的示意图,教师巡视。分析讨论: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它的重力产生,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同。木块对支持它的斜面的压力也是由重力产生的,但压力与重力方向不同。图钉对墙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压力方向也与重力方向不同。所以,有些压力是由重力作用产生,但大小不一定都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压力与重力无关。(3)我们可以得出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压力重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产生原因接触物体间互相挤压地球吸引大小由施力物体决定G=mg方向垂直于接触面竖直向下作用点受压物体表面重心联系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它对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它对斜面的压力小于重力,即:F<G2、压力的作用效果(1)观看一幅有趣的插图。让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为什么不一样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动手做一做:用两个手指同时向中间压铅笔。想一想: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你能作出什么的猜想?(3)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a)、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等等。(4)设计实验:你们准备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呢?可以象课本P36图9-1—2那样,将砖放在海绵状泡沫塑料上,第一次一块砖平放,第二次两块砖平放,第三次一块砖竖放,比较观察海绵状泡沫塑料的凹陷深度,来比较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比较观察海绵泡沫塑料凹陷深浅来比较当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a.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通过物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形变程度体现出来,如沙地上或海绵上留下的凹痕的深浅.b.运用什么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c.手干什么?眼看什么?应记录什么?d.需要什么实验器材?(海绵,矿泉水瓶…….)(5)分组进行实验同学们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可以分组进行实验,并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巡视。请各组交流实验结论。(6)归纳总结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巩固练习例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有时不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例2、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25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4、课堂总结:a.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b.作用点:受压表面;c.方向:垂直并指向受力面;d.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5、课后作业6、课后反思:7、板书设计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力(第一课时)一、压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教学思路:针对本节教学的基本要求,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系。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先感受压力的效果,对压力有个感性的认识,再通过做力的示意图来概括出压力的概念。为了突破本节的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再让学生在原图上作出重力的示意图,以此来得出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学生知道压力的概念后,用一幅插图,亲自动手做一做,引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交流讨论,学生易于理解并可由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本文标题:压力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2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