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1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下列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2.某同学拿着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透镜的光心的距离是12cm,然后,将蜡烛调到距2凸透镜前30cm处,则他在透镜的侧的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一个清晰的、的像。3.如图所示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的情况,其中∠2=∠3。那么,入射光线是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法线是______、入射角是______、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4.青少年如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制成的眼睛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m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某同学测得他奶奶所戴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cm,则此眼镜的度数为度。5.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6.我国古代对凸透镜聚焦作用早有认识。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7.某同学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数据记录的表格如下,请根据实验情况,补充完整。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32.如图所示,A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B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B中,发现在光斑C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比圆孔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B的那个光学器件()A.只能是凸透镜B.只能是平板玻璃C.只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D.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一种被称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满酒后,杯底立即出现栩栩如生的仙女图画,下列对仙女图形成的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如倒入纯水后,再也看不到上述现象B.酒杯中斟满酒后,酒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杯底的图片成正立放大的像C.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D.可能是人喝酒后产生的幻觉4.如图所示,小明把眼镜放在课本上,由图可以判断出他的眼睛()A.是远视眼B.一只眼睛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眼是近视眼C.视力正常,眼睛是太阳镜D.是近视眼5.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镜及妈妈的平光眼睛,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睛是()6.如图所示,表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并射出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47.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照,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符合要求的是()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8.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A.逐渐变小B.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C.不变D.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9.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10.站在平静的湖边,向湖面看去,看到了水中的鱼和天上的云,下列说法正确的()A.鱼是实物,云是像B.云是实像,鱼是虚像C.云和鱼都是实像D.云和鱼都是虚像11.山东蓬莱仙镜出现的“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现象,人们观看的景物是实际景物()A.反射后形成的正立的虚像B.折射后形成的正立的虚像C.反射后形成的倒立的虚像D.折射后形成的倒立的实像12.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13.下列关于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远处的物体无法在眼中成像B.近视眼的晶状体较薄,折光能力弱,会将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C.近视眼需配以凹透镜进行矫正,因为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D.以上说法均正确14.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患远视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看远处的物体造成的B.患远视眼的人无法看清近处的任何物体C.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D.远视眼的睫状体一直处于收缩状态51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三.作图题1.完成下列各光路图:2.在下图中填上合适的透镜:3.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图中画上符合题意的光学器件。四.实验题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若用一张黑纸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能否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像与原来比有哪些变化?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烛焰发光时,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试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哪些?五.阅读题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形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1)上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2)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如何预防光污6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C、D2.另一大于12cm,小于24cm,倒立、缩小、实3.OC、OD、OE、AA'、∠2、∠3、∠64.凹透镜、凸透镜、4005.发散、会聚、发散、会聚6.会聚7.倒立、缩小、实像,物像异侧,能倒立、放大、实像,物像异侧,能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不能二.1.D2.D3.B4.D5.A6.A7.A8.B9.D10.D11.B12.D13.C14.C15.C三.略四.1.能,像比原来暗2.(1)烛焰位于焦点或焦点以内(2)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五.(1)“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2)造成火灾隐患。建议:例如:在居民区附近的大厦不能用玻璃幕墙做外装饰等
本文标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4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