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邓小平传》读后感机26盛鸿2012010610读完《邓小平传》,了解了邓小平的生平,感触最深的便是他为中国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作者所描述的,“邓小平同志领导着他们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以往闻所未闻的水平,而这是他们的父辈做梦也想不到的。”仅这一项成就,便足以让我们终生尊敬这位可爱的老人。就此,我想专从几件事中写出我的感悟看法。第一件事,邓在1924年在法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而就入党动机,我认为,那个年代的青年,都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救国救民而走上革命的道路。并且五四运动过后,共产党给了苦难中的中国人一丝曙光,在两者结合下,邓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迈出了他带领人们走向改革开放的第一步。而从入党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邓是一名热血青年,是肯为国家付出的铮铮铁汉。第二件事,便是邓小平率先发动了百团大战。邓小平的工作作风是雷厉风行,干事抓得紧,行动快,这与他的从军经历与生活经验是息息相关的。邓曾参加过长征并在后来担任红一军政治部主任16年,他组织过百色起义,并在抗日战争时期率先发动了百团大战。就百团大战而言,它给日、伪军很大打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却也过早地将自己的实力暴露给日军和国民党军,受到严重反扑。我们可以看出这次战争是不成熟的。通过百团大战,我们也可以看出邓性格不似周总理的圆滑,是尖锐的,习惯站在风口浪尖,而随着后期阅历的增加,邓的这一作风也慢慢变得沉稳,但依旧保留了决定了就尝试、行动快的特点。邓的这些特点在后来的文革与外交当中都有体现(如文革中邓总是将他的反对观点很直接的表示出来,而外交中邓在谈判时一般不会轻易让步)。但邓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刻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它将使中国在未来迅猛发展。第三件事,邓建立根据地时处理经济工作的原则。邓在建立根据地和后来主持西南工作时,就经济复苏方面,邓就说过,“限制过去残酷剥削的程度......但鼓励资本主义生产,这在目前对发展国民经济是有益的。”通过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初步预见到邓在以后的改革开放中实行的政策。正如刘伯承说过的那句话,“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是十分坚持“实事求是”的人,对人民好的才是最重要的,邓的坚持形成了他以后的态度,才有了后来大胆的改革开放,也才有了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才有了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第四件事,便是“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在邓入京的时候中央政府完全照搬苏联政府机构及其职能,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不问农业轻工业,一味地发展重工业。后导致经济出现问题且农业出现紧张意识,城市与农村人口粮食短缺。于是邓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状况”之间的矛盾。毛主席当时的观点是前者,毛支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主张人民继续进行阶级斗争,支持“大民主”,而邓则持相左的意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先后发生了。大跃进时期全国陷入一种狂热的氛围当中,基层群众盲目地生产,上级错误地指示,最终导致了经济下滑和全国大范围的饥荒。相比于全国的狂热,这时的邓十分的理智,从群众出发,认真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但很多却没有被采纳。随后,毛为扩大自己的权利而发动文革,在此之前,邓和毛就曾在“大民主”问题上持相反意见,而且邓小平和彭真都曾明确指出反对进行彻底革命,文革发生后刘少奇和邓小平也都在为抑制文革努力,控制全国范围的骚乱。但结局是,文革给全国带来严重的灾难,彭真被批斗罢黜;邓小平被下放,六年后才得以能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而刘少奇却永远的消失了。历史证明,大跃进与文革是错误的,而邓在这过程中发挥着正面积极的作用,邓对“实事求是”的坚持让他在文革当中吃了点亏,但也就是这些坚持,才让得邓能在四人帮粉碎过后迅速上台,能在群众中获得很高的声望,才能在文革后不久就担任中国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这些都体现了邓的优秀品质,坚强、不屈不挠。第五件事,便是邓小平成为国家领导人。如果说毛泽东的成就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带领一支山沟沟中的队伍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邓小平的成就则是作为国家领导人带领全中国的人民走向繁荣。邓使中国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为中国带来勃勃生机;并且把中国引入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彰显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同时,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邓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取得的成就是那样的耀眼,理论也是如此精辟。邓小平所提倡和推动的改革,取得的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在邓的领导下,不到十年时间里,中国农村已从贫穷、落后步入了小康社会;邓第一个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对经济特区发展给予很大的关注;又在“一国两制”方针下收复了香港,全世界也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邓小平也存在缺点,但他却有更多的优点,他取得的成就是如此闪耀,令人从心里折服。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不屈不挠,一步步走上领导人的岗位,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毫无疑问,他必定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但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坚持实事求是,勇敢地尝试实践,然后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带领人民冲出世界的封锁,披荆斩棘,冲出贫困的牢笼。如此巨大的成就,让我们从心里敬佩,让我们向这位可爱的老人,致敬!
本文标题:《邓小平传》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4788 .html