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七年级语文期中学情分析样题
七年级语文期中学情分析样题(本卷100分,含书写3分)一(23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5)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岑参《逢入京使》)(6)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7),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祈qǐ祷斑斓气冲斗dòu牛锋芒毕露B.污秽huì脑髓suí一拍既合来势汹汹C.嫉jì妒澎湃pài鞠躬尽瘁人迹罕至D.骊lí歌屏障炽chì痛杂乱无章3.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1分)(2)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4分)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4—6题。(5分)【古之黄河】4.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1分)【近之黄河】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今之黄河】6.2011年3月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二(44分)(一)阅读古诗文,完成7~12题。(17分)【古诗赏析】7.阅读《木兰诗》片段,回答问题。(4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情景。(2分)(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了这场战争、的特点。(2分)【古文阅读】【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稍稍宾客..其父()(2)泯然..众人矣()(3)尝.主编《资治通鉴》()(4)俟能讽诵乃已.()9.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邑人奇之.B.不能称前时之.闻C.或以钱币乞之.D.卒之.为众人10.翻译下列句子。(2分)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画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余闻之也久12.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二)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13—17题。(13分)法语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3、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2分)14、就文中的细节描写,回答下列问题:(4分)①“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这一细节,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答:②“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答:15.小弗郎士对鸽子的叫声产生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答:16.韩麦尔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他“说不下去了”“话也不说”,为什么?(2分)17、“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4分)⑴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⑵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⑶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⑷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⑸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⑹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⑺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⑻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⑻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18.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19.阅读第(3)节,说一说,面对哭泣的小姑娘,我为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2分)20.说说下面语句的含义。(3分)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21.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叙写朋友家小保姆丢手机的事情,是为了引出后文作者的感悟: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B.第(5)节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与我“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相呼应。C.第(6)节中医生说我“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是医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当时因内心郁闷而眉头深锁的样子,为“我”后来情绪的转变作铺垫。D.文章通过多个事例诠释人生感悟,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22.“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三(30分)23、作文要求(以下两题,任选一题):1.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必须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方式;内容上写人与人之间的优良精神面貌,感情要真挚、感人;文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④作文字数不少于550字2.请以“难忘那段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550字以上。书写(3分)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3分)1.(10分)(1)竹中窥落日(2)此夜曲中闻折柳(3)弹琴复长啸(4)影入平羌江水流(5)双袖龙钟泪不干(6)当窗理云鬓(7)一切都是瞬息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8)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空1分,有错漏添倒都不得分)2.(3分)D3.(5分)(1)高尔基(1分)(2)略(人物1分,主要相关情节1分,性格特点1分,符合字数要求1分)4.(1分)略5.(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6.(2分))符合题意1分,简洁有力1分。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二(44分)(一)17分7.(4分)(1)(2分)略(传达出原意1分,有一定描写1分)(2)(2分)旷日持久激烈悲壮(1点1分)8.(4分)(1)以宾客之礼相待(2)消失(3)曾经(4)停止9.(2分)B10.(2分)(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就能终身不忘。(划线处全写出1分,句子通顺1分)11.(2分)余/闻之也/久12.(3分)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1分);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1分)。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1分)。【参考译文】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别的兄弟已经背诵完了而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闭门苦读,等到能够熟练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这样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生不忘。”等到长大后,读遍古籍,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马背上,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二)(13分)13.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朗士感到他不仅是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14.⑴烘托了教室里的爱国气氛。⑵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15.小弗朗士的联想是他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是对侵略者的蔑视。16.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极大痛苦。17.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三)(14分)18.(2分)例:在丢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期中学情分析样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2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