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学期关于议论文的复习
年级初一学科语文版本人教版内容标题关于议论文的复习编稿老师刘桂芸【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关于议论文的复习【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一.文体及阅读知识填空1.议论文以为主,穿插记叙(如事实论据),也可以兼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3.阅读时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能区分论点和。区分中心论点和。掌握论点的表述形式:,。了解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多数在,部分在,少数在。中心论点只是文章中心的一部分。4.阅读时要能够分辨议论文论据的类型。论据主要有两类:和。事实论据包括:①某一具体事例;②概括的事实;③等;道理论据包括:①革命导师的经典言论,②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③古今中外的,④等。必须明确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是。5.六年级中学过的论证方法有,,。《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用,引用列宁主义观点,论述国际主义的重要意义,用,举出晋察冀边区人民对白求恩的评价的事例,来说明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用,突出了白求恩精神的高尚,强调了学习他的必要性。二.阅读理解:(一)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此文段是在的基础上展开,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的。这里用“”与白求恩形成对比,既突出了白求恩的高尚,又阐明了学习他的。最能体现两者鲜明对比的句子是:。2.“拈轻怕重”一词含有两个意义相对的字,请在下面词语的空格里填上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字。A.损肥B.见忘C.倒置D.颠倒3.本段的中心句是第句,全段夹叙夹议,其中属记叙性的语句有,议论性的语句有句。4.语段还采用了正面介绍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正面介绍白求恩精神的句子有第句,侧面描写的句子有第句。5.第⑦句中加点的“这种人”指的是。6.为了论证第⑦句,文中举了几个事实作论据()A.2个B.3个C.4个D.5个7.语段兼用了文言句式与口语,生动简练。在对白求恩的称呼上文中前后三处都有所不同;“白求恩同志”、“白求恩”、“白求恩医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三种称呼意思相同,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换用。B.作为党员称同志,作为治病的称医生,转述别人的话直呼其名。C.“同志”是针对共产党员而言的,“医生”是就职业而言的,白求恩是人名。D.三种称呼的含义相同,这种用法是为了避免语句的单调呆板。8.第⑩句中加点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在本段中被作者概括为“”的精神。(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①一个人能力有大小,②一个纯粹的人,③就是一个高尚的人,④但只要有这点精神,⑤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⑥一个有道德的人,⑦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1.①~⑦句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④⑥⑤⑦③B.①④③⑥②⑦⑤C.①④③⑤②⑦⑥D.①④③②⑥⑤⑦2.“从这点出发”的“这”是词,“这点”所指的内容是3.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用原文回答):4.作者所阐明的学习白求恩的意义是:5.作者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有利于人民”的含义。这五个方面的角度是:、、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三)①扩大视野,就要使学生广泛课本以外的丰富的知识。②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③注重课外阅读是扩大知识领域的极其重要的一环。④可是当前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尚未养成,他们只知埋头书面作业,不知阅读书籍也是一种“作业”,常常是功课做完就算任务完成,其实这.(A)是很不够的。⑤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些作业(bì)竟只涉及某一方面的知识内容。⑥如果说,学生从教师那儿接受的知识,是一把可以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那么教科书以外的知识的海洋又何其广阔!⑦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在课堂里掌握的这把钥匙,去知识大海里(áo)游,去开发和获取无穷无尽的丰富的宝藏。这.(B)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的兴趣。⑧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求知欲旺,记忆力强,在这个时期多读点书,就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博大才能精深。1.第①句的横线上应填上的是()A.了解、接触和掌握B.接触、了解和掌握C.接触、掌握和了解D.掌握、了解和接触2.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bì)竟(áo)游3.对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4.分别写出文中加点的两个“这”指代的内容。(2分)“这”(A)指“这”(B)指5.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6.文中有一句名言是:。这句名言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比喻论证B.引用论证C.举例论证)(四)①“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有味道”,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同学们在作文时牢记这条谚语是很有益的。为什么不少同学作文取材雷同,写法千篇一律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求新”的精神。②凡是真正懂得作文是创造性劳动的人,他在作文时总是刻意求新的。譬如写松树。孔子是这样赞颂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强调的是:到了寒冷的冬天,万木都凋零了,这才显出松柏的不畏严寒、坚贞不屈。陈毅元帅1960年也写了青松,但他就不重复古人的见解,而从另一个角度开掘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里的“大雪”是指当时我们所遇到的险恶的国际形势和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青松”则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诗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陶铸同志也写了松树,在《松树的风格》里,借松树讴歌了“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共产主义风格——那又是一个崭新的写作角度。由此可见,即使是针对同一事物,只要追求新意,不吃别人嚼过的馍馍,也是完全可以写出各具特点的好作品的。1.从论证方法看,这段文字采用的是,文中三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2.“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有味道”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3.这段文字的论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4.“雪花”在人们眼中一般是纯洁的象征,请你也以“雪花”为话题写一句话,赋予“雪花”一种新的含义。(五)①一位诗人曾说:“虚荣的人只是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却注视着祖国的事业。”②其实,如果把自己的名字与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倒也不妨注视一下。③但说到底,应该注视的是事业。④古往今来的真正名人,是靠自己实实在在的成就和影响立足于世的。⑤像瓦特和蒸气机、马克思和《资本论》。⑥这些伟大的名人自己并不曾谋求“大名垂宇宙”,不曾用一毫的心思去乞求官方或人们的赏识。⑦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是为时人所不理解、不能容忍的奇思异想,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他们的名字也就自然不朽了。⑧所以要想当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写”自己的名字,“大写”自己该做的事业。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15个字)答:□□□□□□□□□□□□□□□2.对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道理论证、比喻论证B.举例论证、对比论证C.对比论证、比喻论证D.举例论证、道理论证4.解释第⑧句中“小写”和“大写”的意思。(1)大写:(2)小写:【试题答案】一.1.议论;分析事理,阐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2.论点;论据;论证3.论题;分论点;表示判断的陈述句,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开头;结尾;文章的中间4.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统计数字;名家名言;俗谚;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5.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二.(一)1.记叙;议论;记叙;记叙;总结;不少的人;必要性;⑥句2.公、私;利、义;本末;黑白3.①;①③④⑤⑥⑧⑨;②⑦⑩4.①;⑧⑨5.“不少的人”6.C7.B8.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二)1.D2.代;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3.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4.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5.思想、品质、道德、志趣、人生意义;排比(三)1.B2.毕;遨3.D4.老师留的书面作业;丰富课外知识5.第③句(中心论点必定是作者明确的一个观点)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B(四)1.例证法;层层深入2.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所创新,一味仿效别人是没有出路的。3.作文是创造性劳动,不能抄袭。4.雪花是大自然撒向人间的广告:啊,真正的冬天来了!(五)1.人应该看重事业。2.A3.D4.看轻、看小;看重、看大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学期关于议论文的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2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