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三年级《朗读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计划范兰芳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所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细心的语文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鉴于上述思考,我提出了“三年级朗读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计划”这一课题。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朗读,课堂内要保证大量的朗读时间,一篇课文学完,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有感情者也甚多。但是我发现本班学生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初次拿到文章读好几遍还是添字、漏字、读破句,几乎是全班的三分之二,导致接触到阅读训练时,很多题目学生不会做。造成这种现状,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掌握朗读技巧,每篇课文是硬生生读会的,可以说是跟会的、听会的,甚至可以说是纠正会的,朗读训练的途径太少,只局限与书本,教师忽视了朗读能力的培养。2、课题研究的意义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2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二、研究的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研究内容1、研究的目标(1)培养朗读的兴趣。激趣,使学生爱听爱读。形式多样,使学生兴致加浓。(2)通过此课题,让一部分朗读优等学生能把一篇初次见到的文章准确朗读,第二、三遍能有感情朗读。(3)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对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的同时带动听、说、写水平,培养语感,使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得到协调发展。(4)本课题将认真研究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形成可行性的研究方案,进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2、研究的内容3本课题着重通过各种教学、训练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使得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达到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目标。具体对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研究。2.小学生朗读方法的研究。3.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策略研究。4.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水平的策略研究。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的研究。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为了切实有效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打算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1、调查研究法: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朗读的教学研究打好基础。2、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掌握本课题发展动态,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3、观察实践法:课题研究期间,对我班朗读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4、个案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跟踪分析,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5、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五、课题研究的过程4本课题计划时间为三年,总体上分为申报、准备、实施、总结四个阶段。1、申报阶段(2012年9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2、准备阶段(2012年10月)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3、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5月)(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习相关资料;确定实验班级。(2)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并针对研究对象目前的朗读现状开展观察调查,积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3)实施有效性朗读的教学。植根于课堂,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的兴趣,加强小学生有效朗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有效朗读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能力,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力求达到大纲中提出的朗读要求,以提高朗读训练的有效度。(4)建立多元化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5)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4、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结题,实践总结,推广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撰写成果报告;召开结题报告。六、主要内容的论证1.调查分析本班学生的朗读现状,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摸底与分析。一方面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了解学5生的朗读存在哪些问题。2.学习现有的朗读教学中有关的成功经验,研究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环节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努力将朗读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整合。3.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首先制定正确的朗读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在语文课程中,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其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因而,一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不单方面孤立确定朗读训练目标,而应该在先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再与其它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制订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其次明确朗读训练的要求。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指导学生流利地读,要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然后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文时要避免朗读的单一性,力求做到读中有变化,读中有趣味,采用多种朗读指导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4.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和实施朗读教学的水平,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益。65.建立多元化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把朗读指导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边读边评,或读后再评的方法,课外也可以举行集体经典诵读比赛或个人演讲比赛、课本剧的表演等多种形式,有效评价朗读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八、研究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7奔牛学校专题研究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一、课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新课程理念强调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然而,审视目前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之际,讨论和研究如何促进教学有效性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二、重要概念的界定1、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为教学深化的根本出发点和依据,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的是“备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认知结构之间的结合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2、教学策略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8课堂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学活动要围绕学习活动、教学进程、进度、节奏等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情境为转移;教学评价以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为标准,不单纯看教师讲得如何,还要看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条件是否适宜,是否有效。三、目的预设1、通过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观察课堂成为习惯,让反思课堂成为素养。2、探讨自主、高效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构成及评价。3、探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四、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奔牛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组长:任军成员:唐玉兰范兰芳杨转王振凤秦佳盼宋振华五、教研形式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研讨反思、课例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创建符合学校学情、学情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体系。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2、研究内容9一、二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性。三、四年级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五、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1)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既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又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2)依托教材,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教学中既要关注“怎么教”,又要关注“教什么”。(3)教师反思性教学指导研究。旨在通过教学反思,包括教育理论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等手段,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研究。通过备课、上课、评价研究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预习、思考、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和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5)利用现有资源,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以课例、反思研究为主要方法。(1)行动研究的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2)课例研究是建立在行动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0第一、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筛选课例、反思研究的问题。第二、制定研究总体行动计划,在总体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行动策略。第三、以具体行动策略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第四、由教师将课堂教学设计予以实施;研究群体对教学设计的实施进行全方位的、多种形式的观察和记载。第五、对课例进行评价、反思2、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将引用其它研究方法作为辅助性方法。比如:谈话观察法。在开题前期、中期、后期采用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文献法。查阅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八、研究进程和预期成果(一)准备阶段:(2012、9)1、课题组成员认真讨论本课题的开题计划,制定研究实施方案。2、课题组成员做好分工明确各个学科、年级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侧重点。3、进行文献研究,广泛查阅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方便研究工作的开展。4、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二)实施阶段:(2012、10~2013、5)11分为两个研究循环,每个学期为一个研究循环,每个研究循环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每个行动环节完成2——4个较为完整的课例研究。(三)总结阶段:(2013、6)(1)撰写研究报告(2)整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案例、教学叙
本文标题:三小专题研究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4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