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七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A卷(初一、初二组)温馨提示:本试卷共6页,9个大题,31个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答案做在答题卷上。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第一部分:阅读积累(30分)一、文学文化常识(18分)1.4月23日,是《堂·吉诃德》作者(西班牙)▲和《哈姆雷特》作者(英国)▲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2分)2.“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的作者是(▲)。(2分)A.拜伦B.雪莱C.泰戈尔D.普希金3.曾获鲁迅文学奖的散文作品《我的家在哪里》《赋得永久的悔》《山居笔记》作者分别是▲、▲、▲。(3分)4.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3分)5.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小说的人物姓名。(4分)▲醉打蒋门神▲大战流沙河▲单刀赴会▲焚烧诗稿6.根据古今文化常识,说说下列加点词具体指代什么。(4分)①连中三元..▲②奖率三军..▲③三皇..五帝▲④三春..不如一秋忙▲二、诗文填空(12分)7.花草无语人有意。在文人笔下,花草常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请填出诗文名句。(8分)①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隐士情怀:▲,▲。②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③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④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节日,分别写出连续的两句。(4分)①清明:▲②七夕:▲③重阳:▲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第二部分:阅读理解(70分)三、阅读《使至塞上》,完成答题。(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单车欲问边”:“单车”,指轻车简从;“问边”,指去慰问边塞将士。B.“征蓬出汉塞”:“征蓬”,是随风飘飞的蓬草。以此自比这次出塞很轻松。C.“归雁入胡天”:写自己象振翅北飞的“归雁”进入“胡天”,暗示早春出行。D.“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候骑”,为侦察兵;“都户”,为边关统帅。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作简要赏析(100字左右)。(4分)四、阅读《鹦鹉灭火》,完成答题。(8分)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飞集.他山②鹦鹉遥.见③吾尝侨.是山④天神嘉.其义12.鹦鹉为什么“入水濡羽,飞而洒之”?(依据原文写出大意)(2分)13.说说这则寓言对你的启示。(2分)五、阅读《哀溺文序》,完成答题。(12分)哀溺文序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水暴.甚②乘小船绝.湘水③今何后.为④益怠.15.“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2分)A.其中有个流氓比平常更用力地划水。B.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速度却不如普通人。C.其中一个人无法像平常那样划水前进。D.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進不了多少。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①身且死,何以货为?②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17.作者借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六、阅读《书的发展史》,完成答题。(6分)书的发展史书,从古到今正漫步向我们走来,龟甲上的字可以说是的书,成卷的竹木简是的书,丝质的帛书是的书,我们用的纸书是的书,而今的电子书,可以说是容量的书,它可以藏下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书的雏形是甲骨文(三千多年以前,殷商时代)。它的发展从古代的竹简、木牍(两千多年前,战国和秦汉),帛书(春秋末期),手抄纸书(东汉),雕版书(唐代),活字印刷的书(宋朝庆历年间)到近代的形形色色的书(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静电复印等),直至现在的“会说话的书”、“会活动的书”等等。从古代的书籍来看,“帛书”的出现与丝绸业(纺织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联;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于是出现了“手抄书”、“雕版印刷”的书、“活字印刷”的书。从近代的书籍来看,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提高,印书花样翻新,于是出现了“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以及“静电复印”等形形色色的书。从现代的书籍来看,“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会活动的书”、“立体的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在,促进书籍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书籍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18.第一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早最重最昂贵最大最方便B.最早最重最昂贵最方便最大C.最重最早最方便最重最昂贵D.最昂贵最早最方便最重最大19.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20.请为本文再拟一个新的题目。(2分)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七、阅读《一角钱里的爱》,完成答题。(9分)一角钱里的爱苇笛①我停下了脚步。②在我的眼前,是一只四四方方的捐款箱,透明的玻璃箱里,密密麻麻的都是零钱,最多的是面值一角的硬币。捐款箱的上方,是醒目的一行字:为了贫困儿童的课外书。③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一元的硬币,投入了箱中。④自从留意到这只设在书店收银台旁的捐款箱,每次经过时我都会投点零钱进去,有时一元,有时五角,有时甚至只是一角。⑤有一次恰好与一位朋友同进书店,见我只投入一角钱,朋友大为不解:“这点钱你也好意思拿出来?一角钱能有什么用呢”?那一刻,我沉默了,没有回答朋友的问题;因为,我从不曾考虑过,一角钱到底有什么用。在这座城市里,一角钱连一份报纸也买不来。然而,既然一颗露珠可以一片花瓣,一缕阳光可以一个角落,一抹微笑可以一颗心灵,一角钱又怎能没有用处呢?我相信,当它转化成一行文字后,一定能够照亮一双曾经黯淡的眼睛。⑥依然时常从捐款箱前走过,依然时常向里面投点零钱。⑦临近春节的那一段时间,捐款箱中的硬币、纸币明显快速地增长着,往日难得一见的十元、二十元的钞票竟然比比皆是。想来在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里,有更多普通而善良的人们愿意伸出手来,将掌心里的温暖传递给那些贫困的孩子。⑧春节前的一天,当我又一次从捐款箱前经过时,却惊讶地发现平时几乎塞满了的捐款箱变得空荡荡的;仔细一看,满箱的零钱已被人整理好后兑换成了整齐的百元钞票。那厚厚的一叠百元钞票用皮筋捆得紧紧的,静静地躺在箱底,看起来大约有几千元。那一刻,我猛然想起一了句话:“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同时想起的,还有李连杰创立的“一基金”。作为功夫巨星、亿万富翁,李连杰创立“一基金”的理念却是“一个人、一个月、一元钱”。这一理念是如此的朴素、平凡,却又是如此的真挚、深情,相信秉承这一理念的“一基金”将会吸引无数善良的人们,也将改变无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的命运。⑨不去书店的日子里,仍然想起那只捐款箱,想起躺在箱中的一角一角的硬币、纸币。它们的面值是那么的微小,微小到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忽略不计。在金钱的王国里,它们大概都是些毫不起眼的小草与小花吧?⑩然而,谁都知道,正因为有了无数的小草与小花,大地上才有生机盎然的春天。21.文章多次写到“我”掏钱投币的的动作,请找出一处来,并加以点评。(2分)22.在第⑤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然后赏析这个句子的妙处。(5分)①填空:然而,既然一颗露珠可以▲一片花瓣,一缕阳光可以▲一个角落,一抹微笑可以▲一颗心灵,一角钱又怎能没有用处呢?我相信,当它转化成一行文字后,一定能够照亮一双曾经黯淡的眼睛。②赏析:▲23.文章第⑧段写李连杰创立的“一基金”,请说说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八、阅读《生死抉择》,完成答题。(10分)生死抉择喊雷⑴傍晚时分,滔滔洪水铺天盖地而来!⑵舍不得离开家园又终于不得不离天家园的刘大爷,看到洪水已经漫上桥面,才拄着拐杖,扶着桥栏杆,带着孙儿,小心翼翼地涉水过桥。⑶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原本好端端的桥栏杆有一两丈不见了,于是用木杖探试,才知道这座五孔桥中间的一孔已被洪水冲塌。多危险哪——要不是这断栏杆提醒他,爷孙俩再往前跨出一步,就会双双葬身激流之中!⑷于是爷孙俩赶紧掉头往回走,打算爬上屋后的小山逃生避险。⑸爷孙俩刚走回桥头,就看见不远处有一辆汽车正向大桥开过来。⑹险在眉睫!⑺刘大爷当机立断,赶紧迎着这辆汽车奔去,站在公路中间,频频挥动手中的木杖示意并大声呼喊:“大桥断了!”⑻然而不知为什么,车上那位留着长发的司机不仅没有因此停车,反而突然加大马力,不顾有木杖阻挡,快速绕过立在路当中的刘大爷,猛地冲上断桥,在刘大爷雷喊风吼般的“啊呀”声中冲入河底。⑼“爷爷,这位叔叔为什么要自个儿寻死?”⑽“孩子,你不懂。他不是寻死,而是求生!,他加大马力是为了尽快逃离险境。”刘大爷一边惋惜地拾起被车碾断了的木杖,一边说。⑾“你给他挥手,他为什么不肯停车?”⑿“风声雨声太大,他听不见我的喊声,他误认为咱爷孙俩要搭他的车逃难。他不愿为咱耽误他宝贵的时间,可是他哪里知道前边等他的是这样一条死路!唉,可惜我的木杖太短,没能档住他。”⒀“他怎么敢碾断你的木杖?”⒁“这是非常时期。别说碾断一根木杖,甚至还可能把我撞倒,从我身上碾过去呢。”⒂“爷爷,洪水越来越大了。咱们还是赶快上山吧。犯不着在这儿拿生命去冒险。⒃“我还要等一等。你听,远处又有汽车开过来了。我还得在这儿拦车,把大桥断了的消息告诉他们。你先抄小路上山,别在这儿等我。”⒄“如果他们还像刚才那位叔叔那样,甚至对着你开过来怎么办?”⒅“不能这样想。世上的人不都是一个样。如果再过来的司机仍误认为我要搭车逃难,却愿意把车停下来,那么他就因此得知这一险情,同时也会因此大难不死。如果……如果他不肯停下,一意孤行,硬要去死,咱也挡不住。是死是活,现在只能让人家去选择。但是我绝不能见死不救!”⒆正说话间,又一辆汽车驶近了大桥。⒇刘大爷猛地推了孙子一掌,吼道:“你——快走!”紧接着几大步跨过去,视死视归地又一次站在了公路中间。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24.第⑹段“险在眉睫!”此句独立成行,说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3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