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1第23课《散步》一、教师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二、总体概括:快速浏览课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位同学能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讲述的故事。明确:简: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详:为了母亲的健康,我们全家到田野上散步,出现了一个小波折,母亲愿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为了母亲,我决定走大路,母亲为了孙儿改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在走不过去的地方,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三、文本分析:1、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思考下面的问题:①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四个人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明确:不能。可从再现生活和体现儿子对母亲的匠心独运的爱这两个角度思考。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去掉“熬”好不好?为什么?明确:不好,从母亲的现状(思想压力和身体状况)角度考虑,“熬”字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的意思。(母亲这时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也许将不久于人世。)③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分歧”“责任”用在这里,有大词小用之嫌,你有何看法?明确:写小事用大词,显然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文中“大词小用”的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浓浓的亲情溢于言表。)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明确: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那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育幼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与同学进行交流,从中感受一种责任、一种浓浓的亲情。)⑤“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试找出类似的句子。明确:句式整齐、对称,有一种独特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慈母孝子之间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类似的句子还有七句,此处略。这种对称的句子为文章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样写既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真挚,继而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过程,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品味、揣摸,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2、品析文章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思考下面的问题:①题目“散步”是从文章叙述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换个角度能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吗?并说明理由。明确: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平凡而又内涵丰富的一个镜头——散步,加以渲染,展示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小见大、升华主题,很有艺术性父亲角度:《责任》……散步情节:《分歧》……背景角度:《走向春天》……直指主题:《亲情》、《爱》《我爱我家》……其他角度……(当然也可以说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②“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简单,但作者却把文章写的是一波三折,发人深思,奥妙在哪里?明确:本文作者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一家三代人2营造的温馨和谐的气氛和温和、体贴、谦让的浓浓亲情。(我们平时写文章是怎样的呢?大多平铺直叙不讲究文章的布局,所以写出的文章不吸引人。)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一“前”一后、一“叫”一“笑”描绘了一幅怎样动人的情景?明确:写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动人情景。(“儿童是治病的良药”,家中有一个孩子,会增添许多的乐趣。)④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我”为什么要委屈儿子,“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明确:“我”“走大路”的原因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孝敬;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是对孙子的怜爱。这段话表现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骨肉亲情,从中看出我的处事原则是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平时总是感觉工作忙没时间,把与亲人团聚的日子一拖再拖,最终遗憾便产生了。)3、文中2处写景的段落——第四段、第七段,思考它们的作用:①第四段: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②第七段: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措施:①小组交流,组长把关,筛选有价值的分析内容及疑难问题;②采用自由畅谈式,有感情读出,可先围绕关键词、重点句段来谈,师生互动互评,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四、感悟收获:1、A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自由讨论)B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上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者法兼顾的时,应该照顾老人,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设想晚饭后,全家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爱看戏曲,爸爸妈妈爱看电视剧,你爱看动画片,遥控器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做?2、(1)仿写训练•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饥饿的时候,妈妈是_____;•困难的时候,妈妈是_____;•黑暗中,妈妈是_______;•幸福中,妈妈是_______.我爱您,妈妈!寒冷的时候,您是御寒的棉被,炎热的时候,您是降暑的凉风;困厄中,您是支撑信念的力量;顺境中,您是黑暗中,您是明亮的烛光,幸福中,您是甜蜜的微笑!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爱您,妈妈!(2)抒写亲情,当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设计一条短信发给你的双亲。如: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散步》,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歌词《我爱我家》。例: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让爱住我家》)我爱我的家,…………………,……………,(4)请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深刻内涵通过,我感受到了。上联:相亲相爱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五、结语预设: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散步》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3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2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